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喜歡吃饅頭,而且喜歡吃那種筋道十足的。后來嘗試過幾種方子自己在家做,有失敗的,有成功的。今天分享的方子屢試不爽,而且做完的白饅頭緊實沒有大氣孔,放涼表皮不會干燥,冷熱都有一番滋味。
如果你和我一樣愛吃饅頭,看看這個白胖子是如何形成的吧!
材料:中筋面粉(普通面粉)200 40克,酵母3克,白糖30克,水100克(大概是6個大饅頭的量)
1、溫水(不要超過40度)倒入盆內,加入酵母。用筷子攪拌溶解,靜置10分鐘。(讓酵母開始工作)
2、十分鐘后加入面粉200克面粉和30克糖。這個數量的糖不會甜也不會讓饅頭索然無味。加入糖的另一個作用是促進酵母的發酵。
3、用筷子向同一個方向攪拌面粉,使面粉和水均勻的融合,變成絮狀。這個時候就可以開始揉面啦!
4、如何揉面?剛開始面團是比較松散而且還有點干粉。用手掌掌部的力量去揉。并且換方向多角度揉。反復揉的目的是讓面團更加有彈性。
5、最后你會發現面團越揉越光潔。Step 1結束。
6、然后讓面團進行第一次發酵。現在已入秋,溫度并沒有那么高。所以用了烤箱自帶的發酵功能。大概發酵了一個小時,得到這樣一個小胖子。用手沾上面粉戳一個洞。如果洞洞沒有反彈,就證明ok啦!
7、扒開圖,讓大家看一下內部組織結構。Step 2結束。
8、接下來就是揣面,讓面團更加勁道。將發酵好的面團轉移到操作臺上。重新揉面,給它排期。依舊用手帳按壓面團,變成稍扁的長方形面片。撒上少許的面粉。
9、然后面團兩端對折。
10、再次按扁,并不斷重復撒面粉,對折,按扁,撒面粉的動作。最終將碗里的面粉全部用完。這個時候的面團你會發現特別光滑,也特別有分量。
11、切開面團,發現橫截面光滑了,就可以切塊做饅頭劑子了。大概60克一個,這個量可以做6個。
12、為了凹造型,我剪了幾個豬腳形狀。進入二次發酵。蒸鍋內放水,燒至溫柔(不可燒開,否則酵母容易被燙死)。蒸籠上面應該用蒸籠紙,我用了硅油紙代替(不影響成品啦)。然后把饅頭碼上去,保持足夠的間距。
13、發酵大概半個小時,饅頭比之前稍大,手指按上去有彈性即可。(不一定要兩倍大)
14、大火蒸。水開后,轉中火蒸15分鐘,在燜5分鐘就可以揭鍋啦!白胖子出爐啦!
看一下內部組織,一個手掰開的,一個刀切的,哈,綿軟,來一口!
周末給自己做點好吃的吧!當然,你也可以用饅頭搭配各種醬或者小菜,或者用豆腐乳烤一下饅頭,味道都很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