“民間菜”的定義,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利用本地所特有的食材,烹制成具有鮮明特點的菜。一般來說,它由農家特色菜和大眾家常菜兩大部分組成,原料都是樸素之物,烹制上無嚴格規矩,裝盤裝飾也不講究。可以說,民間菜表現了一個地方豐富的民俗文化和鄉風食俗的底蘊,樸素地體現了一方水土一方人情。
藤椒三角峰
原料:三角峰500克芹菜、香菜、胡蘿卜塊、洋蔥塊各500 克青椒圈、姜片、蔥結、料酒、鹽、雞精、辣鮮露、芥末、藤椒油、色拉油各適量
制法:
1.把三角峰逐一宰殺治凈,納盆加鹽、姜片、蔥結和料酒碼味。然后下入開水鍋里飛水,撈出來瀝水待用。
2.鍋入油燒熱,下芹菜、香菜、胡蘿卜塊、洋蔥塊炒香后,摻入適量的水,小火熬出味后,打去料渣,調入鹽、雞精、辣鮮露、芥末和藤椒油,便得到蔬菜汁。
3.把飛過水的三角峰下入蔬菜汁中,開小火煮入味后,調家常味,起鍋裝入燒燙的石鍋內,最后澆上用藤椒油熗香的青椒圈,即成。
花椒薄荷兔
原料:凈仔兔半只(約650 克)干青花椒80克薄荷葉40克青尖椒圈20克姜片、蔥段、保鮮藤椒、鹽、料酒、老抽、味精、香油、色拉油各適量
制法:
1.把仔兔斬成丁,加入用薄荷葉、保鮮藤椒、姜片和蔥段抓擠出來的汁水,以及鹽、料酒和老抽腌味半小時。(見圖1、2)
2.凈鍋里放色拉油,燒至四成熱時,下入兔肉丁,炸至表面略酥才倒出來瀝油。(見圖3)
3.鍋留少許的底油,加入青尖椒圈和干青花椒先煸炒香,然后把炸好的兔肉丁和薄荷葉加進去,稍炒再加少許的鹽、味精和香油調味,起鍋裝盤即成。(見圖4~6)
說明:
1.在腌制兔丁時,加入用薄荷葉、保鮮藤椒和姜蔥擠出來的汁水,能較好地去除兔肉的膻臊味。
2.在炒青花椒時,宜用中小火,因為一不小心炒煳了,那么香味會盡失。另外,配以適量的青尖椒圈同炒,能起到復合椒香風味的作用,讓干青花椒的香味變得來濃郁迷人;而在起鍋時,也可以淋入適量的藤椒油以增香。
開胃鴨
原料:凈麻鴨1000克 兒菜500克 泡姜片、泡椒節、大蒜、豆瓣醬、蔥花、鹽、料酒、白糖、味精、鮮湯、紅油、菜油各適量
制法:
1.把治凈的麻鴨斬成小塊,加鹽和料酒碼味后,再入油鍋里過油,倒出來瀝油。另把兒菜切成塊。
2.凈鍋放油燒熱,下泡姜片、泡椒節、大蒜、豆瓣醬和鴨塊爆炒香后,摻入適量的鮮湯并加鹽、料酒、味精和白糖。待燒至鴨塊軟熟時,才加入兒菜塊,燒熟再淋少許紅油,起鍋裝碗后,撒上蔥花即成。
飄香魚
此菜口味特別,香氣復合,是宜賓興文謝六飯店的招牌菜,不僅有辣椒面的辣香、側耳根的清香、香醋的酸香、芽菜的醇香,還有薄荷的鮮香等。
制法:
1.把鯉魚宰殺治凈,抽去魚腥線,并在魚身表面剞花刀后,加入鹽、料酒、姜片和蔥結,腌漬入味。另把側耳根治凈,切成小節,納盆加鹽、香醋碼味后,墊入盤中。
2.鍋入色拉油燒至六成熱,下腌漬好的整魚炸至外酥里嫩時撈出,擺在盤中側耳根節上。
3.往凈鍋里放入自制紅油燒熱,下入宜賓芽菜末、側耳根節、花生碎、姜末、蒜米和辣椒面熗香,調入鹽、味精、雞精、白糖、胡椒粉、花椒面、孜然粉等,放入少許的醋、香油和蔥花炒香后,起鍋淋在盤中魚身上,激出盤底的醋香,撒些薄荷葉便好。
永川姜絲兔
制法:
1.把仔兔宰殺剮皮治凈后,取凈肉切成條,納盆加鹽、料酒、姜蔥汁和水淀粉碼味上漿,再下入熱油鍋滑熟,撈出來瀝油,待用。
2.凈鍋入色拉油燒熱,下入子姜絲、蒜片、鮮青花椒和青紅小米椒節炒香后,放入滑熟的兔肉條并烹入料酒,調入鹽、味精、雞精、辣鮮露和藤椒油,撒入蔥節顛勻,出鍋裝盤即成。
霸王豬臉
成菜大氣、香辣味濃,可以說是這道菜的最大特點。把豬頭剖成兩半,取豬臉部位,經汆水、走紅、鹵制等工序后,再把現炒的香辣料舀上去成菜。
原料:帶骨豬臉1只干辣椒節、花椒、油酥花生米、姜片、蔥段、蔥花、鹽、料酒、醬油、菜油各適量川式鹵水1鍋
制法:
1.把豬臉治凈后,納盆加姜片、蔥段、鹽和料酒腌味4小時,再入沸水鍋里汆一水撈出,趁熱在其表皮上抹勻醬油,然后下入油鍋,炸至外表呈金黃色時,撈出來瀝油(見圖1)。
2.把川式鹵水鍋燒開,放入炸過的豬臉,小火鹵3小時至其軟熟(見圖2)。
3.臨出菜時,把豬臉從鹵水鍋里撈出裝盤,用刀把皮肉剞成塊,隨后澆適量的原鹵汁,最后舀上用干辣椒節、花椒、油酥花生米和蔥花現炒成的香辣料,即成(見圖)。
說明:
1.豬臉一定要鹵至軟熟且入味。
2.裝盤時在肉面剞刀,不僅是為方便食客搛食,同時也有助于其入味。
老灶刨豬湯
制法:
1.豬肝切薄片,加鹽、料酒、姜蔥汁、濕生粉拌勻,腌漬待用。肥腸治凈,入加有姜蔥、料酒的清水鍋煮熟后,切成塊。
2.鍋里放熟菜油燒熱,先下干辣椒節和干花椒熗香,再放入鹽白菜炒出味,隨后摻入鮮湯,下炸酥肉條、熟肥腸塊、炸肉丸、鮮豬肝片、豬血塊和平菇煮約10分鐘,加鹽、雞汁、味精、雞精和胡椒粉調味,放入蔬菜稍煮,起鍋裝入窩盤,撒蔥花便可上桌。
熱辣燜燒鵝
制法:
1.把鵝肉改刀成塊,用流動水沖漂去血水,瀝水后放盆里,加鹽和啤酒拌勻,腌漬30分鐘后,再下六成熱的油鍋里炸去水分,撈出待用。把鮮香菇切成塊,下熱油鍋炸熟待用。另把紅小米椒對剖成兩半,青筍去皮后,切成菱形塊。
2.鍋里放熟菜油、色拉油和化豬油燒熱,先下花椒和姜片炒香,接著放入炸過的鵝肉塊、小米椒塊炒出味,再下郫縣豆瓣、六月香豆瓣醬炒出色,接著倒入啤酒,加鹽、味精、雞精、白糖、胡椒粉和十三香調味,隨后倒進高壓鍋,壓約12分鐘(鵝肉可按此步驟批量加工)。
3.鍋里放油燒熱,下子姜絲、小米椒炒出香,放入250克壓好的鵝肉塊,再下美人椒塊、青筍塊和香菇塊,加適量壓鵝肉的原湯。待大火收至汁濃亮油,下大蔥段翻勻,最后起鍋裝入銅盆,放香菜點綴便好。
豆花豬手
制法:
1.把豬手治凈斬成塊,投入加有姜蔥和料酒的沸水鍋,汆一水待用。
2.鍋里放化豬油和色拉油燒熱,先下姜片、蔥段、泡青菜絲和野山椒炒香,摻鮮湯并加鹽、味精、雞精和胡椒粉調味,再倒進高壓鍋,放入豬手塊后上火壓至脫骨待用。
3.把自制豆花放煲里墊底,倒入壓好的豬手塊和原湯便可上桌。
水煮魚
原料:花鰱魚肉500克豆芽100克青筍絲50克姜米、蔥末、蒜米各15克干辣椒節50克干青花椒、蒜泥各10克香水魚料200克白芝麻、香菜、雞蛋清、鹽、料酒、胡椒粉、雞精、味精、白糖、生粉、鮮湯、泡椒油、煳辣油、色拉油各適量
制法:
1.把花鰱魚肉剁成條,納盆加入鹽、料酒、味精、雞精、胡椒粉、雞蛋清和生粉,拌勻后腌漬待用。另把豆芽和青筍絲下入放有少許底油的鍋里稍炒,加鹽和味精調味后,出鍋盛缽里墊底。
2.鍋里放色拉油燒至五成熱,下魚條滑熟后,倒出來瀝油待用。
3.鍋里放入泡椒油燒熱,下姜米、蔥末、蒜米和香水魚料炒香后,摻入鮮湯并加雞精、味精和白糖調好味,接著放入滑好的魚條,小火煮30秒,出鍋盛入墊有豆芽的缽里,等撒入干辣椒節、干青花椒、蒜泥和白芝麻后,淋煳辣油熗香,最后撒香菜即成。
[注]香水魚料是一種成品調料,市場有售。
蹄花雞
這道菜將雞塊和豬蹄一起燒制,兩者可以優勢互補——把雞塊的鮮香和豬蹄的脂香融合在一起,豬蹄的膠質又能增加湯汁的濃稠度。
制法:
把豬蹄剁成塊,投入加有姜蔥水和料酒的沸水鍋,汆一水撈出,再投入六成熱的油鍋,炸至表面硬脆時撈出待用。另把香菇塊和青筍塊汆一水備用。
2.鍋里放少許油燒熱,下老南瓜片、鮮花椒、青椒節和蒜米炒香,摻清水燒開后,改小火熬出味,然后打去料渣,倒入高壓鍋,再放入炸過的豬蹄塊壓至軟糯,倒出備用。按照同樣的方法,把烏骨雞肉壓好備用。
3.出菜時,把雞肉塊、蹄花塊、香菇塊和青筍塊放鍋中,加適量原湯燒開,其間調入鹽、味精和胡椒粉,出鍋倒在煲仔內,即可上桌。
銅梁腰花
制法:
1.把豬腰對剖成兩半,用刀片去腰臊后治凈,再剞成眉毛形腰花。納盆加鹽、料酒和姜蔥汁腌入味后,下入燒至四成熱的油鍋滑熟,撈出來瀝油,待用。
2.凈鍋入蔥油燒熱,下入姜米、蒜米、洋蔥塊、鮮花椒和青紅小米椒節炒香后,摻入清水。待燒沸后, 調入鹽、料酒、味精、雞精、白糖、辣鮮露和蠔油,小火熬出味,再放入滑熟的腰花稍煮,出鍋裝盆即成。
燒雞公
原料:治凈的仔土雞公1000 克青二荊條辣椒節150克子姜片80 克泡姜末20克泡椒末20克大蒜30克姜片15 克豆瓣醬20 克干辣椒節、花椒、鹽、白糖、味精、化豬油、豆瓣油、菜油各適量熟芝麻少許
制作:
1.把仔雞公剁成約3厘米見方的塊待用(見圖1)。
2.鍋里放菜油、化豬油和豆瓣油,燒至七成熱時,下干辣椒節和花椒炸香,然后下雞肉塊、大蒜和姜片一起爆炒。等到把雞塊炒干水汽時,才下豆瓣醬、泡椒末和泡姜末,當煸炒至雞塊色澤紅亮時,加入半炒勺的水,同時加入鹽、白糖和味精調好口味,倒入高壓鍋壓8分鐘以后關火(見圖2~4)。
3.凈鍋上火,放豆瓣油燒熱后,下青二荊條辣椒節和子姜片先炒香,再把壓好的雞塊倒入鐵鍋當中,待猛火收干水分后,起鍋裝盤并撒些芝麻,即成(見圖5、6)。
說明:
1.在炒雞時油宜多放些,而在入高壓鍋壓制前,則要少摻湯,否則,雞塊吃起來沒有糯性。
2.雞塊臨出鍋前的收汁,一定要改用猛火將鍋里的汁水收干,這樣成菜后吃起來才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