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一年之計在于春”。中醫有“天人相應”的說法,《黃帝內經》中講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以生,萬物以榮”,就是強調春季是生命萌發,最富有生命力的季節。身體發育也如同萬物生長一樣,存在著“冬儲春發”的自然規律。尤其每年3-5月,身高增長速度是其他季節的2-2.5倍,因此,寶爸寶媽們一定要抓住時機,幫助孩子長高高!
家住長沙的萍萍去年一年時間居然成功追高了9cm!不再是班級里的小不點了。萍萍8歲時身高是125CM,屬于偏矮。每次例行調座位到教室后幾排就會被前面的高個遮擋黑板,經常需要調整坐姿,影響了課堂學習。為此特去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兒科門診檢查了各項生長發育指標,結果骨齡正常范圍,生長激素也正常。兒科薛亦男主任建議暫不使用藥物助生長。想知道9歲的萍萍身高如何在一年內猛長,多虧給她推薦了以下這些促長小知識,看完記得轉發給你身邊的寶爸寶媽們!
營養物質是生長發育的原動力,充足且均衡的營養絕對是讓孩子長高的致勝關鍵。進入春天,寶寶生長發育最快,孩子的活動量大,同時消化吸收功能增強,進食量增加,對各種營養素的需求也相對增加。
多吃助長的芽類,如谷芽、麥芽。谷芽和麥芽是植物身上最頂尖的部分,向上的生發之氣最強,迎合了春的生長、發育的特性。適當吃些黑芝麻、豆子、堅果類、板栗、山藥等。
其次,多吃促骨骼生長的食物,寶寶長高身體壯。人體長高是骨細胞分裂增生形成的結果,而骨骼生長需要攝取多種營養的配合支持。營養有七大要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水、纖維素、礦物質,缺一不可。肉類、海鮮和牛奶等動物性食品是完整的蛋白質來源,植物性來源則可以從豆類、谷類及核果類中獲得。
各類豆制品、魚蝦類食品、牛奶、奶酪、芝麻、海帶等都含有豐富的鈣元素。
為了保證鈣營養的吸收,除了增加寶寶戶外活動的時間外,還要給寶寶多吃富含維生素D的食品,如蛋、奶、動物肝、海產品等。
爸爸媽媽們要注意限制寶寶過多地吃糖或甜食,因為糖類要耗費寶寶體內的鈣和維生素D。
俗話說,摸的高,長的高。可以在家里屋頂或者貼掛鉤上系一根繩,高度比孩子跳起來時手指能摸到的高度再高一點。每天進行5-10分鐘的摸高運動,以不出大汗為宜,當孩子能摸到繩子了,再將繩子剪短一些。踢毽子,羽毛球,跳繩,引體向上等都有助于長高。運動助長高的機理在于:可以加速全身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增加肺活量、改善內臟機能,還能鍛煉各關節的柔韌性和靈活性,使骨骼、身軀都得到很好的鍛煉起到長高的作用。
睡眠利于生長激素分泌,孩子最好在晚上9點前入睡,早上7點后起床。人體需要進入深度睡眠時才會分泌生長激素,才會長高。在21:00到凌晨1:00是生長激素分泌高峰,特別是晚上10點以后,生長激素分泌量最高,達到白天的5~7倍。另外,早上5-7點,生長激素也有小的高峰。提供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睡前不做劇烈運動,不喝刺激興奮性飲料,不宜過飽過饑入睡。
有研究表明,情緒會影響人的垂體功能,而垂體是生長激素分泌的重要場所,當垂體功能受阻,生長激素的分泌量也會減少。由此可見,保持愉快的心情對生長激素的分泌至關重要。若孩子始終心情愉快,腦垂體功能也會增強,進而分泌出更多的生長激素,促進身高發育。其次,保持快樂的心情不可忽視積極溝通。所以父母要轉變自己的心態,和孩子交朋友,這樣才能更加深入的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幫助他們解決疑惑,讓孩子能夠更好的面對以后的人生。
薛亦男主任提出:生長激素是促進人體長高的關鍵因素,營養、運動、睡眠、心情等都會影響生長激素分泌。正常發育的兒童,通過后天營養指導、睡眠指導、運動指導、心情指導、疾病預防等科學的身高管理計劃,可以促進人體生長激素分泌,改善身高。如果因內分泌異常等疾病所導致的身高落后,通過日常生活的干預是不太可能幫助身高達到正常值的,但是選擇正規的醫院接受專業的診斷和治療,是有望達到期望的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