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首頁
好書
留言交流
下載APP
聯系客服
2012.03.16
盛京之陵,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就是昭陵?! ∩蜿栒蚜炅陞^建筑布局大致是這樣的:陵區四周設有紅、白、青三種顏色界樁,其南面還備有擋眾木(又叫“拒馬木”)四百四十二架。陵區南北狹長,東西偏窄。陵區最南端是下馬碑,次,為華表和石獅。計有下馬碑四座,華表一對,石獅一對,它們分別立在道路的兩旁。石獅之北建有神橋。神橋之西原有滌品井一眼。神橋往北為石牌坊。石牌坊東西兩側各有一座小跨院。東跨院是皇帝更衣亭和靜房(廁所)。西跨院是省牲亭和饌造房。石牌坊以北是陵寢正門——正紅門,此門周圍是環繞陵區的朱紅圍墻,又叫“風水墻’”。正紅門內有一條南北筆直的石路叫“神道”,神道兩側由南往北依次立有擎天柱柱一對,石獅子一對,石獬豸一對,石麒麟一對,石馬一對,石駱駝一對,石象一對。這些石獸統稱“石象生”。再往北,在神道正中有神功圣德碑亭一座。碑亭兩側有“朝房”,東朝房是存放儀仗及制奶茶之地,西朝房是備制膳食和果品之所。碑亭之北是方城,方城正門曰“隆恩門”,城門上有樓,俗稱“五鳳樓”。方城正中是隆恩殿,兩側有配殿和配樓。配樓俗名“晾果樓”,晾曬祭祀用果品之處。隆恩殿后有二柱門和石祭臺,再后是券門,券門頂端有大明樓,步入券門是月牙城,月牙城正面有琉璃影壁,兩側有“蹬道”可上下方城,月牙城之后是寶城、寶頂,寶頂之內為地宮。寶城之后是人工堆起的陵山——“隆業山”。清昭陵另在陵寢西側、與寶頂遙遙相對還有一組建筑叫“懿靖大貴妃、康惠淑妃園寢”,是安葬太宗眾妃的瑩地。除此之外,在陵寢東西兩翼各三里許有陪葬墓,左側有武勛王楊古里墓及奶媽墳,右側有貞臣敦達里及安達里殉葬墓。這種以功臣陪葬的形式是古代陵寢制度,體現了封建君王“事死如事生”的愿望,也體現了忠君思想和嚴格的封建等級制度?! ×碓诹陞^之外還有藏經樓、關帝廟、點將臺等建筑。昭陵建筑布局嚴格遵循“中軸線”及“前朝后寢”等陵寢規制,陵寢主體建筑全部建在南北中軸線上,其它附屬建筑則均衡地安排在它的兩側。這樣的設計思想主要是體現皇權至高無上,同時,達到使建筑群穩重、平衡及統一等美學效應?! ≌蚜甑墓芾碛形奈鋬纱笱瞄T。一個叫總管衙門,一個叫關防衙門,管衙門主要負責陵區的防衛,關防衙門負責祭祀和陵寢建筑的一般修繕?! ∏宄d國之后,昭陵雖然仍由三陵守護大臣負責管理,但由于連年戰亂,國庫入不敷出,對昭陵無力做大的修繕,以至陵園建筑殘破凋零。當時有位文人寫過這樣一首《游北陵》詩:“涉足昭陵戶與庭,輝煌眩目未曾經。莓苔滿徑無人管,楊柳山中猶自清”。寫出了當時昭陵的真實面貌。清代“陪京(沈陽)八景”里有“北陵(昭陵)紅葉”。金梁在《奉天古跡考》中說:“北陵多楓柳,西風黃葉紅滿秋林,故名北陵紅葉?!? 總的來看,沈陽昭陵主體建筑仍保存至今,地下基礎完好,規劃、布局依然完整,古建筑與遺址未受后人過多的干預與改變,自然環境也基本保持原始狀態,真實性與完整性程度很高。
微信登錄中...請勿關閉此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