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揚州市邗江區一處房地產項目施工時,一鏟下去發現了兩座古墓,開發商趕緊報告文物部門,文物部門立即開始了考古發掘。經過發掘,發現其中一座的墓志寫有“隨故煬帝墓誌”等字樣,墓志顯示該墓埋葬的竟是大名鼎鼎的隋煬帝楊廣。
考古學家仔細研究了出土物品,除墓志外,墓中還出土了玉器、銅器、漆器等珍貴文物100余件套。其中有一套蹀躞金玉帶最能代表他的身份,什么是蹀躞金玉帶呢?原來,隋唐時期,從皇室宮廷到達官顯貴,均以配用玉帶為榮,從玉帶的底色還能將其官階體現出來,其中最高等級的玉帶底色為紫色,整條玉帶由十三塊組成。而在每塊玉帶板的下方,帶有能掛載小物品的小勾的玉帶便被稱呼為'蹀躞帶'。這條玉帶是目前國內出土的唯一一套最完整的十三環蹀躞帶,也是古代帶具系統最高等級的實物。
十三環蹀躞帶
公元618年,楊廣的禁衛軍在宇文化及的帶領下發動叛亂,當時殺死隋煬帝后將其用床板草草掩埋。但后來唐朝建立之后,曾經對隋煬帝進行過遷葬,尤其是在蕭皇后死后曾經將兩人合葬,所以在他的墓中出土高規格的隨葬品是合理的。
此外,1號墓內尸骸已經無存,只找到兩顆牙齒,鑒定為50歲左右的男性個體,而隋煬帝死時恰好是49歲,年齡相符。2號墓也有成套的編鐘、編磬等高規格的陪葬品,墓內保存有部分人骨遺骸,經南京大學體質人類學專家鑒定為大于56歲、身高約1.5米的女性遺骸。據史書記載,隋煬帝皇后蕭氏死于647年,死后與隋煬帝合葬一處。種種跡象表明,此處埋葬的正是隋煬帝夫婦。
墓中兩顆牙齒
2013年11月16日,國家文物局和中國考古學會在揚州組織召開揚州曹莊隋唐墓葬考古發掘成果論證會,中國考古界權威專家十余人參加了論證會,專家一致認定,揚州曹莊隋唐墓葬為隋煬帝墓,是隋煬帝楊廣與蕭后最后的埋葬之地。
還有一件事非常巧合。當年楊廣當上皇帝,是擠掉了他的哥哥、太子楊勇。楊廣不僅政績突出,而且表現得作風簡樸、不好聲色、禮賢下士、謙恭謹慎,由此贏得了隋文帝夫婦的歡心,最終楊勇被廢黜,楊廣當上了大隋朝的第二任皇帝。604年七月,隋文帝駕崩,楊廣繼位,假傳隋文帝遺囑,逼迫楊勇自盡,將楊勇處死。(還有傳說是楊廣調戲宣華夫人引起楊堅憤怒,欲重立楊勇,楊廣“因色弒父”)。可以說,太子楊勇哪怕到陰間也不會忘掉這個陰險毒辣的弟弟的。
楊勇劇照
而這次楊廣墓能夠被發現,不再讓他在地底安然沉睡,是因為地產商施工,而這位地產商的名字恰恰也叫楊勇。難道冥冥中自有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