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培杰,陳創濤
有個病人,咽喉不利三四年了,老覺得有東西吞不下,吐不出,哽在那里,雙寸脈上亢,右關數,胃氣上逆,肺氣不降。她擔心會不會喉嚨里長腫瘤了,在醫院里檢查又查不出來。便問老師這是為什么?
老師說,你這個是氣的,一生氣就加重。你脖子下面一團贅肉,生氣后,這上逆的氣把痰濕都帶到那里去了,哪能不哽住呢?
她點了點說,是啊,跟老公吵架的那幾天就加重。老師說,你現在是小病,脾氣不改過來,將來會得大病,食管、胃容易出問題。
于是老師就幫她捏喉結,這也是外治法里的妙招。對于一般的梅核氣,咽中如有痰阻的,老師這招用上去,十有八九在兩分鐘內緩解。病人也忍住痛,一捏完,咽喉那里出了很多暗紅色的瘀痧。老師說,這全是氣郁化火,便問她,現在吞咽唾沫試試,還哽不哽?她邊吞邊說,咦,真的不哽了耶。
老師再給她開半夏厚樸湯加味,加了最重要的中空三藥。本來半夏厚樸湯就是《傷寒論》里專治梅核氣,咽喉中有東西哽在那里吞不下、吐不出的。現在再用上中空三藥,等于加強版的半夏厚樸湯,令肺胃之氣肅降下行得更迅速。
她再來復診時,我們問她現在吞唾沫怎么樣了?她說,好多了,不堵了。以前老覺得喉中有痰,現在痰也沒了,人也清爽了。
肺主氣,咽喉為肺之門戶。凡咽喉痰逆不降的,當清肅其肺金之氣,使金氣下行。那么這些痰濁,有形的瘀滯,就隨著肅降的肺氣,歸到陽明胃腸里去。好比天空污染,下場雨,那些污濁的空氣,通通因為肅降的氣機,而把它們帶到大地上,融入土中,被土所包容消化掉。在人體而言,就是歸入陽明胃腸,然后排出體外。這樣空氣就清新了,人的咽喉也清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