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復雜,擁有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地形,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沙漠等。我們陸地領土面積960萬平方公里,耕地僅占領土面積的10%,而不適合人類生產,生活的沙漠面積卻有70萬平方公里,加上戈壁、荒漠、半干旱地區等,總面積占到了我國領土面積的13%以上,而這些地區主要集中在我國的內流區域的西北內陸。其中,我國最著名的沙漠有:塔克拉瑪干沙漠、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騰格里沙漠、庫布齊沙漠、渾善達克沙地等等。而塔克拉瑪干沙漠是我國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流動性沙漠,面積33萬平方公里。
當然,中國不只上邊提到的幾個較大沙漠,大小總共幾十個。前些年華北的朋友一定深有感觸,每到春季就有沙塵暴的“襲擾”,鋪天蓋地,天地混為一體,到處是黃色灰塵,能見度很低,嚴重影響著當地人的生活。大家知道沙塵暴的源頭是哪里嗎?為什么這兩年華北地區沒有沙塵暴了呢?其實沙塵暴的源頭就是離北京最近的內蒙古的渾善達克沙地和陜西的毛烏素沙地。經過勤勞聰明的中國的不懈努力,植樹種草,降低風速,防塵固沙,使影響華北地區的庫布其沙漠、毛烏素沙漠從地球上“消失”,而渾善達克沙地經過治理,被人們稱為“塞外江南”,又被稱為“花園沙漠”,可見治理成效很不一般。
既然庫布其沙漠、毛烏素沙漠已經被人類治理消失,那么中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會被治理消失么?當然這個可能性不能被排除,但是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困難重重。
首先、面積大小因素
拿面積來說,塔克拉瑪干沙漠面積33萬平方公里,而庫布其沙漠面積1.86萬平方公里,毛烏素沙漠4.22萬平方公里,塔克拉瑪干沙漠面積是其它兩個沙漠面積的數倍還多,面積太多,有“死亡之海”之稱,是治理難點之一。
第二、地理位置因素
塔克拉瑪干沙漠深處亞歐大陸腹地,遠離海洋,周圍山川林立,海洋暖濕氣流很難到達,而且處于昆侖山山脈和天山山脈之間,位于塔里木盆地內,降雨稀少,地區內河流湖泊不多,而塔里木河也只是短暫的季節性河流,且位于沙漠邊緣,缺少水資源,是治理的難點;而庫布其沙漠、毛烏素沙漠位于黃河流域,“幾”字型內,塞北的南泥灣——河套平原為位于此地,原本庫布其沙漠、毛烏素沙漠周圍植被繁茂,由于人類活動加劇使得該地區沙漠化嚴重,才出現了這兩片沙漠。而庫布其沙漠、毛烏素沙漠周圍有豐富的水資源,還有適當的降水,成為兩片沙漠治理消失的重點。
第三、沙質形態不同
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流動性沙漠,沙漠內常年大風不斷,風急力大,侵蝕性強,沙丘位置不斷移動,很難固定,成為治理的又一難題而;庫布其沙漠、毛烏素沙漠為固定沙丘,沙漠流動性不強,加上有稀少的植被,及沙漠下原本就有的蓄水層土壤,使得治理難度大大降低,這是塔克拉瑪干沙漠所不具備的條件。
綜上,雖然庫布其沙漠、毛烏素沙漠在地球上“消失”了,但是塔克拉瑪干沙漠“消失”需要用時間來證明吧。個人觀點,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