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者簡介
馬新童,男,中醫全科副主任醫師,馬新童中醫傳承工作室、馬新童醫學研究院創建人。世界中醫聯合會青年中醫工作培養委員會副會長。北京中醫藥大學臨床特聘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房山醫院經典腎病科學術帶頭人。北京市中醫藥文史研究會學術一部主任,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醫學文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深圳經方協會名譽會長。山東威海市文登區首席中醫健康顧問。
自幼受家庭影響學習中醫及傳統文化,博覽古今中醫名家典籍。主要研究方向為中醫經典的系統研究與臨證應用,對四大經典及歷代醫家中醫著作進行了廣泛研究與實證。臨證中善于四診合參,尤精于望診與切診,踐行“天人地合參、神氣形同調,病脈證并治”的診療思想,強調“臨證觀象、中觀正見、治病參圖,理明法活”的傳統中醫思維,理法方藥一以貫之。三十年來運用古法古方診治身心靈三類各種常見病、多發病及疑難雜癥患者已逾30萬人次,涉及三十多個民族,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在臨證運用中屢獲奇效。臨床中靈活運用湯、膏、丹、丸、散及針灸、藥物外用,治療方法不拘一格。
講課正文
各位聚友會的好友,大家晚上好,非常高興呢,我們能夠在今天共聚在網上的論壇,一起來探討學術,那么聚友會呢,從2013年12月24日開始講課,到現在有九年的歷史了,那么馬老師呢,是我們聚友會最早的一批開始分享經驗的專家,算到一起,我們在這個平臺上都走過了那么多年,到今年呢,我們已經講了接近有400節課,每節課都是我們的專家無私的奉獻啊,分享自己的臨床的經驗,那今天我們非常高興,也再次邀請馬新東老師來給我們講課。馬老師呢是我非常非常佩服尊敬的老師,也是好朋友,那么他有一些學術的頭銜,但是我覺得如果從我的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放到一個更長的中醫發展史的角度來看,那么馬老師呢,是我們這個時代,我們青年中醫的一個楷模,他是一個真正熱愛中醫的人,并且癡迷于中醫的人,并且因為自己的努力治學。能夠對中醫有深入的體悟,并且把古圣先賢的一些沉寂在經典里的方法、理論、體系、方藥以及療效等等重復出來的人,馬老師經常非常謙虛的說,我們現在就是在給古人抄方,實際這是一個極高的這個水準。因為如果不努力學習,我們根本不知道古人說什么,也就根本沒有能力給古人方啊,看不懂古人,學不會古人,無法重復,談何抄方呢?那么對于我們身邊的很多年輕人啊,尤其是在北京的中醫同道,還有我們深圳的中醫同道,那么還有我們很多的中醫同道,在網上和馬老師已經認識很多年了,對于馬老師的水平呢,臨床水平,望診水平,以及對傷寒雜病論的研究,我覺得是我見過人里及極其突出的一位,在我參加全國第四批全國中醫臨床優秀人才的培訓中,大家曾經探討過跟師是誰,我說可以有很多跟師的人,那么如果你想找一位這個能夠跟從學習并且真正深入經典,能夠讓你有所啟發的,那在北京我們可以跟隨馬老師學習。那今天呢,馬老師給我們帶來的題目是一個我們耳熟能詳的一個方子,防風通圣散,但是真正能夠把防風通圣散用到很靈很活,既治普通的小小的感冒積食,又治非常頑固復雜的重病大病,那必須有深刻的理論基礎,有對防風通圣丸透徹的認識,以及廣泛的臨床實踐才能做到,那么。我們一起有請馬老師來給我們分享他關于防風通圣散臨床應用的一些經驗,有請馬老師。
感謝張蒼的介紹,張老師呢和我亦師益友,我們經常在探討中醫,也為中醫的這個傳承與發展,我們共同努力做一些事。今天我跟大家匯報的是《防風通圣散臨證運用舉隅》。“醫道深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愿解圣賢真實意”。
防風通圣散的匯報內容,我們將從五個方面。跟大家分享條文、方解、類方比較、臨床應用以及病例舉隅。
在《黃帝內經素問宣民論方·卷三·風門》當中講:“風者,百病之首也,分為肝風、心風、脾風、肺風,以及腎風”。他在后面呢,又寫了“風中五臟六腑,由俞而入,為臟腑之風,那么肺風、心風、肝風、脾風、腎風,它會出現哪些癥狀?如果大家,我是研究桂林古本傷寒雜論的啊,看到這些文字的時候呢,覺得非常的熟悉,和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當中的風病篇里面的很多內容啊,非常的類似,比如說他講的腎風面龐然浮腫,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炲,隱曲不利,在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中講:面目浮腫,腰肌強痛,痛不能正立,而隱曲不定,脈沉弦,甚則骨萎,柴胡桂枝湯主之。講的你看非常相似,說明內經和傷寒是相互有承接關系的,同時用傷寒的方法解決了內經里面一些問題,在諸風總論里面講,這里內容非常龐雜,這一部分內容大家,如果要想把防風通圣散要搞清楚,必須要詳細閱讀,我作為一個拋磚引玉,把其中這些重要的這個字眼給大家給勾勒出來了,比如說這個燥熱,濕熱,燥,燥郁,陽極似陰,心火邪熱,卒中,諸疳積熱,積熱,熱結,熱黑陷現將死,大人小兒風熱瘡癤,久不愈,腸風痔漏,陽氣郁熱,熱極生風,風熱燥證,大小瘡及惡毒等等等等,就寫的這個內容,大家可能看過,古書當中寫了這么多的表現癥狀,比如說從頭到腳,從內到外的都是講風熱燥熱會導致什么樣的一個問題。
而緊接著在《黃帝素問宣明論方·卷三·風門》中講:“防風通圣散,它是由防風,川芎,當歸,芍藥,大黃,薄荷葉,麻黃,連翹,芒硝,石膏,黃芩,桔梗,滑石,甘草,荊芥,白術,梔子17味藥構成,如果加上生姜一共是18味藥,那許多人說17味藥,18味藥都對,是加不加生姜的問題。他講了閑瘦者加半夏半兩,就是我們一般來說,17味藥也罷,18味藥也罷,按照陰陽術數的關系,17味藥就是土和火的關系,十八味藥是土木關系,總的來說是風、熱、濕之間的關系。而曹同知通圣散呢,在里面防風通圣散當中,沒有芒硝,而崔宣武通圣散,它里面沒有麻黃、芒硝,加了縮砂仁,那劉庭瑞通生散呢,它里面有砂仁,沒有芒硝,其實就是略微的一個加減法,在后面有一個小小字說:緣庭瑞于河間守真先生札師傳之,隨從二年,始受于方,斯且取為端而可準,憑以用之,兼庭瑞以用治病百發百中,何以疑之,因錄。是不是當時這個劉庭瑞跟隨劉河間劉守真,我們的金四大家的開派祖師,寒涼派的開派祖師,劉完素,劉守真,還有叫守真子,可見他是信仰道教的,所以說也把他叫做劉真人,在民間把他稱為劉真人。那么跟隨了他兩年之后,才傳達這個方法,可見這個方法一般,你沒有一些基礎,你學不了。我們緊接著往下看,緊接著他講了有涼膈散,大家看看涼膈散是治什么呢?治傷寒表不解,臟腑積熱,風熱壅滯等等,講了一大堆,其實呢是什么呢?是防風通圣散的一個縮小版。大家看一看,對吧,縮小版。他講如果說出現什么癥狀的時候他如何加減,那講了半天,大家認真讀完后發現實際上就是把一個,怎么樣通過一個涼膈散怎么樣把它加減成了一個防風通圣散。
它里面的內容非常的龐雜,到了明朝的時候呀,咱們的醫家,被稱為醫林狀元的孔廷賢先生,在《壽世保元》當中,他用最簡單的話把它進行了一個總結:一論中風,一切風熱,大便閉結,小便赤澀,頭面生瘡,眼目赤痛,或熱極生風,舌強口噤,或鼻生紫赤,風刺癮疹,而為肺風,或成風癘,而世呼為大風,或腸風,而為痔漏,或腸郁,而為諸熱,譫 妄驚狂,并皆治之。防風通圣散。他講的有自利,去硝、黃。自汗,去麻黃。解利四時傷寒兩感。那么去了硝黃以后呢,我們把它叫做。雙解散。什么叫雙散呢?就表里雙解,氣血雙解。
我們選了一個《醫方考》里,對此方的一個方解,因為古人有很多的方解,我們選擇一個比較簡單的,大家容易接受的風熱壅盛,表里三焦皆實者,此方主之。其實風熱壅盛,表里三焦皆實,就是它最核心的問題,防風、麻黃--解表藥也,風熱之在皮膚者,得之由汗而泄;荊芥、薄荷--清上藥也,風熱之在巔頂者,得之由鼻而泄;大黃、芒硝——通利藥也,風熱之在腸胃者,得之由后而泄;滑石、梔子——水道藥也,風熱之在決瀆者,得之由溺而泄;
石膏、桔梗——風淫于膈,肺胃受邪,清肺胃也;連翹、黃芩——袪諸經之游火;川芎、歸、芍——風之為患,肝木主之,和肝血也;甘草、白朮——和胃氣而健脾。劉守真氏長于治火,此方之旨,詳且悉哉。這也是記防風通圣散的方法。我記防風通圣散我有一個方法,就是說55332,什么叫55332?解表5味藥,分別哪五味藥呢啊?麻黃、防風、荊芥、薄荷、生姜為。治里5味藥,哪5味藥呢?這個黃連、黃芩、連翹、梔子、石膏、滑石5味藥。還有3323,3是什么呢?三個氣分藥,桔梗、甘草、白術。三味血分藥,當歸、川芎、芍藥。還有一個大黃、芒硝,前面這個5533是什么呢?是雙解散,五個解表藥,五個治里藥,還三個氣分藥,三個血分藥,最后一個點睛之筆大黃和芒硝,大黃、芒硝加進來就叫做通圣散,不加就叫雙解散。
記方歌好多以后就記亂了,那么在這個類方比較當中,第三個講類方比較非常有代表特點的,第一個給大家分享的是這個洗刀散。大家看洗刀散有多少味藥,剛才我們講這個防風通圣散一共是17味藥,加上生姜18味藥,而我們洗刀散,我們看一看,一共是27味藥,再加上清茶葉五分水煎服,整整28味藥。我們中醫上講法于陰陽,合于術數,那么法于陰陽是法于陰陽,陰陽是什么呢?陰陽是法天地陰陽四時,這是一個法陰陽。第二個法陰陽是什么?法日月星,而我們洗刀散,那么28個藥正好是法星,天上的星宿,28星宿,正好是28味藥。東方七星,角、亢、氐、房、心、尾、箕;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西方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北方七宿,斗、牛、女、虛、危、室、壁,四七剛好28味藥,而治什么呢?
是治我們眼睛的一個方格子,他把一個治內傷,從頭到腳治內傷病,外感內傷的疾病的一個方子,變成了一個治眼睛的,治內障的一個病,無論是外障還是說是內障,它通通可以治啊,一共28味藥。可見他對后世引起取了非常廣泛的運用這個防風通治療非常多的一個,我用一個不恰當的說法,就是防風通圣散,或者防風通圣丸。古人說“有病沒命,防風通圣”我以前不理解這句話什么意思,其實它就相當于西藥里面的抗菌素,或者消炎藥,或者說是抗病毒和細菌的雙重感染,甚至引起DIC的一個方子。這里不恰當的比喻,請大家批評指正。
第二個進行類方比較的,是荊芥連翹湯。我說的荊芥連翹湯是日本漢方流派一貫堂醫學的經驗方。我第一次接觸這個方子,是好友李小龍先生總結了黃煌老師的一個經驗,他跟我交流的時候講的方,我看到方子這么熟悉,我說這個方子怎么那么像《萬病回春》龔廷賢的荊芥連翹湯呀,他說不是,他說是一貫堂的。后面我回來進行了一些梳理,發現它其實來源于龔廷賢的荊芥連翹湯,荊芥和黃連解毒湯、四物湯進行加味以后,就變成了我們講的17味荊芥連翹湯,你看它里面17味藥和防風通圣散治療的范圍非常相似。
它主要的方證要點是頭面部的紅腫熱痛,或皮膚紅腫瘙癢異常。
而且它被稱為“火美人”,這個方子治療的時候,如果服用兩個月以上,要查一下肝功。它治療范圍非常廣,因為治療火熱類疾病,所以叫“火美人”。它藥用到17味,所以說治療范圍非常廣泛,內科、外科、耳鼻喉科和婦科都可以治療。
防風通圣散與荊芥連翹湯相互對比來說,它們相同的藥物分別為荊芥、防風、薄荷、連翹、三物(當歸、川芎、芍藥)、黃芩、梔子、桔梗和甘草。不同的是防風通圣散里有石膏、滑石、白術、大黃、芒硝和麻黃,而荊芥連翹湯當中有黃連、黃柏、白芷、枳殼、生地和柴胡。有些研究者認為防風通圣散是偏于表里寒熱的,它是屬于八綱辨證法里面的,荊芥連翹湯是偏于氣血津液辨證的,這種說法僅供大家參考。
第三個進行類方比較的莫過于五積散,五積散是15味藥,加上姜是16味藥,不加姜是15味藥。它是一個治療什么呢?治療寒積、食積、氣積、血積、痰積,散三焦的寒濕,它把五五三三二相合的一個方子,調成了調中焦的樞紐,與防風通圣散成了一個對待之勢。防風通圣散要用風熱燥來說的話,這個五積散它就是風寒濕為主,這么去對待。
運用的時候,防風通圣散為發散太陽表證,攻下陽明里證,清熱和解半表半里之少陽證,三陽充斥于三焦(上中下)表里內外,以攻伐消除的方子。可以治療肥胖、便秘、高血壓、中風、腦溢血、腎炎、丹毒、蓄膿癥、皮膚病,甚至性病等。對于體內的食滯、水毒、梅毒、風毒等,都通過皮膚、泌尿器、消化系統有排泄、解毒作用,這是矢數道明先生的理解和運用。
進行方解以后,他說由18味藥構成,有些人說17味藥,區別在于加不加生姜。他怎么去進行分類的呢?發表藥包括麻黃、防風、生姜、荊芥;攻下藥包括大黃、芒硝、甘草;解毒劑包括連翹、荊芥、防風、桔梗、川芎;解熱劑包括黃芩、梔子、石膏、滑石;中和劑包括當歸、芍藥、川芎、白術、薄荷;利藥劑包括白術、滑石。具有發散病邪、攻下、解毒、解熱、中和、利尿等作用。我剛才講的五五三三二,這是我為了方便記憶的一個方法,供大家參考。它和大柴胡湯有差異性,防風通圣散有個特點,它是重型肥胖的鼓腹,有些人把這個比喻成病人像一個梨子,而五積散的病人,像個土豆。我覺得挺形象,為了幫助記憶,大家也可以這么去記下。
劉河間所著的《宣明論》當中,什么叫宣明論方呢?《黃帝內經》里面的內容,沒有方子,他通過研究把后面都寫了用哪個方子,怎么去治療。
它的一個特點就是脈診和腹診兩個非常重要,結合在一塊兒。一般這樣的病人肚子比較大,常常可以見于慢性皮膚病。防風通圣散的腹證是腹實滿,大鼓腹。一看肚子鼓的,按起來比較實在,用防風通圣散的可能性更大。軟趴趴的這種,一般來說都是黃芪證。比較硬的都是麻黃證。
它這個方子的要點是無汗、身熱、頭痛、煩躁、皮膚瘙癢、便秘腹脹、胸膈滿悶、小便短赤、口苦、舌干等,一般體型比較壯實,性格比較急躁、開朗,長的五大三粗的多見,但是也有像女性月經量少或稀發、閉經,多囊卵巢綜合癥的患者也比較多。以皮膚瘙癢、丘疹為主的疾病、過敏性疾病、肥胖便秘為主的疾病、還有肥胖女性,有些人把它當做一個減肥的方子。
這是黃煌老師《經方使用手冊》的內容,他認為這個方子有半張防風通圣散,藥物包括麻黃、石膏、大黃、甘草、荊芥、防風、連翹、薄荷、杏仁、桔梗,認為是半個防風通散。其實在《宣明論方》里面,其實涼膈散就是半個防風通圣散。
我們現在跟大家分享一些案例,從案例當中來看一看。防風通圣散治療的案例非常多,我只給大家舉幾個。這是一個七歲的小孩,今年3月15號來診,濕疹反復發作,還有鼻炎、哮喘等,吃過很多的藥物,中藥、西藥、外用藥,效果不好。而且他接觸貓、狗、花粉、刺激性氣味之后哮喘急性發作,治療了三年,效果不佳。最主要是手指、手背、頸部的濕疹,局部的皮膚角化、干燥脫皮,夜里瘙癢非常嚴重,口氣臭穢,大便羊糞蛋樣,情緒波動很大,煩躁不安。
大家可以看舌頭伸出來后,舌尖紅,舌頭都有點紅絳了,舌頭越往頭越尖,這種舌我們有時候把它叫做火星舌,前面特別尖,這種小孩。舌質紅,舌邊尖小紅點,口唇色紅,口周干燥,脈大、數,陽熱實證的脈。
大家看一看,我們是不是用了原方?用了原方啊,一味藥不差,這里的姜皮就是生姜。這個小孩七歲,我們用的量小,6g、3g之類的。
出院以后,皮膚瘙癢明顯改善,活動后氣喘緩解,服藥期間無哮喘急性發作,大便通暢,每日1至2次,各方面癥狀都緩解。
因為大便通暢了,大黃、芒硝這類藥不要老是用,用以后對他的腸道有刺激,我們把它換一下,換成了神曲、麥芽來消食,減緩他的作用。其實防風通圣散就是雙節散加了神曲、麥芽。
這是一個防風通圣散治療小孩的發熱,這小孩他說是感冒,是積滯,我們用了防風通圣散和保和丸,按說明書半量服用,3至4小時口服一次。因為發熱,大家知道桂枝湯將息法,將息法是講兩個時辰,相當于4個小時,小促其間就是3個小時服一次。發熱性疾病,服藥一次后呢,額頭、前胸、后背微微出汗,體溫下降至38.5℃,一小時后溫度又升到39.5℃,間隔3小時加服一次藥,藥后2小時解大便一次,體溫逐漸下降。我們常常見到這樣的小孩,剛開始比如測體溫38.5℃,藥力攻擊,大便出來之前,出汗之前,他的體溫會一下升起來,這時候你要觀察小孩的精神情況,不要慌,等他大便出來,大小便通了,汗出來,熱就隨著減輕了,就加服一次藥。這個是最常見的一個,所以說用防風通圣丸和保和丸,我們用的是同仁堂的,效果也是可以的。
這個是防風通圣散治療腦疽的一個案例。這是很久以前有一個患者,在新疆,患者腦部癰瘡5天,發熱38℃,患處劇痛,脖子是彌漫性的腫大,邊界不清。用抗生素3天沒效,而且局部還有腫大的趨勢,用了普濟消毒飲、仙方活命飲加減,但是病情仍然還是不緩解。這時候請我網上會診,我看完以后就說防風通圣丸口服。
第二天他們就進行匯報了,昨天晚上除了抗生素、普濟消毒飲、仙方活命飲加減,加服了濃縮的防風通圣丸,應服8粒,他喝了10粒。早上8點已經好轉,局部皮膚松軟,大便已排兩次,一次便干,第二次便稀,腫大的情況都減輕了,而且疼痛范圍縮小了,半夜出了一身汗后隨之減輕。他還說“今日之痛是享受之痛,昨日之痛是痛苦之痛”只有感受到這種痛的人,吃了藥以后疼痛立刻解除了,他感覺到,哎呀,這藥真的很神奇。
還有一個,今年7月27號,我有一個患者來網上診療。她說右眼下眼瞼腫脹,局部是霰粒腫還是啥呢?她表述局部紅色腫物,伴隨著左側的面頰腫,大便2—3天一次,一般不成形,口苦。在眼科用多種抗生素治療。五天無效。紅腫熱痛,它就是個陽熱實。看眼睛的情況,我當機立斷,我說就防風通圣,按說明吃。
27號吃的,28號好像沒有減輕,患者說是不是沒效呀,我說你再吃一下,你剛吃上,29號明顯就減輕了,30號結痂,31號臉消腫,眼睛也沒事了。你看27號開始,到31號,共5天,就好多了。這個方子,你看我們用的原方,沒有做其他的變化,關鍵一條,你對這個方子認識和理解到不到位的問題。
這個患者,他說昨天上午一陣發熱,臉特別難受,特別紅,早上起來臉就腫了。就這么一個問題,往上的,多是風熱,風熱都往上走,我們首選了防風通圣丸。他說“今天這些地方都往外出膿了,特別小的小白頭,很密集,不是爆皮,也不是疙瘩,像里面有膿一樣,其實就是里面的這些東西全部給退出來了。”
外托內消,8月前后對比看,8月6號出現了臉腫,晚上開始服用的防風通圣,7號小白點,四天以后11號面部完全消腫,膿點消退掉。6號出現,晚上開始服到7號、8號、9號、10號、11號五天,也是五天。
這是一個其實是一他說個痛風的患者,就是他來的時候你能不能想到有可能就是一個防風通圣散的一個證,防風通圣丸的一個證。他說他左踝及左大足趾劇烈疼痛伴發熱三天。左踝左大足趾劇烈疼痛不能行走,坐輪椅來伴隨發熱,當下體溫37度8,口干口苦大便干燥。你看一下當時我說用防風通圣。
大家看一下防風通圣這寫的16味藥,沒加甘草和生姜,吃5付。
服藥一天大便多次,體溫降至正常,左踝大趾劇烈疼痛緩解,也可以下地走了,局部腫脹減輕,服藥5天。大家發現都是五天左右,他的腫脹都可以明顯的減輕。所以換句話說,防風通圣丸吃的時候一般要吃5天到7天。
這個是我的一個學生,他說他很奇怪他的同學的兒子一個是發燒到40度2,是蟲牙這個牙齦腫痛,這個臉也腫的。因為前面我給他示范了幾個這個防風通圣丸。他一開始他就問一句大便干燥嗎?他說一直干。防風通圣。用不用吃頭孢,他說不要吃。就吃的藥必須買到,晚上8點已經退燒了,是最快的一次退燒。他學會了這個防風通圣散以后呢,這個方子。
我發現防風通圣散這個方子從上大學的時候學習到臨床當中運用,我發現每十年我對這個方子都有一些新的認識和看法。后面看來看去,其實在它的前面,這個《宣明論方》里面寫得非常清楚。剛才我講的時候把前面的那個《宣明論方》里面的一些內容大家回去以后,要非常認真的反復的讀一下。
我講講我和防風通圣丸的幾次結緣。第一次我是出校門當小大夫,在一家縣級醫院以后,有一個朋友,這個從小看我長大的一個,他得了神經性皮炎牛皮癬,因為他找過很多地方去治療,這吃藥那外抹的一大堆,后面呢我看他那個樣子以后呢我用來很多犀角地黃湯,這個烏蛇、蟬衣等等涼血清熱的很多藥,他說有些有效,但是就是不行。有一次他說下鄉去,出差下鄉,他說你先別給我來湯藥了,我要出去你先給我拿些丸藥先對付。我就到藥房看一下,看來半天哪個藥能對付。看來半天,防風通圣丸不是講了嗎有病沒病防風通圣。記得以前上學的時候講黃成德治療這個皮膚疾病。先對付一下就把防風通圣那個白瓶的,就給他拿了兩瓶走。結果下鄉一周回來以后,他問我一句話,他說“馬大夫,咱倆關系怎么樣 ?”哎,我說關系挺好呀。我從小就看你長大,你為什么不把這藥早給我?我說“何出此言呀?”他把胳膊一吊起來說:“你看。”我一看,皮膚一周以后呢,皮膚變得特別好。“比我吃那個藥管用多了。”他說。我說:“你吃什么藥了?”“不就是你給我帶的防風通圣丸嗎?你早叫我吃多好呀。”他后邊就把這個要堅持吃,吃完以后他皮膚確實變得特別好。當時給我一個震驚呀。小小的一個藥方,防風通圣散,其實我根本就知道這防風通圣丸有病沒病防風通圣,光知道這句話,也知道它解表清理攻下三法合一的方子。但是到底臨床運用這么神奇,給我自己很大一個啟發。后面我看到半壁回春的時候,它里面接收了很多用防風通圣散治療各種稀奇古怪的一些疾病,很多的加減方法,當時大開眼界呀。這是第一個用防風通圣散的一個經歷。
第二次呢對防風通圣散有新的認識。是有一次一個患者忽然跌破暈倒,暈倒以后這個口氣臭啊,他這個中風在家。很遠請我會診一下。我說家里有什么藥嗎?他說沒什么藥。T說有沒有中成藥,旁邊藥房沒有什么草藥。想了半天以后我就問他大便怎么樣?他說大便好幾天沒有大便了。這個一看他的臉特別紅,口氣是臭穢的,一看呢舌質紅。那個脈,我說你摸摸他的這個脈是什么情況?脈是什么情況呢就是搏指,這就大致差不多了,就趕快叫他去買防風通圣。他說這個小藥能管用嗎?我說你試試看。結果呢拿回去把這個防風通圣化開,就給他灌進去。完了以后呢患者過了一會,患者睜開了雙眼。哦,有病沒病防風通圣,這個還能治中風。其實它的這個方解當中就寫了就能治中風。給我認識到一個它能治這樣的病。
第三次呢是什么樣的一個問題呢?是這個患者是一個多囊卵巢綜合征的一個患者。胖胖的但是呢臉上痤瘡很多,皮膚呢這個體毛很重,臉上的痤瘡呢疙里疙瘩的這種,而且大便臭,經常排便不好,用過很多藥效果都不佳。這時候呢我想到了能不能用防風通圣呢。防風通圣里面的當歸、芍藥是活血的,那么是不是表的太厲害了,表不和則里不安呀;再說麻黃有破癥瘕積聚的作用,所以說就試一下吧。沒想到用了以后患者這個好幾個月不來的月經就好了。這些所有這些問題給我產生了劇烈的一個沖擊,就是防風通圣丸它的邊界到底是什么?它能治什么樣的病?臨床上當中我邊學習邊總結邊看,發現古人早就有這種體驗,只是說我們沒有虛心的去學習很多東西,還沒搞清楚。
好了今天的課講到這里,愿我們情通圣賢,意通圣賢,心通圣賢。
謝謝大家的聆聽,謝謝。
主持人:感謝馬老師的精彩分享。馬老師為我們詳細的解讀了防風通圣散并且對它的方藥組成以及它的方義以及臨床運用都進行了非常清楚透徹的解讀。各位老師如果有疑問的話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提問。
問:為什么說防風、連翹、桔梗是解毒而不是解表?
馬新童主任:非常好的一個問題呀。其實我們說荊芥、防風辛溫的藥都有解表的作用,它確實有解表的作用。但是這里荊芥、連翹、桔梗它還有解毒的作用。不是說這個解毒的藥就不能解表,解表的藥不能解毒,不是這樣的。而且里面的桔梗,大家看看桔梗、甘草我們又叫它排膿散、排膿湯對吧。桔梗、枳殼和芍藥我們叫做排毒撒或排毒湯,其實仍然是既有解毒作用也有解表作用,這是我的看法。
問:大柴胡湯和防風通圣散的鑒別要點。
馬新童主任:防風通圣散和大柴胡湯的鑒別要點。剛才張主任問的非常到位,防風通圣散它的這個特點是,特別是腹診,它肚子這塊特別大。而大柴胡湯的特點呢,在心下這里在胃脘中脘的位置,按壓是有壓痛的,而且部位不是太一樣。但是體型來說,這個防風通圣散的人一般胖子多,這個大柴胡湯也有胖子對吧,大柴胡湯其實胖子瘦子都可以用,防風通圣胖子多見瘦子呢少見,不是不能見。
問:防風通圣顆粒和防風通圣丸的療效如何?
馬新童主任:是這樣情況,我以前剛行醫的時候有防風通圣散,就是那種散劑,我覺得那個最好了。曾幾何時后面就出現了防風通圣丸,之后你要用一些水丸、蜜丸效果就更慢了,對吧。散者散也,一沖馬上就喝效果最快。現在變成了防風通圣顆粒,顆粒劑它是通過不同的這個工藝以后,這個提取的這些,這個療效呢,防風通圣顆粒我用的少,防風通圣散和防風通圣丸我用的較多。所以說這個需要大家自己去臨床去體會一下。
問:防風通圣散對于高血脂癥能使用嗎?
馬新童主任:可以就是說中醫的證和西醫的這個病,有些時候怎么說呢,就是你問我防風通圣能不能治高血脂癥,我想這符合防風通圣散這個證的就能用,不光是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高血壓、高尿酸血癥對吧,你統統都可以用。所以中醫是特別講證,符合防風通圣散證的就可以用,而不拘泥于到底是高血脂還是高血糖,這個不用拘泥。
頸部癰疽的病人能不能用變陽湯?變陽湯是這樣一個情況,是治療背癰背疽的一個方子。它的治療那個范圍很大而且是氣血比較虛弱,陽氣不足以后,托毒不能出血。而剛才講的頸項部這個癰疽的病人,當下的病人是一個實熱證,你直接去用防風通圣就可以了,就不需要用變陽湯。因為前面這個已經用了普濟消毒飲,還用了仙方活命飲,這個藥方的效果不是特別好。我們只用防風通圣反而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問:防風通圣丸與西藥一塊用過嗎?有什么注意事項?
馬新童主任:防風通圣丸與西藥不是一塊兒用,是隔開用,最起碼隔開這個一兩個小時以后再用。用過,西藥有些人他是防風通圣丸的證那么他還有一些高血壓之類的,他不吃西藥他覺得不放心,那么他可以把時間隔開吃。反復講防風通圣丸是證,這個西藥降血壓降血脂它的一些指征,各用各的。
問:解毒化毒敗毒有什么差別?
馬新童主任:這幾個就是對毒的一些不同的方法。古人對這個毒字理解很豐富,我的一些淺見。比如說區分敗毒散,有個十位祛風敗毒散它不叫解毒散也不叫化毒散,為什么?祛風敗毒散,它是通過解表祛風以后,無論是風寒濕熱各種邪氣結合,夾雜風邪加在一塊兒以后,它把邪氣怎么樣驅除體外,這樣它就不存在,不博結在一塊,它就不存在什么毒了,這叫敗毒,祛風敗毒散,對吧。銀翹解毒丸,銀花連翹它是咋寫的,它是涼的藥,火熱的毒邪,火熱毒邪為主它就要用涼的藥去解。銀翹解毒丸中銀花、連翹,兩個藥以祛火熱毒邪為主。涼的藥解火化毒,什么是化呢?生長化收藏的化,濕毒我們叫做化,風毒叫做解,熱毒叫做敗,我自己的一些理解不一定對,大家可以想一想我說的對不對。祛風敗毒散它的風邪,是各種邪夾在一起以風邪為主,風為主的百病之長,風邪一去,其他邪氣跟著就走了,叫敗毒;那么化毒,化是這個生長化收藏的化,代表濕氣,我們要化濕、化毒的意思;解毒,主要針對是火熱之邪。我理解邪氣的不同性質有不同的解決方案,所以用了不同的字詞,中國人用的非常清晰。
問:防風通圣散能不能治療當下的時疫?
馬新童主任:可以,今天我也開了好幾個防風通圣散。南方風熱夾濕的多,他們適用銀翹散加藿香正氣;北方寒涼,外寒里熱,這種情況用防風通圣散也可以。比如說現在這個,荊防敗毒散這段時間應用的也非常廣泛。
問:對于便秘的患者,如何療程化的使用防風通圣散?
馬新童主任:首先便秘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如果符合我講的這個防風通圣散這個證就可以用。防風通圣散不光治便秘,如果說,如果說它不符合辨證,用了防風通圣散,可能個長期效果不一定好,盡管它里面有大黃、芒硝瀉下的藥物,還有黃芩、梔子等,也不能保證便秘一定能好。所以說你到底看它屬于外感的還是內傷的,是屬外感引起內傷,還是內傷引起外感的,這要把它辨清楚以后呢,選擇恰當的治療,所以治便秘有很多方法,不光是一個防風通圣散。要符合防風通圣散的這個證的,用是證再用是方即可。
問:祛風搜風散風的辨期?
馬新童主任::問的非常好。古人用的字我覺得無所不用其極,就光一個風,你要把這個這幾句話翻譯成英文,就沒法翻譯,到底祛風、除風、搜風和散風怎么用英文來解釋恐怕很難說。但是中文就可以,祛風敗毒散治療以風邪為主,夾雜其他的邪氣,把風邪一散,其他邪氣就自然散了;除風是指風邪停留在一些部位,或者有些特殊部位,除去它,因為它不應該在這里;搜風指風邪在比較深的地方,我們叫搜風剔絡,在絡脈里面的邪氣,比如說我們用烏梢蛇之類的,就是搜風剔絡治72種風的作用等等;什么叫散風呢?稍微受點寒邪,而風邪稍稍發散即可,輕輕就可以了。根據它的程度、部位的不同,用了不同的字眼,這是我的一個理解,不一定正確,請做參考。
問:舌苔黃厚膩,大便不干的患者,能不能用防風通圣丸?
馬新童主任::當然可以,大便干不干是其中一個表現,只要辨證為濕熱淤而化燥的情況就可以用。涼膈散為什么是半個防風通圣散,請您把剛才講課那個涼膈散看一下,涼膈散在后面的三加兩加就加成防風通圣散了,涼膈散所有的藥都是防風通圣散里面的藥。
問:用藥后是中病即止,還是后面還需要鞏固?
馬新童主任:那是要看你是急的還是慢的,辨證是否防風通圣散的證,為急性的一般來說中病即止,如果是慢性的余邪未清,仍然可以用防風通圣。
問:第五版防疫目錄里面防風通勝最后被移除了,它是不適合用于防疫嗎?但是有的新冠防疫目錄里面確實是有這個方子。
馬新童主任::大家對于防風通圣散可能有誤解,覺得它里面的麻黃、大黃很駿猛,黃芩、梔子苦寒的藥物太涼了。防風通圣散用的量很小,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誰用誰知道。有些以前反對的東西,隨著你的臨證越來越深刻的時候,一些錯誤的認識自然會剔除了。所以一個方子有它自己的邊界,不是說一個防風通圣散就能夠治所有的病。我個人認為防風通圣散可以作為防疫藥,因為古人就用這個。
問:防風通圣散是治療邪實的方,邪退之后,在善后方面有什么思路呢?
馬新童主任::問的非常好,它是治療邪實的方子,什么叫善后呢?比如說氣血虧虛了,那么你就可以用補益氣血的方法,比如八珍湯、薯蕷丸等。“虛勞諸不足,風氣百疾,薯蕷丸主之”。但是我們臨證常常見到病人一輩子往往他就是個防風通圣散的體質,怎么辦呢?隔三差五的服用,用用停停,他正氣來的時候,把藥停掉。有些病人就很奇怪,可能他有一個命方,他不管得什么病他吃某個方子就最好,用別的藥就不太好,怎么都不好。還有些是柴胡桂枝湯體質,他每次就吃柴胡桂枝才會好,其他藥就不好。這屬于什么原理啊?我把它叫做一個命方,你的命就這個方,當你的體質各方面發生變化的時候,可能就要用這個方了。所以說我們理想狀態是邪實,但是別忘了里面還有當歸、川芎、芍藥等,所以他也可以治療一部分實證為主,實中夾虛的證。
問:皮膚科經常見到面紅唇紅,大便時干時稀的這種表現,但是脈是沉弱的,這樣的話我們辨證的時候應該如何取舍呢?
馬新童主任::非常好的問題,面紅唇紅,大便時干時稀,脈是沉而弱,沉而弱是陰脈還是陽脈呢?是陰脈,這是一個陰盛隔陽于上的一個情況,所以說辨證我們應該脈癥合參。病人可以用理中湯加肉桂。這個方法可以看一下可不可以,有些人用的是什么呢?用的是通脈四逆湯加蔥。通脈四逆湯的加減法里面,大家看一下,這個是一個陰盛隔陽的一個情況,脈沉而弱,這脈在這里很重要。在《醫宗金鑒》講色脈和參,讓你掌握事情的本質,而不被某一個癥狀影響整體辨證,一定要在整體的基礎上再說局部。
主持人:好的,感謝馬老師的精彩分享和解答,我們收獲特別大,那馬老師今天講課也特別的引人深思,今天咱們聽聽課的老師也累計達到了300多人,可見大家對于馬老師的講課內容都非常感興趣,提問也很踴躍,那馬老師給大家答疑解惑也挺辛苦的,那由于時間關系呢,我們最后再請張老師進行一下總結。
張蒼老師:感謝感謝主持人的主持,更感謝馬老師的精彩分享。馬老師說能和色脈可以萬全。這個說的就是古人說的非常非常肯定的一句話,可以萬全,萬舉萬全。我們張仲景先生說的是什么呢?如果能尋于所及,思過半矣,放到一起,我們可以看到色脈合參它有多重要。對于張仲景先生的學術,更多的是從這個脈癥角度來。其實我們的經典里還有黃帝內經這一系列要觀察色脈這兩方面的,都是非常需要我們努力去學習的。在我最初是在新疆和田跟著馬老師兩個月,確實見到了中醫的神奇,尤其是能和色,就是望診這方面,有巨大的潛力。我們當時援疆的有一個戰友住在我樓上,每天晚上三四點鐘,我都聽到他起來這個上廁所很長時間,他告訴我他有這個痛苦,那個痛苦,我治了幾次沒有效果。我就拿著他的照片請馬老師會診,馬老師看了照片之后就說了他有3個癥狀。然后我說這個第一個癥狀,第二個癥狀,他確實都跟我說過了,那第三個癥狀他可沒說過啊。于是我就回去問了那位同事,他非常肯定說對我就是他就是這樣的。由此可以看到這個我們中醫的望診能夠可重復,最關鍵的一點叫可重復,那么重復在哪呢?重復在馬老師這獲得了重復。從那時來看這個可重復性這個案例,我就覺得它很神奇,在之后的這個實踐過程中,我們能看到一點點關于患者這個面色或者身形等等方面的信息,那么在臨床中去驗證發現確實可以重復。但是至今我也不能明白馬老師如何辨別出了那位同志的第三個癥狀,那么準確、肯定而不多說一條的那么一個癥狀。我們看到馬老師今天展示的臨床實踐,以及對經典的深刻理解,達到臨床運用自如的程度,實際都是和馬老師平常的積累有關的,每一個人都不是憑空得來的,不是天受的,而是后天努力得來的,沒有后天的努力,我們是根本做不到的。另外一個,對于我們聚友會來說,我們特別榮幸者、特別欣慰的是我們有馬老師這樣的好老師,為什么?不是因為他是一個神醫,我們的同道里經常以馬神醫來稱呼馬老師,但是重要的不是馬老師本人的水平有多高,而在于他水平很高,他愿意分享,他能夠把自己的心得分享給別人,讓別人也學會,并且迫切希望別人理解和學會。我記得在新疆援疆一年結束的時候,我送給馬老師臨別禮物是一張古琴,馬老師送給我十個方子。以庚年養臟湯的為主十個方子,這十個方子從2012年回到北京之后,就存在我的電腦里經常使用。尤其像庚年養臟湯,還有這銀屑病方,這兩個方就反反復復的被驗證,驗證療效。而這些方子是馬老師在更早之前,十多年的臨床實踐中的心血結晶,但是他沒有留下來,不傳或者不交給你,或舍不得給你等,他直接就交給我了。并且在臨別贈言的時候,馬老師跟我說:張蒼,你需要改變,改變哪些呢?觀我的面色行為方式,叫吝嗇的吝字,什么意思呢?就是心量比較小。馬老師督促我,如果想進步,想成為一個更好的醫生,或者想讓自己活得更踏實一點,需要把自己的內心打開。之后我們這么多年,北京中醫院皮膚科會,我們的好朋友聚在一起,那么我一直在說的是開放共享,積極共贏,最初開始受到的若干的火花,把我們這個共同的理念點亮。其中就有一點,當年馬老師在新疆,我即將離開新疆時,對我毫不客氣的批評式的贈言,所以在這里,再次感謝馬老師,非常感謝今天諸位參與的同道。因為我們能夠共同參與,我們一起表現出對學術的興趣,我們才能一起進步,才能一起提高自己的水平,才能感受馬老師經常講的“我們醫學是愛在心中爆發出來的智慧,利用我們這種智慧,被互相激發出來的智慧,去幫助更多的患者,實現我們有意義的人生”。再次感謝馬老師,謝謝。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