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投資者的分水嶺:你不知道的9大投資技巧
原創 2016-10-12 郭思佳 基金工場
基金工場:專注私募創業
掃描文末二維碼,關注并獲取更多合作機會
技巧1:學習巴菲特的投資智慧
巴菲特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資者之一,其資產排名世界第三。同時,他也是一個狂熱的長期投資者。
現在,巴菲特手中持股量最大的幾只股票都是幾十年前買進的。1965年,他首次買入美國運通(AXP)的股票,又在80年代后期買入了可口可樂(KO)和富國銀行(WFC)的股票。
巴菲特的天才投資技巧是:
1.買入大型企業;
2.以合理或更優的價格買入;
3.利用這些股票積累財富;
他就是這樣坐等財富翻倍,從而賺取了巨額收益。
“投資于有著優質管理的杰出企業時,我持有股票的期限是永遠。”-沃倫·巴菲特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巴菲特有很多次機會可以賣出可口可樂、富國銀行和美國運通的股票,但是他并沒有這樣做。
他不會賣出,也沒有理由賣出這些能夠不斷使其財富翻倍的大型企業股票。巴菲特給長期投資者的忠告是:“如果你不愿意擁有一只股票十年,那就不要考慮擁有它十分鐘。”
太多時候,人們只是交易股票而不是投資于企業。而這種區別很重要。當你投資于企業時,你會獲得該企業的部分所有權。這樣你就不會寄希望于股價反彈,從而賺到所謂的“快錢”。
股票投資和股票交易截然不同。而且,其長期結果也各不相同。事實說明,沒有一個股票交易商能夠積累下像巴菲特那么多的財富。
技巧2:不要太在意股價的日常波動
股票價格在不斷波動。看似隨意的股價波動使投資好像賭博一樣。在股市中,你可以輕易買進或賣出真實市場上企業的部分所有權。這是對股市最恰當的描述。
如果你買了一套房子,你不會在一周后僅僅因為價格變動10%而賣掉房子。但是,我們在買進股票時恰恰就是這樣做的。
時刻關注股價波動會導致投資者被一些對企業長期盈利前景影響微乎其微的小事所干擾。根本不用每天查看價格變動。當你專注于企業的潛在發展,而不是每天的股價變動時,你才會成為一名真正優秀的長期投資者。
技巧3:利用林迪效應
在投資界,林迪效應鮮有談及。林迪效應指出:像企業、書籍、觀點等這些不易變質的事物,他們的可見壽命很可能占其總壽命的一半。
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企業經營了50年,那么它很可能會繼續經營50年。林迪效應認為:耐力強的事物比耐力差的事物生命力更持久。
如果仔細想一下,你就會發現這是常識。像柏拉圖的《理想國》那樣的書很可能在今后500年依然暢銷,而現在的熱銷小說卻做不到。
投資需要從長遠來看,應該投資于那些生命力更持久的企業。
生物技術股票只有2年的交易歷史,它是否能在復雜的經濟環境中保持持久的生命力,還不得而知。但像可口可樂這樣的股票卻有這種實力。
技巧4:怎樣尋找值得長期投資的企業
怎樣尋找值得長期投資的大型企業呢?我推薦2個方法,讓你迅速找到潛在的長期投資企業。
一看“紅利貴族”名單。“紅利貴族”是標準普爾500中紅利至少連續25年保持穩定或上升的股票。目前只有50只符合標準,而這些都是實力非常強的企業,時間已經證明了其在各種市場條件下都能茁壯成長。
二看“紅利國王”名單。要想成為“紅利國王”,該股票必須連續50年以上實現紅利增長。目前符合這樣要求的股票,只有18只,而這些都是生命力最強的企業。
僅僅投資于“紅利貴族”或“紅利國王”并不意味著這一投資非常棒。
投資者也應該多花些時間評估其增長潛力、競爭優勢以及股價估值。要想成為值得長期投資的優質企業,身為“紅利國王”或“紅利貴族”只是一個起點,而不是終點。
技巧5:盡量減少摩擦成本
長期投資的最大優點是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摩擦成本。摩擦成本包括傭金、跌價和稅金。
當買進或賣出股票時,你需要負擔經紀費和跌價。盡量減少買入量和賣出量,支付給經紀人的費用就會相應的減少。如果按照數學上的復利計算,你所節省的每一美元都非常重要,因為如果你的錢每年能以10%的速度升值,那么今天節省的一美元10年后就成了2.59美元,20年后就成了6.73美元。
同樣,減少交易量也會相應地減少稅務負擔。當賣出投資時,就需要支付資本利得稅。長期投資“永遠”不出售,也就永遠不需要繳納資本利得稅。實際上,你也可以利用繳納資本利得稅的這部分資金繼續復利賺錢。在復利儲蓄中,資金價值也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增加。
技巧6:弄明白為什么要賣出
財經媒體一直在討論何時買進以及買什么股票。但何時賣出以及為什么賣出卻很少被提及。
當弄明白為什么要賣出股票時,長期投資就變得更容易了。不要因為股價下跌就賣出股票,這都不重要。
賣出股票的原因之一是紅利削減或取消。企業被迫削減或取消紅利,就表明其資金流出現了問題,該企業很可能已經失去了競爭優勢。所以,需要賣出這種股票。
賣出的另一個原因是股票價值被過度估高。股票預期總收益與它的估值乘數相關。如果股票估值乘數高,那么其收益增長在未來就會大打折扣。這種企業只有業績超常,才能達到人們的預期。
當股票估值乘數急劇升高時,就要賣出或者投資估值合理或價值被低估的證券。投資時,應該用市盈率制定出一個賣出的界限,這樣你就不會因為市盈率的小幅上升而賣出了。
用市盈率這樣的估值指標來代替單純的價格指標很重要。隨著其基礎業務的增長,成長型企業的股價自然也會上漲。不能因為股價上漲而賣掉成長型企業的股票,相反,如果相對于其基礎業務而言,企業股價被高估了,那么此時就應該賣出。
技巧7:合理估算總收益
總收益只有3個來源:紅利、估值乘數變動、每股內在價值變動
股息不言自明。只要企業堅持付息,收益率為3%的股票每年都會支付3%的紅利。
當估值乘數變化時,股票價格也會變化。最簡單的方法是從市盈率角度來看估值乘數變動。如果一只股票的市盈率從10升至20(每股收益不變),那么購買的價值翻倍。如果這種情況連續出現7年以上,那么每年估值乘數會為你帶來大約10%的收益率。
從每股內在價值變動來看“持股份額增長”是一種奇特的方式。如果企業規模翻倍,但因為新股的發行,使你的股權降低了50%,這就意味著你在企業中的份額沒有增長。這就是為什么依靠每股內在價值來判斷份額增長如此重要。
利用這3個指標來準確估計收益率會幫助你預測投資收益。如果在過去十年,一只股票的每股內在價值每年增長7%左右,那么就可以預測其年增長率也在7%左右。如果股票同時支付3%的股息,在估值乘數不變的前提下,你的預期總收益率大約為每年10%。最后,如果你預測在未來5年中估值乘數每年增加2%,那么你就可以預計每年總收益率大約為12%。
依據總收益的來源進行估值有助于投資者對其投資收益做出合理假設。如果你想跑贏大盤,就不要投資預期收益低于大盤的企業。
技巧8:要有耐心
耐心也許是長期投資中最難做到的。企業價值不會一夜之間翻倍。投資于高品質的企業不等于立刻就會獲得高額收益。這需要耐心。
能夠承受價格波動,并耐心等待股價與其基礎業務增長相匹配的投資者,才能獲得他們應得的收益。這個過程需要時間。
股市瞬息萬變 ,股價不斷變動,新聞層出不窮,這使得耐心的投資者奇貨可居。
Charlie Munger提倡“勤奮地訓練”自己的耐心。從字面上來看,就是能坐住,什么也不做。而這并不容易。
有時候,耐心就是當你等待更好的機會時,不買入新的股票。有時候,耐心意味著當你等待企業度過暫時的難關時,不賣出股票。
技巧9:不斷充實自己
也許對長期投資而言,最大的技巧就是不斷充實自己。你了解的投資理論越多,特別是長期投資理論,你就越容易將理論運用到實際中。
這方面的信息并不匱乏。對于長期投資者而言,杰里米·西格爾、洛厄爾·米勒和賽斯·卡拉曼的書都值得一讀。當然,股神巴菲特的年度報告也可以給你提供很多信息。
最后,仔細研究長時間實現巨額收益的企業是磨練投資能力的好方法。從中,你可以學到在未來投資哪種企業。畢竟,知識就是力量。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