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偉是實驗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已經八歲的他特別愛吃肉,體重也比同齡人重許多,家里人一直擔心小偉營養過度,于是帶他去醫院檢查。沒想到檢查結果出來后,醫生告訴小偉父母,小偉營養不良。小偉父母看著小偉胖乎乎的小身形,怎么都不能相信,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顯示,隨著經濟發展,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狀況總體改善,甚至因為“吃得太好”,超重肥胖等問題凸顯。
然而,在看似“營養過?!钡谋硐笙拢瑓s隱藏著健康的紅燈信號——隱形饑餓。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公布的一項數據顯示,全球現有約20億人正遭受“隱性饑餓”的困擾,而我國約占3億人,“隱性饑餓”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問題。
什么是“隱性饑餓”?
人體保持健康不僅需要碳水化合物、脂類、蛋白質等大量營養素,還需要鐵、鋅、硒、碘等16種礦物元素,以及維生素A、維生素E、葉酸等13種維生素,而維生素和礦物質不足,一時難以察覺,因此很容易被忽視。隱形饑餓并不是腸胃的饑餓,而是身體缺乏了某一種微量元素。如果人體長期缺乏某種元素,同時又存在其他元素攝入過量的情況,就會出現健康問題。世界衛生組織把這一現象稱作隱形饑餓。因此肥胖的人不一定是營養過剩,很可能只是脂肪過剩!
據統計,因為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居民普遍脂肪攝入過多,平均膳食脂肪供能比甚至超過30%!但相當一部分中國人膳食纖維和礦物質攝入不足,容易引起機體的隱性饑餓。
那么,營養失衡、隱性饑餓,會帶來什么后果呢?
“餓”在哪個方面?
有醫學研究表明,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癥、肥胖癥在內70%的慢性病都與人體攝取營養元素的不均衡有關。最常見的隱性饑餓包括缺鐵、鋅和各種維生素、礦物質。
1、缺鐵:貧血
鐵是幫助體內制造紅血球細胞的重要元素,如果體內缺乏鐵則會導致血紅細胞減少,從而攜氧能力降低,導致人體的抵抗力變弱。
人體缺鐵時最容易誘發缺鐵性貧血。數據顯示,我國每5人里就有1人貧血,而缺鐵性貧血可使孩子的平均智商低5~8。另外,缺鐵時還容易出現疲勞乏力、注意力下降、指甲變脆、呼吸不暢、皮膚異常蒼白、鍛煉吃力、肌肉酸痛等癥狀。
營養對策:
科學建議普通人每日攝取量是10-15mg,妊娠期婦女則為30mg。應適當多補充紅肉、堅果、深色蔬菜、雞蛋等,同時可補充維生素C促進鐵質吸收利用。
2、缺鋅:降低免疫、影響發育
鋅參與體內各種酶、激素的合成活動,保證機體正常的新陳代謝,促進智力發育、增強人體免疫力,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
長期缺鋅可引起味覺及食欲變差,身體攝取營養的功能降低,從而影響身體發育,還會導致傷口和潰瘍的愈合速度變慢。
營養對策:
鋅的每日推薦攝入量為成年男性是15mg、女性12mg、1-10歲兒童10mg、孕婦20mg。日常飲食注意粗細搭配,牡蠣、核桃、小麥中都含有較多鋅元素,可以適量多吃。
3、缺各種維生素
維生素A缺乏可導致暗適應能力下降、夜盲癥、干眼癥,甚至造成兒童發育遲緩,智力下降。
維生素B1攝入不足易造成注意力不集中、憂郁以及記憶力衰退等;缺乏維生素B2可導致黏膜方面的疾病,如口角糜爛、裂口、出血等。
維生素D缺乏會出現骨頭痛、手足抽搐、肌肉衰弱和沮喪感,常見的佝僂病、骨質疏松、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都與其相關。
營養對策:
胡蘿卜、魚肝油、豬肝、菠菜中的維生素A都很豐富。
維生素B1和B2的推薦攝入量均是1.2-1.5mg/天,全麥、燕麥、核桃、獼猴桃、黑米等含較豐富的維生素B1;奶制品、動物肝臟、香菇、木耳、花生等含較豐富的維生素B2。
蛋黃、海魚、蘑菇等都富含維生素D,平時可多吃。
缺少營養素一方面會導致疾病,另一方面又會導致慢性疾病的加劇,因此對于高危人群而言尤其需要注意。
易患“隱性饑餓”的人群
1、營養素需求量大
如兒童、青少年、懷孕和哺乳期婦女等,他們對營養素的需求量比普通人大,因此日常需要補充得更多。
2、飲食習慣差
像偏食、挑食、用零食替代正餐或不當的節食者,這些人往往難以從膳食中攝入足夠的、均衡的微量營養素。
3、老年人
隨著年紀的增大,老年人的牙齒脫落、吞咽障礙等會造成營養素的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又因為缺乏正確的營養知識,更容易發生“隱性饑餓”。
4、患有胃腸道疾病
這類人常出現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由于營養素的攝入不足和吸收不良,因而多有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
如何應對“隱性饑餓”?
均衡飲食、了解營養元素攝入的重要性是避免隱性饑餓的關鍵,因此我們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根據自身情況補充
不同飲食習慣的人需要補充的營養素是有差異的,因此在進行膳食補充之前可以先進行檢查,看看自己究竟缺什么,對癥下藥。
每人每天消耗的體能不同,所需攝取的營養量也有差異,但都可以將食物金字塔作為參考標準。
其中,國人膳食中奶類、豆類制品、粗糧、水產品的消費量遠不及推薦量,建議有需要的群體適當多補充。
2、注意烹調方式
蔬菜選擇先洗后切;多用清炒、蒸煮、涼拌的低溫烹調方式,以減少水溶性維生素的流失,最大限度地保存食物營養,且少油少鹽。
3、膳食補充劑
在特殊情況下,食物無法滿足營養所需,可根據醫師建議,適量通過膳食補充劑補充。
此外,還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抽煙、喝酒,多運動,以促進人體吸收養分,減少營養的流失。
避免隱形饑餓只是預防慢性病的方法之一,除了膳食均衡,了解自己的身體,對癥下藥也很重要。
核子基因成人慢性病基因檢測套餐,包含糖尿病、冠心病等八種疾病檢測,深入致病誘發開關。大家都知道,慢性病是在一個長期、漫長的過程中形成的,發病原因60%取決于個人的生活方式,15%取決于遺傳因素,其他和醫療、環境有關。那么如果在這個長期過程中,及時對飲食、作息、環境等作出調整,則疾病就是可控的。
慢性病基因檢測對年輕人來說重要,對老年人來說更加重要。慢性病雖然可以用藥物控制,但早發現早預防還是最好。
檢測意義:
1、早發現:了解自身或者家屬患病風險。
2、早預防:多動腦,多學習,多思考,多交流;控制血壓、血糖、血脂等。合理改善飲食,調整作息。
3、早治療:擠擠干預,延緩慢性病的發生發展。
適檢人群:
1、有家族史人群;
2、生活作息、飲食不規律人群;
3、過度勞累、工作壓力大、抑郁人群;
4、容易腹脹腹瀉、挑食、暴飲暴食人群;
5、肥胖人群、中老年人群
采樣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