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除煩惱先無我,各有前因莫羨他念頭勸化念...
欲除煩惱先無我,各有前因莫羨他
念頭勸化念頭,用一個正念替代一個妄念。
不如當下一見!
當下見觀當下變,見的當下什么也沒有,煩惱不除自除。
見識:見到任何東西,心里起念頭,跟著走,這是對境生心了,也就是生識了。
見知:見的當下,只是一個如實見、如是知,了了分明,靈靈覺知,見而不住。
看見、知道,不分別,不黏連,這是純純的本性作用;其實,看的當下,知的當下,連個“見”和“知”也沒有。只是為了交流,才立了“知”和“見”這個名。
您看見后心里嘀咕:“這是什么字呀,什么意思啊?”這就是對境生心、里面生識了。
見的當下,更能看清“頭腦”中起的念頭。只要一起念、只要一有情緒,哪怕當下邊見邊打字,覺察到身形緊了,也馬上提醒自己回到當下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