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唐朝,最著名的事件當(dāng)然是玄武門兵變。
這個事情的水很深,而且牽扯到隋末唐初的爭霸局勢,要了解這段往事,可以看什么書呢?這里推薦腦洞老師的《隋唐不演義》。
這里,我們先用三分鐘幫大家了解這本書。
1.苦情的楊家父子
說起唐朝,當(dāng)然不得不提隋朝,隋朝的楊堅是千古一帝。不但統(tǒng)一了中國,結(jié)束了南北朝這個炒雞混亂的時代,還確立了科舉、三省六部這些后人用了一千多年,但就是沒交使用費的制度。論地位,往前推,只有秦始皇達到了這樣的高度。往后推……還是別推了。
他的兒子楊廣當(dāng)然也是很牛的一人,開運河、征突厥、建東部等等。但是有一點,他們父子搞得太過了。
打個比方,他們父子干的事情,相當(dāng)于漢朝劉邦+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干的事情。人家漢朝四代走完的路,楊堅父子兩代人就想完成了。歷史經(jīng)驗告訴我們,步子邁得太大,容易扯著茶葉蛋。濃縮的不一定是精華,膨脹起來才能變成大油條。
這么多大工程一上馬,隋朝立馬消化不良,也沒有太極藿香正氣可以吃(此外應(yīng)有廣告費),所以,那年楊廣仁兄跑到東北那疙瘩打一個叫高句麗的二愣小子時,國內(nèi)就集體暴走了。
這樣一搞,大隋朝就完蛋了。后面楊廣得到了一個煬字,史書對他進行了大量的批判,其實楊廣壞就壞在只傳了二世,傳個五百年,楊廣就是李世民。
而說起暴走第一人,還不是李家,而是一個叫楊玄感的人。
2.大胡子楊玄感
在楊廣在前線干得熱火朝天時,楊玄感在后方拆伙造反了。他為什么要反呢?
這是世仇,他的父親叫楊素,是楊廣當(dāng)年爭太子之位的重要謀臣。因為參與太深,就犯了官場第一罪:你知道的太多了。
有一回,楊廣跟楊素吃飯,楊素吃完就得病,得病就去世。一點也沒給隋朝政府添麻煩。
偏偏楊廣這個人老是說實話,看到楊素的兒子們,動不動就甩出一句:楊素要不是死,你們楊家肯定要抄個滿門才比較合適吧。
這就太欺負人了,楊玄感一琢磨,遲早你要弄死我家,不如我來弄死你。所以趁著楊廣北征,干脆在后面反了。
創(chuàng)業(yè)之后,他找了一個合伙人:李密。
李密這個人是個聰明人,也是大隋朝的貴族,早年是楊廣的侍衛(wèi),因為長得跟昆侖奴一樣,黑不溜瞅,上班的時候又左看右看,所以楊廣讓他下崗了。下崗了之后,他四處溜達拜師學(xué)藝,牛角掛書說的就是這位哥們了。后面,結(jié)識了楊素,跟楊玄感當(dāng)然也成了鐵哥們。
大哥造反,李密馬上過來共襄盛舉。并為楊玄感送出了上中下三計。
上計:擁兵北上,把楊廣堵在遼東,只要撐一個月,楊廣必亡,你打敗了楊廣,到時回師,天下必必定望風(fēng)而降。
中計:搶關(guān)中,進長安,住楊廣的家,讓楊廣無家可住 。
下計:圖方便,可以就近攻洛陽。
李密溫馨提示產(chǎn):洛陽已經(jīng)有防備,只怕攻不下來,攻不下來,我們就得完蛋。
楊玄感一拍腦袋:我看你這個下計明明就是上計吧,走,攻洛陽去。
這么一搞,楊玄感一點沒有懸念的就仆街了,李密則當(dāng)了俘虜。
3.天才李密
押送途中,李密偷個空,跑路了,一跑就來到一處山寨:瓦崗。
隋唐的演義小說里,總是把李密寫得不堪,一個小白臉啥都不是。其實不對,李密才是瓦崗之神,是李密把瓦崗從一個區(qū)域性反政府武裝帶到了全國性的大公司。
唯一的問題是在李密上山之前,瓦崗是有老大的。老大叫翟讓,這位仁兄以前是個押司類的公務(wù)員,犯了點事,干脆上山了。大概就是宋江這一類的,理想也是宋江式的,招個安就最好了。
區(qū)別是梁山只有宋江,而瓦崗有李密。
李密一來,就改變了山寨的方針,要從小打小鬧變?yōu)榇蟠虼篝[,要奪取糧倉,搶關(guān)中。他們差一點成功了,只是被本家兄弟李淵搶了先。
4.
論起來,李淵家跟楊廣家還是親戚,他們的媽媽都可以追溯到一個超級岳父身上:獨孤信。這位老帥哥生了三個女兒,一個是北周明帝宇文毓的皇后,一個是隋文帝楊堅的皇后,還有一個是唐國公李昞之妻。李昞就是唐高祖李淵的父親。有意思的是,都是一個女婿搶另一個女婿的江山。
最后勝出的是李淵。論輩份,李淵是楊廣的表哥,據(jù)說因為長得很像領(lǐng)導(dǎo)的樣,所以出去時,有人老是想跟他合影,所以,真正的領(lǐng)導(dǎo)楊廣老是想弄死他。好在,李淵同志裝得一手好低調(diào),最終騙得了楊廣的勝利,被分配到了太原這個最容易搞割據(jù)得天下的地方。
我們知道,四川容易搞割據(jù),但不容易得天下。太原退而成王,進可成帝。
李淵就帶著他的老婆孩子到了太原,當(dāng)然這里面有李二李世民同志。后面因為出了玄武門這件事,唐朝教科書就不太老實,老是說李二很早就特別牛了,比他哥李建成牛,比他爸李淵牛。其實不是這么一回事,一個拿叉猹少年能牛到哪里去?
牛的只可能是我們老司機李淵啊。其實,我們老說日本的教科學(xué)亂寫,其實中國也是的。宇宙同一理,大家要理解,粉飾、掩蓋、篡改、抹黑都有的。
天下鬧革命潮時,李淵是在太原當(dāng)政府軍,鎮(zhèn)壓農(nóng)民或者非農(nóng)民起義軍,反正趁著機會招兵買馬,觀看局勢。在西北那塊,三分應(yīng)付,七分發(fā)展。漸漸地,楊廣也覺得不對勁了,派了人去太原追究李淵的責(zé)任。這個時候,楊廣正在揚州度過人生最后一段。
李淵一看就反了,大唐教科書又老寫李二世民多么英明,多么牛叉,在起義的過程中起到了一錘定音的作用,在李淵猶豫不決時是如何當(dāng)機立斷。看史書,感覺要不是李二,就沒唐朝了。其實也不是的,李二頂多就算一個二線主角吧。主角還是我們李淵同志,原因大家也懂的。
要注意突出偉光正的二世皇帝,一代目只好委屈一下。
總而言之,李淵在太原也反了,值得一提,李家發(fā)家也有點不那么光彩的事情,為了借兵,跟突厥結(jié)了盟,按現(xiàn)在的思維,就是你丫拿隋朝的工資,受隋朝的賞,不但造反,還引外人。
但打江山就是這樣的啊。
李家一出太原,那就是猛虎下山,山下全是猴子輩的,很快老李家就沖進了長安。恰好這個時候,楊廣被兵變弄死了,那李淵就勉為其難當(dāng)了皇帝嘍。當(dāng)然天下還有很多搶生意的,比如瓦崗。
5.
瓦崗不是被李淵打敗的,他們是敗在了王世充的手上。
王世充是靠著平定楊玄感們發(fā)家的,他原本是一個小小的宮監(jiān)。楊廣搬到揚州后,他能夠近距離親密接觸皇帝,從而躋身一流軍閥,楊廣把招來的江淮兵都交給王世充,這一群江淮兵戰(zhàn)斗力是很強的,擅長使?。
而王世充能夠成為一線爭霸者,是因為他戰(zhàn)勝了李密。
說起來,李密也是很悲劇的一個人,跟著楊玄感,楊玄感不聽他的,他一個貴族最終卻要帶著瓦崗一幫草莽英雄玩。
想搶長安,長安被李淵后發(fā)先至。回過頭想搶洛陽,洛陽卻被王世充占了。
這一下,他成了肉夾饃。李淵同志一句話:李兄,你還是江湖大哥,我服你。
李密長安也不好搶了,只好回過頭來打洛陽。
打李淵,李密沒把握,但打王世充,李密還是有信心的,如果他的瓦崗齊心的話。
遺憾的是,瓦崗火并了。
老寨主翟讓雖然讓出了頭把交椅,但老是擺出一付前任大哥的樣子,動不動就是沒有我翟讓,那有什么李密?
這就不是團結(jié)山寨干的事情了,忍了很久,李密終于忍無可忍,請翟讓吃飯,酒席上就把翟讓干掉了。
干掉了翟讓,李密卻沒有成為真正的老大,在一次跟王世充的交戰(zhàn)中,瓦崗的翟讓派系紛紛反水,比如李世勣、單雄信等人,瓦崗分崩瓦解。李密逃到了長安掛靠,過了兩天郁悶日子,想著逃跑東山再起,果斷被李淵弄死。
接下來,就是李淵對王世充了。軍事總指揮是李世民。
6.
李世民三大戰(zhàn)功,一是西邊打敗了甘肅的薛舉薛仁果父子,二是打敗了北邊的劉武周。最重要的當(dāng)然是戰(zhàn)勝了盤據(jù)洛陽的王世充。
論實力,打敗李密已經(jīng)是王世充的上限了。這位仁兄也沒有什么個人魅力。招降了一些瓦崗好漢,結(jié)果沒兩天人家就跑了。程咬金、秦瓊這些打著打著,就在戰(zhàn)場上倒戈了。這些人過去后,當(dāng)然成了李世民的私將,收藏進了秦王府,成為后面玄武門的主力。
王世充要想跟李世民斗,唯一的指望是聯(lián)合山東的竇建德。
7.厚道的竇建德
隋末唐初的起義者中,最無辜的大概是竇建德了,這位山東大哥原本是位普通吃瓜地主,大概相當(dāng)于村治保主任的樣子,平時家里有屋又有田,絕對想當(dāng)大隋朝的好國民,但天下大亂,想當(dāng)好人太難了。
因為幫助了一個朋友,竇建德被官府定性為通匪,全家被殺。就此走了反隋的道路。因為講義氣,夠膽量,很快成為山東的霸主。
一看李唐家有點清臺的意思,竇建德只好跟王世充弱弱聯(lián)合,共同對抗李世民。當(dāng)然,英明偉大的李世民同志在牛口一戰(zhàn),以少勝多,大敗竇建德,王世充最終就沒什么希望了。
竇建德、王世充、李世民的三國殺最終以李世民勝出而告終。
天下的英雄收拾得差不多,接下來當(dāng)然要搞內(nèi)斗了。
8.
李家內(nèi)斗這個事情呢,其實是李家分工的后遺癥。拿下長安后,李家分了分工,老大李建成是太子,坐鎮(zhèn)長安。老二李世民比較好動,喜歡打架,那就出去帶兵,老三李元吉看著不讓人放心,就留守太原老家。
打著打著,就發(fā)現(xiàn)有點不平衡了,老二李世民戰(zhàn)功太大,而且打一個地方就收一大堆男人到自己家里。家里的人才比朝中的人才還要多。老大李建成又是一個糯米團子,啥事都好商量,漸漸就成了一個擺設(shè)。老三李元吉則是一個生瓜蛋子,連個太原也守不住。
這樣一來,就把李世民給突出來了。但李世民畢竟是老二啊,李建成才是太子。
于是,老司機李淵開始想辦法搞平衡,漸漸地以后帶兵也不讓李世民去了。后面山東劉黑閥反叛,李淵就不讓李世民去,讓李建成去。跟突厥感情破裂,也是讓李元吉出馬。
玄武門那年,突厥來犯,李世民做好了出征的準備,可沒想到,老爺子點了李元吉的將。
李元吉這位兄弟,也是一位很有想法的兄弟,他跟李建成說,到出兵之時,趁李世民出來送我們,我們弄死李世民, 然后揮兵回宮,父皇還不把皇帝傳給你?
當(dāng)然,這后面還有一個計劃,李元吉沒說,就是弄死李世民后,順便弄死李建成。
李建成說,好啊好啊,以后我當(dāng)了皇帝,就封你當(dāng)皇太弟,以后你接班。
這當(dāng)然也是智障忽悠傻子的。
所以說,這三兄弟個個身懷鬼胎,最后,有實力的勝出。
李元吉李建成這邊一動,李世民就知道了,他甩出大殺招:作風(fēng)問題。告發(fā)李建成跟皇帝的妃子發(fā)生并保持了不正當(dāng)?shù)哪信P(guān)系。
李淵老司機一下炸開了,前朝楊堅就是這樣死的,老子也攤上這樣的事?
所以,李淵表示明天你們?nèi)值芤黄饋黹_個會,我們討論這個事情,把事情說清楚了。
結(jié)果第二天大清早的,李世民帶著兵馬先進宮,控制住了李淵,又收買了玄武門的守將,把李建成李元吉放進來,來了一個關(guān)門打狗,弄死了這兩位。這就是史上的玄武門之變啦。
隋末唐初就是這點事,現(xiàn)在親清楚了嗎?
腦洞歷史觀是頭條號簽約作者
關(guān)注腦洞歷史觀,這里的歷史是不一樣的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