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貼是一件流傳有序的楊凝式墨跡珍品。《神仙起居法貼》今日所見有兩種:一為清乾隆內府藏本,現藏故宮博物院,明代文徵明曾刻入《停云館帖》中;一為日本書道博物館藏本。兩本相比較,后者筆法薄弱,結構不穩,顯系臨摹本。此貼現藏故宮博物院。
弗利爾美術館藏。易元吉(1001—1065)以畫獐猿特別生動逼真,呼之欲出,因此而名聞天下,也由此而成為長沙乃至湖南畫壇的首領。易元吉的獐猿畫不僅在藝術上達到第一流的水平,而且在中國古代繪畫史上具有開拓繪畫題材的意義。
運用山壑間的層層的溝壑巧妙地把空間推遠。此種手法主體山峰不強調濃淡虛實,甚至還有意淡化近中遠景的層次,而在山溝及水泊處強化層次感和虛實感,以“虛”(之所以說'虛'是相對山巒疊嶂法而言的)的“氣韻動線”貫穿畫面的氣韻動勢,從而形成空間縱深感,造成強烈的深遠的視覺錯覺。
冊頁,絹本設色,直徑24.5公分,臺北故宮藏。 畫中描繪的是宮廷后妃在七夕時節登高樓向織女乞求得巧的活動,以界畫畫宮殿庭園,園內設步幛,幛外有牛羊車輅幃幔。幛內宮娥彩女,列隊兩行,手拿著各種樂器、法器,簇擁著一位貴婦,穿過假山,登上高臺向銀河乞巧。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此畫以恰到好處的虛實筆法繪出了由遠而近的山巒、竹林,圖中瀑布垂掛直落谷底,水霧彌漫。二高士于溪邊一角,遠眺飛泉,神態怡然陶醉,超然清逸之趣溢于畫外。整幅圖有峻峭秀逸之氣。
卷,紙本,墨筆,30.8×92.2cm,上海博物館藏。 此圖梅枝橫斜而出,枝條簡疏。枝節交叉處梅花競相吐蕊開放,表現了王冕野梅的清絕韻致。筆墨精練蘊藉,主干以淡墨揮灑,濃墨點苔,蒼古老拙。分枝以中鋒勾撇,挺拔堅韌。梅花以圈花法繪出,頗得揚無咎筆意。
軸,絹本設色,160.5×94.1cm,波士頓美術館藏。 海東青,遼代對一種鷹鶻的稱謂。此鷹兇猛異常,能高飛而速度極快。善捕天鵝,飛時,旋風羊角而上,直入云際。海東青與天鵝這種題材在元代藝術品中非常多見。
本幅為對角式構圖,表現隆冬季節,枯枝上棲息著二只寒鷹,寒鷹的羽毛先以淡墨暈染,趁濕在淡墨上罩以濃墨,濃淡墨交融處顯現羽毛柔軟、細密的質感。鷹的眼睛靠上眼眶處以重墨點睛,一付“白眼向人”的冷漠孤傲的神色頓現筆底。
此圖以大密大疏之反差為特色。層層茂林,以精細的點法為之,卷云般的山石,以密集而具裝飾趣味的解索皴寫成,與空曠的天地及白墻形成密不透風、疏可走馬的強烈對比。畫法融王蒙之繁密與文徵明之細膩為一體。
此圖作遠山淡抹,山巒層疊,蒼松雜樹勁立,其下茅屋相陳,一人靜坐抬頭遠觀而思。山石樹木筆墨近董其昌,畫面蕭疏松秀,有清曠之致。
清 吳慶云
唐 柳公權 小楷《九疑山賦》
《九疑山賦》寫于公元841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無論從結構還是點畫上,都顯得更加嚴謹、精到,從書法風格和用筆方法上看,與《玄秘塔碑》、《神策軍碑》極其相似,被認定為是柳公權真跡。
唐 顏真卿 《自書告身》
此帖是顏氏晚年之作,厚重雄強,大氣磅礴,不像早期用筆多隸意,而以篆法入楷,易方為圓,與柳公權稱'顏盤柳骨'。結體相向,蠶頭燕尾,轉筆不用方筆內厭法,用提筆暗過的外拓法,顯得雄重豐腴,端莊拙樸,風格強烈。董其昌謂'此卷之奇古豪放者絕少。
宋 佚名 《邊韶晝眠》
圖繪一個仰睡男子,大肚,一副香甜的睡態,夢深的樣子。目前有兩個罕見作品,內容基本相同,畫法稍有差異。八集堂收藏的一卷是絹本,墨和色的使用非常微妙,不透明的白色和大面積的皮膚顏色,表現精湛;而北京故宮收藏的一卷是水墨紙本,明暗對比強烈,顏色沉悶。
北宋 徐崇矩 《仕女撲蝶圖》
徐崇矩 生卒未詳,北宋畫家。鐘陵(今南京)人,徐熙之孫,與崇嗣、崇勛為弟兄。工書善畫,有祖父遺風。亦工仕女,曲眉豐臉,姿態可人,有唐人風。
南宋 李嵩 《聽阮圖》
此圖園中高木奇石,枝葉掩映翁郁,樹下士人持拂閑坐于榻上,左腿盤起,聆聽撥阮演樂并賞古玩。旁有儀態嬌美仕女,焚香、拈花、持扇隨侍。人物線條流暢,繪法近似明代畫家杜蓳、唐寅。
南宋 陸游 《尊眷帖》
陸游為詩名所掩,其實亦工書翰,精行草和楷書。他自稱“草書學張顛(張旭),行書學楊風(凝式)。”他的書法簡札,信手拈來,飄逸瀟灑,秀潤挺拔,晚年筆力遒健奔放。朱熹稱其筆札精妙,遒嚴飄逸,意致高遠。遺留書作不多,書論有《論學二王書》。
明 杜瓊 《南村別墅圖》
該作藝術手法樸素自然,筆墨技法,較多吸收了黃公望、王蒙的長處。皴染縝密松秀,墨韻滋潤蒼茫,設色清淡明澈,具有文人畫儒含蓄的特征。
明 唐寅 《焚香默坐歌》
此軸書法,流麗灑脫,外柔內剛,風神綽約,和他的詩一樣,在通俗平易之中,出之自然,毫不造作,蘊含著俊朗雅致的書卷氣。
清 馬逸 《國色天香圖》
這是一幅富麗堂皇的工筆重彩花卉圖。圖中的牡丹花開嬌艷,明麗動人,色彩豐富飽滿,姿態優雅,設色極其講究,勾線細致圓潤。而花下奇石則用積墨與淡墨暈染相結合繪出,以石綠、石青略染。蘭花以重粉罩染,胭脂點蕊,素雅動人。地面以淡彩渲染,營造出空間的伸縮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