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基我以前聽過一個故事,不知道是哪里來的。便伴著窗外的夜色,喝一口熱乎乎的花茶,講給我的讀者朋友們罷。一天晚上,有人攢了一個局,這個局并不違規,屬于工作性質。至于是如何做到不屬于違規宴請,主要是上有政策。只要是工作對象請的客,請客的目的是工作,那么這頓飯就毫不猶豫的沒有違規。畢竟,這次的工作對象,很有可能是一個民營企業的老總。老總來招商,洽談,意猶未盡,所以吃一頓飯,不是不行。但是招商大會只有一個老板來,似乎也寒酸,湊一桌老板來,剛好合適。吃飯帶著秘書,也是為了工作,畢竟,一人未私,二人為公。好菜輪番登場,山珍海味,一盤大幾百者有,一盤小幾千者也有,但光吃菜,再貴也貴不到哪里。打開八仙桌,來的都是客。總共十盤菜,頂天二十盤,加起來不會超過兩萬。如果真的超過了兩萬,那么這頓飯九成九違了法,吃了一些不該吃的東西。人在吃上的花銷有數,換句話說一個富二代,只要不當慈禧太后,每頓飯都要吃滿漢全席,每道菜只吃兩口,御膳房算錢的時候一個雞蛋好幾兩銀子,如今這市場經濟,吃花不了幾個錢。一個人一頓,山珍海味一個菜,主食一個菜,甜點一個菜,吃到腹脹。如此胡吃,一年下來,不過三五百萬。三五百萬,對一個貨真價實的富二代來說,九牛一毛。只喜歡吃一口好的,人一輩子,都是有錢人家。大頭在酒。喝酒傷身,可是喝酒的人總有那么兩三個理由,就是要喝酒。小酒怡情的話,編了很多,還有人講可以越喝越年輕。這飯有人買單,不知道是哪位商人。這酒也有人帶。所謂茅臺,人說買的不喝,喝的不買,大致是不對的。買的人自己能喝到,一般能喝到。都是在宴席上喝到了自己買的茅臺。喝的人也要買,一般輪流買。都是在宴席上買了給別人喝。所以商人們到底是通過互相買茅臺的方式和到了茅臺。每次來的領導干部不一定是一個,每次來的商人也不一定是一批,最后這些酒,是實現了一種身份的循環。觥籌交錯下來,終于喝到了酒足飯飽。一圈子商人,一個秘書,一個干部,還有幾個作陪的,都有些酣。加了許多微信,也僅僅是加微信。排列組合一樣的加微信,直到加到忘記了誰是誰。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