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位于東南亞中南半島東部,分別和我國、老撾、柬埔寨接壤,總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人口約9826萬。東南亞地區靠近中國,歷史上有很多中國人下南洋,到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地區謀生。這些中國人在當地繁衍生息,他們的后裔,成為了現在東南亞各個國家的華人民族。比如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都有很多華人,還有新加坡,是一個以華人為主體的國家。而其他的東南亞國家,或多或少也會有華人。
越南北部和我國接壤,歷史上越南北部地區曾是中原王朝的直屬領土,越南把這段歷史稱為北屬時期。宋朝時期,越南成為中國藩屬國,清朝后期,清朝和法國爆發了中法戰爭,清朝不敗而敗,被迫承認越南獨立,此后越南成為法國殖民地,不再是清朝屬國。
越南歷史上長期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而且距離相近,因此歷史上也有很多中國人到越南謀生,這些中國人的后裔成為了現在越南的華人民族。越南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全國有54個民族,下面就來介紹一下越南的三大華人民族。
第一,華族。越南對華人民族的劃分有一個時間節點,這個時間就是1840年。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這一年是我國近代史的開端。鴉片戰爭以清朝的失敗告終,這場戰爭打醒了很多中國人,此后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睜眼看世界,比如撰寫《海國圖志》的魏源,是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他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
在這種時代背景的影響下,中外的交流變得越來越頻繁,下南洋的中國人不斷增多。越南將1840年以后,遷徙到越南的中國人后裔,稱為華族。現在越南華族人口約80萬,是越南第六大民族。
第二,山由族。在1840年之前遷入越南的中國人后裔,越南按照民系劃分成了兩個,其中一支是山由族。越南的山
第三,艾族。越南的艾族又被稱為涯族,他們是越南的客家人,但只是1840年之前遷徙到越南的客家人后裔,而1840年之后遷入越南的客家人后裔被劃入了華族。越南客家人的祖先主要來自我國廣西,他們講話時,把第一人稱的“我”稱為“艾”,因此越南人將他們稱為艾人,后來正式命名為艾族。越南的
以上就是越南的三個華人民族。在歷史上,越南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長期使用漢字,但上個世紀越南廢除了漢字,開始使用越南文。越南的華人民族不僅掌握了越南文,也仍然會寫漢字,很多人在外講當地通用的語言,但進入自己的村莊或家之后,又講自己的語言。比如越南的艾族,雖然人口數量少,但仍然以言傳身教的形式保留著自己的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