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房顫動最常見的并發癥就是栓塞,其中又以腦栓塞最多見,常常導致嚴重后果。因此,房顫抗凝非常重要。抗凝治療并不能只憑借醫生的經驗進行,還需要遵從指南的推薦。最近心血管界的一件大事就是2016年歐洲房顫管理指南的發布,指南中對于抗凝又有那些推薦呢?下面我們來看一下。
一、卒中與出血風險的評估
在抗凝治療之前,評估卒中與出血風險是必須的。并不是所有病人都需要抗凝,而且抗凝同時也需要根據出血風險調整策略。新指南依舊推薦使用CHA2DS2-VASc評分預測房顫的卒中風險(推薦等級I,證據水平A)。指南同時推薦口服抗凝藥物的患者,進行出血評分,尋找潛在可糾正的出血風險因素,并予以糾正(推薦等級IIa,證據水平B)。目前臨床常用的出血風險評分時HAS-BLED評分,可根據此評分來評估房顫抗凝患者出血風險。另外,指南指出高敏肌鈣蛋白及腦鈉肽等生物標記物在房顫卒中及出血風險評估中可以發揮一定作用(證據等級IIb,證據水平B)
HASBLED評分
二、什么樣的人需要抗凝
指南推薦,對于男性患者,如果CHA2DS2-VASc評分大于等于2分,則建議抗凝治療(I,A類推薦)。而對于女性患者,如果CHA2DS2-VASc評分大于等于3分,則建議抗凝治療(I,A類推薦)。這點和之前指南有所區別,之前房顫指南對于CHA2DS2-VASc評分大于等于2分的患者不論男女均需要抗凝,本次指南則對于男女需要抗凝的評分進行了區別。而對于CHA2DS2-VASc評分1分的男性患者和CHA2DS2-VASc評分2分的女性患者,指南推薦根據個體化情況或病人的意愿給予口服抗凝治療(IIa,B)。對于沒有卒中危險因素的患者,不論男女,指南均不推薦使用口服抗凝治療或抗血小板治療(III,B)。
三、 抗凝藥物選擇
新指南推薦,對于口服抗凝藥的患者,如果沒有NOAC(新型口服抗凝藥,包括阿哌沙班、依度沙班、利伐沙班、達比加群)禁忌癥,首選NOAC,次選華法林(I,A)。當然由于新型口服抗凝藥價格昂貴且沒有入醫保,所以在國內應用受到一定影響。對于應用華法林的患者,指南建議密切監測INR,并保證治療窗內時間(TTR)盡可能長(I,A),換句話說,使華法林INR達標(2-3)的時間盡可能長。對于口服華法林的患者,即使依從性良好,如果TTR不滿意,且無NOAC禁忌癥,指南推薦換用NOAC,或根據患者意愿換用(IIb,A)。指南指出,對于口服抗凝藥物的患者,合用抗血小板藥物將明顯增加出血風險,所以沒有明確的需使用抗血小板藥物的指征應避免合用(III,B)。指南不推薦單獨使用抗血小板藥物預防房顫卒中,不論卒中風險高低。這點和以前的指南也不相同。需要注意的是,對于中重度二尖瓣狹窄或機械瓣換瓣術后的患者,指南只建議應用華法林抗凝,不建議應用NOAC。
以上就是2016年歐洲房顫新指南關于抗凝方面的主要內容,在治療當中遵循指南,結合實際,對病人進行個體化治療,才能夠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