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并購意大利空調企業(yè)Clivet、德國庫卡和日本東芝之后,美的下一步如何布局?
文|黃燕
6月21日收購意大利空調企業(yè)Clivet,6月28日和德國庫卡簽訂并購協(xié)議,6月30日,方洪波在東京就并購東芝正式交割,這是美的6個月內三起并購中第一個交割的。
美的最終以517億日元持股東芝80.1%,比3月簽約時的537億日元省了20億,由于正趕上日元升值,交易價格從之前的4.73億美元升值到了5億美元。
今年上半年日元兌美元已升值超過13%,美的收購東芝的三個月交易期正好踩在了日元升值周期,等于變相升值6%。即使單從資產配置角度看,此時收日元資產也是一筆劃算的的買賣。
自從年初追求GE未遂之后,方洪波就開啟了瘋狂掃貨模式。6個月三起并購,平均兩個月拿下一個。讓停牌4個多月的董明珠情何以堪。
「 從中國第一到全球第一 」
其實不只是方洪波,整個中國家電圈這兩年都在瘋狂掃貨,其中最重量級的當屬海爾以55.8億美元的最終價格吞下GE家電。隨后鴻海集團收購液晶之父夏普同樣令業(yè)界震驚,不過這筆交易7月1日剛剛被中國反壟斷部門否決,郭臺銘能否如愿還存在變數(shù)。
中國家電企業(yè)的國際化終于跳出了東南亞,走向了歐美主流市場。他們的收購目標也從一兩個當?shù)毓S變成了整個品牌和公司。觀察最近兩年內中國家電圈的國際并購可以發(fā)現(xiàn),標的企業(yè)幾乎都位于美洲、歐洲和日本,其中不乏GE這樣的強勢品牌,這和中國家電企業(yè)進攻發(fā)達市場的戰(zhàn)略高度一致。
「 中國家電企業(yè)兩年內并購一覽 」
2015年5月
創(chuàng)維并購德國電視機品牌Metz
2015年7月
海信并購夏普美洲業(yè)務
2016年2月
海爾54億美元并購GE家電(最終交割價格為55.8億美元)
2016年3月
美的4.73億美元并購東芝白電(最終交割價格為5億美元)
2016年6月
美的并購意大利空調品牌Clivet
2016年6月
美的與德國庫卡簽訂并購協(xié)議
在消費電子市場,全球第一的品牌往往也是中國第一,比如蘋果在手機領域。家電圈則剛好相反,中國第一才是全球第一。
在中國市場做到最大之后,只要走出去就有機會成為全球第一。在規(guī)模決定效益的家電行業(yè),這是巨大的誘惑。
海爾是最早走出去的中國家電企業(yè),也是在海外曝光率最高的中國品牌。但其品牌影響力和海外盈利能力距離主流品牌仍有差距,這是海爾斥巨資55.8億美元并購GE家電的原因。
用成熟的品牌進入成熟的市場,顯然比從頭做起要靠譜得多。為此而忍受較高的資產負債率也是值得的。
美的收購東芝也是一樣。美的在海外的品牌影響力更弱于海爾,海外營收中只有三分之一來自自有品牌,其余都是OEM和ODM,必須借助并購迅速布局。如果不收購就要損失寶貴的時間窗口,把市場拱手讓給競爭對手。
買來的資產也是自家資產,并購的技術為何不是自家技術?
現(xiàn)在流行“生態(tài)化反”,開放共贏。家電企業(yè)不一定有機會做成平臺,但線性思維的“堅持自主研發(fā)”肯定已經不適合這個時代了。
「 坐等2000億報表 」
如果說上一輪TCL收購湯姆遜和阿爾卡特,聯(lián)想收購IBM PC業(yè)務還是出于別人的戰(zhàn)略調整,那么這一輪出海更多是主動布局。
我們買的不是人家甩掉不要的,而是出于全球化資產配置的需要,更是著眼未來的選擇。比如美的對庫卡的收購,意在快速切入智能機器人產業(yè),因此驚動了德國政府出面干預。
這不是第一次全球范圍內的產業(yè)梯次轉移,二戰(zhàn)后美國企業(yè)就曾經這樣做過,把制造業(yè)轉移給日本企業(yè),日本之后接棒的是韓國和臺灣。現(xiàn)在日本企業(yè)再次退出家電行業(yè),把大規(guī)模制造轉移給了中國企業(yè)。
中國家電企業(yè)經過30年積累的大規(guī)模制造和供應鏈效率依然有優(yōu)勢,大部分企業(yè)還是賺錢的,而且利潤年年增長。
有錢就有可能,全球經濟仍在緩慢復蘇中,把握機會收入優(yōu)質資產,中國家電企業(yè)有機會躍升為全球一線品牌,從追隨者成為引領者。
方洪波早就說過,產業(yè)梯次轉移是大勢,別人退出并不表明這個產業(yè)沒有空間,缺乏生命力。家電作為生活必需品有很大空間,全球范圍內還有許多空白市場待開墾,比如非洲,很多地方都沒安上空調,東南亞很多市場還沒看上液晶,這都是我們的機會。
來看看2015年白電三大家的海外營收和占集團總營收比例,其中美的最高,格力最低,在海外并購上格力還是一片空白。
2015年全球經濟不景氣,美的、海爾和格力三家的海外銷售分別下滑2.06%、0.24%和3.09%。從2016年一季度起海外市場正在恢復增長,這對并購整合來講是利好因素。
2016年是并購大年,GE 家電年營收額60億美元,庫卡年營收30億歐元,東芝年營收也有200億元人民幣,全部都是重量級籌碼。可以預見,海爾完成對GE的整合,美的完成對東芝和庫卡的整合之后,合并報表的結果必然是海外營收大幅上升。
以美的和海爾原本的體量,再加上外援助力,站上2000億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