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 成:檀香、木香、丁香、花瓣、排草、零陵香、皂英、甘松、白蓮蕊、山奈、白僵蠶各60克,腐香、冰片各15克。
用 法:上藥共研極細末,紅糖水調(diào)和,制成香皂,每塊重6克。
功 能:潔膚祛垢,香身辟穢。
其一, 在沐浴液中加入芳香的中藥. 如《御藥院方》中的澡洗藥: 將中藥干荷葉500克.威靈仙. 蒿本. 藿香葉.零陵香各250克.甘松.白芷各120克.合在一起搗為粗末.每次取100克, 裝在絹袋里面,放入兩桶煎煮三沸以后,待溫度適意以后進行沐浴.
本方使用的藥物均為芳香之品, 用以沐浴, 不僅可以光膩皮膚, 而且浴后, 香起撲鼻, 久駐年散.
其二, 在洗澡時使用的香肥皂. 古代宮廷中使用的香肥皂實際上一種中藥香皂, 它由許多氣味芳香, 護膚美容的中藥配制而成.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經(jīng)常使用的加味香肥皂.這種香皂,不僅祛除污垢, 而且能嫩面玉膚,幽香怡人.因此極善美容化妝的慈禧太后等人對其特別垂青.
而且除了黃族自己使用以外還把加味香肥皂作為賞賜佳品賞賜給大臣和下屬.
香肥皂的配方如下:
檀香. 木香. 丁香. 花瓣.排草.廣陵. 皂角. 甘松. 白蓮蕊. 山奈.白僵蠶.麝香.冰片.
將以上藥物研成極細的粉末加上紅糖水調(diào)合成每個重6 克左右的香皂塊.
普濟方》中的香藥澡豆方將中藥零陵香. 甘松. 白芷. 瓜蔞仁. 冬瓜仁. 豌豆. 大豆各等份除去雜質(zhì),混合研成細粉,過篩即成.用此藥粉洗手.洗臉或者洗澡.澡豆, 是古人洗澡.洗臉時用的粉劑, 能夠使皮膚光滑細膩和潤澤. 因其制作中常加入豆類粉末,故此名澡豆.又因為加入了零令香和甘松兩味香藥, 故本方又名香藥澡豆方.大豆即黑豆,有活血.解毒.祛風之效. 鮮品搗泥外用,有消腫散毒的作用.在本方中與冬瓜仁.瓜蔞仁配伍,用以沐浴或者洗手洗臉, 能滋潤和柔軟皮膚, 并能預防面部皮膚的雀斑粉刺, 是一個潤面香膚之方.
《慈禧光緒醫(yī)方選議》中的慈禧太后沐浴方是用中草藥谷精草.茵陳.石決明.桑枝.白菊花各為36克和木瓜.桑葉.青皮各是45克共同煎湯沐浴.
此方為慈禧太后常用的沐浴方子.全方組成藥物以清風熱.清頭目.利濕熱為主.現(xiàn)代藥理證明谷精草對多種細菌和皮膚真菌有抗菌和仰制生長的作用. 因此應用此方沐浴, 可以預防和治療某些皮膚病, 保護和健美皮膚.
《慈禧光緒醫(yī)方選議》中還有一個慈禧太后的沐浴方子是用中藥宣木瓜. 薏苡米. 桑枝. 桑葉. 甘菊花. 青皮. 凈蟬退各是30克加上茵陳18克.黃連12克.共同研為粗鍘,裝入布袋內(nèi).熬水沐浴即可.
本方與前一個沐浴方有相同的地方,還有不同的地方.方中新加蟬退以散風熱,透斑疹,黃連清熱遭濕解毒. 本方組成藥物大多具有抗菌或者仰菌的作用. 因此對于預防和治療皮膚病有一定的療效.
用中草藥防風. 荊芥.細辛.當歸.羌活.獨活.皂角.白芷. 藿香.藁本.川芎.甘松.紅花各等分研成粗末,煎湯沐浴,能除惡氣細皮膚, 三日內(nèi)香氣不散.
用中藥沉香.丁香.降香. 乳香.藿香.茴香.砂仁.甘松.山奈.白芷.細辛.川芎.藁本. 肉桂心.樟腦.當歸.百藥煎.肉豆蔻.綠豆粉各是60克,麝香3克共同研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天早晨用水漱口以后, 含化一丸入舌根下面,三日口香,五日身香.十日.二十日床被香, 一個月以后洗面皆香, 兩三個月后,面如童子,身軟如棉,能祛風除冷,使身澀不滑者皮膚光滑細膩.
用白丁香.白蒺藜.白丑. 白芨.白蘞.川椒各是30克, 白芷21克,當歸稍和升麻各是15克,楮實子12克. 白茯苓9克. 白附子7,5克.麻黃6克.連翹4.5克共同研為細末,每次用15克-18克左右煎湯沐浴, 能使肌膚瑩潔如玉.
用黑丑360克.皂角120克.天花粉.佩蘭.甘松. 白芷各是60克共同研粉用來洗臉或者洗澡以后涂抹皮膚, 可以使容貌嬌美.
用白菊花30克.梨汁半碗.白果30克.白蜜30克.牛奶少許. 先將白菊花汁. 梨汁加入好酒半盅隔水蒸熟, 再將白果搗爛, 并蜜和奶研在一處于睡前涂抹在面部上, 據(jù)說是顏如童子.
外用珍珠粉15克.滑石粉15.杏仁12克.麝香1.2克研成細粉用雞蛋清調(diào)勻于每天晚上涂抹面部的皮膚, 第二天洗去, 長期使用可以使皮膚白嫩柔細. 內(nèi)服用沉香.丁香.茴香.乳香.藿香各是10克加入桃花30克研成細粉用蜂蜜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狀. 每天清晨服用七丸, 四十九天以后可以面色嬌美,而且發(fā)出陣陣幽香,據(jù)說此方是慈禧太后常用的美容方子
沐浴方一
光緒 年四月十八日,皇太后用沐浴方
原料:谷精草45g 茵陳45g 決明子45g 桑枝45g 白菊花45g 木瓜60g 桑葉60g 青皮 60g
用法:共為粗渣,盛布袋內(nèi),熱水浴之。
沐浴方二
光緒 年五月初四日申刻,姚寶生謹凝:老佛爺沐浴方。
原料:薏米50g 桑枝50g 桑葉50g 茵陳30g 萸連20g 宣木瓜50g 甘菊花50g 青皮50g 凈蟬衣50g
這兩個沐浴方可治療皮膚瘙癢、風濕關(guān)節(jié)疼痛等多種疾病,并有潤膚、美肌之效,令人皮膚清爽潤澤潔白。
傳聞慈禧太后曾說過:"人為什么要老呢?倘若永葆青春,該多么美啊!"連沐浴用方都如此講究,足可見她對美的孜孜以求。
加味香肥皂方
光緒三十年二月十一日,加味香肥皂。 原料:檀香 木香 丁香 排草 白蓮蕊 皂角 廣陵 冰片 山奈 白僵蠶
做法:將以上材料全部打磨成細粉,紅糖水合,做成的肥皂每塊重10g。
功效:滌垢辟穢,嫩面玉膚。
宮中講究美容玉面,取各種香藥,與花瓣蓮蕊,取皂角制成此方。據(jù)說這款香肥皂備受慈禧青睞,她不僅自己使用,還將肥皂作為珍品賞賜給心腹重臣和宮中女子,每次賞賜只能是寥寥幾塊,其珍貴可見一斑。
玉容散
原料:白芷75g 白丁香50g 山柰50g 白僵蠶50g 白斂15g 白附子50g 白牽牛25g 甘松15g 白蓮蕊50g 白芨10g 鴿條白50g 防風15g 白細辛15g 檀香25g 鷹條白50g 團粉(就是淀粉)100g
做法:將以上材料全部打磨成細粉。
用法:每次取少許玉容散細粉加適量蛋白(大概四分之一個蛋白)調(diào)成稀膏。用溫水清潔面部后,敷一層薄薄的玉容膏在臉上,干后用溫水洗去。
功效:美白嫩膚,潤澤養(yǎng)顏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