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米悖論是天文界中長盛不衰的話題,這個悖論源自于物理學家費米,費米在某一次和人討論飛碟和外星人的時候,發出了一聲靈魂深處深深的疑問——“他們在哪兒呢?”
是的,就是這么一句話。要知道我們太陽系是偌大銀河系中一個不起眼的小點兒,銀河系內有數以千億計的恒星,而宇宙內又有著同等數量的星系。而在在這一個龐大的基數上,與我們地球相似的行星,哪怕是保守估計,都起碼在百分之二十以上。打個形象一點兒的比方,對應地球上的每一粒沙子,宇宙就有100個類地行星。
廣袤無垠的地球
對,不用去海邊,哪怕去隔壁的建筑工地捧一手沙感受感受,你就能明白費米的靈魂質問了。
我們也可以把這個數字在各種因素之中降低再降低,比如說這些行星中只有極少的一部分發展出了生命,再只有極少的一部分發展到了地球的程度,然后再降低,只有某一些能夠發送地球可以接受到的信號。
但即使是這樣,還是那句話,基數十分龐大,就算濾過這么幾遍,我們還是應該收到一些不同尋常的信號。
科幻作品
但,到今天,我們找到外星人了嗎?
是的,所以我們再重復一遍費米的問題,他們,在哪兒呢?
再還有一個細思極恐的地方,以上的說法是全部基于數量上來討論的,我們還可以從長度的方面再思考。那就是,我們的太陽是個相對年輕的恒星,理論上來說,宇宙里應該存在著很多比我們古老得多的星球和文明,人類的文明發展起來的時常撐死以萬年計,但以宇宙的層面來說,假如真的有這么一個文明,起領先我們的程度應該用億年來計算。
怎么形容一個領先幾十億年的文明?我們可以往前回顧,對比對比我們一千年的歷史發展所帶來的差距,大致也就能明白這是個怎么難以想象的距離了。
而如果,真的有文明已經到達了這樣的高度,什么星際航行、殖民擴張應該都是很簡單的事情,那為什么——我們,從來就沒發現過他們呢?
有關于費米悖論,大概一千個人有一千個不同的想象和解釋,科學家也是如此。我們暫且破解不了未知的宇宙,不知道是不是真有什么未知的引力和作用在牽引和封閉著我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什么我們還沒能尋找到的高端生物,也許我們人類真的是奇跡的造物,也許我們是淘汰篩選過后留下的幸運種子,但不論怎么說,我們將持續的探索宇宙星空,永不停止對外星人的想象。
我們也將持續的向宇宙發出疑問——“嗨,你們在哪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