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這種制度是怎么樣來的?嫡庶之分起來源于周朝的嫡長子繼承制度,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度,這是嫡庶之分的大前提。周朝的最根本的兩個政治制度是,一宗法制,二嫡長子繼制。這兩者珠聯(lián)璧合,相互呼應,共同構成了一個具有高度穩(wěn)定性的社會,周朝八百歷史是有朝代起最長的朝代,周朝建立了,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普通民眾這樣的一種體系構架。
而宗法制規(guī)定,周天子的王位由他的嫡長子繼承,他的其余的兒子則被分封到各個戰(zhàn)略要地,以此來保證周天子的地位和周朝的穩(wěn)定。嫡長子的繼承制規(guī)定,王位和財產由嫡長子,即正妻所生的第一個兒子繼承,庶子是沒有繼承權的。周天子是大宗,諸侯是小宗,而在自己的封國內,諸侯是大宗,卿大夫是小宗,依次往下,確保了周天子的世世代代的大宗地位,從而鞏固了周朝的統(tǒng)治。
周朝的制度是“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的,意思就是說?如果周天子死了,他正妻的大兒子就繼承王位,那么正妻所生的小兒子和其它小妾生的兒子們則沒有繼承權。
如果正妻沒生出兒子,那就在妾室里面選一個身份最貴重的,選她的大兒子來繼承王位,除嫡長子繼承所有家業(yè)和稱號外,其余人則降一個等級。
從這里就可以看出很嚴重的問題,嫡子為什么貴?因為他有繼承權!地,人口,身份,全都歸他所有。周朝有規(guī)定,立嫡以長不以賢,哪怕嫡長子是弱智低能,那也沒關系,因為他是嫡長子,他擁有絕對的統(tǒng)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