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茲崇邃古:黃賓虹的古璽印美學觀

今人多從繪畫的角度認識黃賓虹,然而在當時,黃賓虹也是一位著名的印學家。黃賓虹一生撰寫發表過五十多篇論印文章,數量之多,足令許多專門從事篆刻的印人汗顏。黃賓虹的印學研究,在以下幾個方面引起我們的注意。

  首先,在黃賓虹23歲到91歲的近七十年里,無論生活狀況如何,也從未中斷印論的寫作,有時一年達到四篇。從其字里行間,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他是認認真真把這當成學問來做的。這是非常專業的態度,只有將自己置于印學家的位置,而不是一個對篆刻有興趣的畫家位置才可能做到。就印學研究的生命跨度而言,黃賓虹至今仍保持領先地位。

  其次,黃賓虹1886年撰《印述》,但未發表,他第一篇公開發表的印論是《濱虹孱抹·敘摹印》,1907年起分四期連載于《國粹學報》。按趙志鈞先生的推測,該文很可能就是在《印述》基礎上修改而成?!稊⒛∮ 返陌l表比黃賓虹第十篇畫論《濱虹論畫》還早一年,或許表明黃賓虹的理論研究首先在印學領域取得了進展。這是一個頗有意味的細節。


▲黃賓虹(1865—1955)

  第三,黃賓虹印論的重點,偏于印章史學和古文字學,亦即偏于學術的方面,而于藝術性言之甚少。如1930年發表的《古印概論》,洋洋九千余言,詳述文字蛻變之大因、名稱施用之實證、形質制作之代異、譜錄傳世之提要、考證經史之闕誤、篆刻名家之法古,卻于古印的藝術成就、學習古印的技巧方法只字不提。1954年秋黃賓虹為《君匋印選》撰序,先把篆刻史瀏覽一遍,然后說:“君匋先生取法乎古鍥而弗舍,力爭美善,克循先民矩蠖而光大之,洵可知己”,仍未涉及對創作的分析。這是古代印論以史代論性格的延續。

▲黃賓虹批跋收藏的古璽印印蛻

黃賓虹談論古代印章藝術,著墨不多,卻常有精辟之論。他說:

  模范熔鑄,輒或千百,重在銖兩,不在文字也。印則出令示信,常佩于尊者之身,或鑿或刻或鑄,使人辨別,非精美不可,故文字之可寶,當在鼎彝之上。

  “部曲”、“軍侯”、“劉勝”、“任賀”,累累數十,如出一范。

  印譜傳世,互相承襲。周秦璽文,最稱奇詭?!飨氖馕摹⑻浦炀暖B、宋元玉押、文何印章,非不精工,過傷雕琢,宏古樸茂,實有不逮。

  另外,他受揚州學派“以經證史”治學方法的影響,他提出的“以印證經”、“以印證史”的方法,在史學領域已經被廣泛運用。他訂正前人錯失,如指出“羅雪堂言‘肖形印始于漢代’,猶未盡然。非后人之特過前人,古物出土日益多耳?!秉S賓虹還認為,古印多為白文,乃是效仿青銅器的鑄造術而產生的,“古昔陶冶,抑埴方圓,制作彝器,俱有模范。圣創巧述,宜莫先于治印,陽款陰識,皆由此出?!?/p>

▲《黃賓虹古璽印釋文選》,曹錦炎主編,上海書畫出版社1995年出版

  黃賓虹的篆刻美學觀,簡單地說,就是他在《濱虹草堂古印譜敘》中提到的“茲崇邃古”。他稱贊程穆倩“朱文仿秦小璽,最為奇古”,吳讓之“頗為得秦漢遺意”,唐醉石“沉雄渾厚,深得漢人古趣”,都反映了他這種以古為美的印學觀。

把“古意”作為衡量篆刻藝術品格高下的標志,這是明清流派印形成以來的傳統觀念,其出發點并不是純粹的藝術立場,而有些傾向于學者特別是古印研究者的立場。這種觀念,在文人參與治印的最初階段有助于提升印章的文化品味,提高篆刻藝術和篆刻家的文化地位;然而若干年之后,原封不動的觀念顯然會對篆刻藝術的進一步發展產生阻礙。民國印壇“崇古”風氣盛行,等別是滬、杭一帶,工穩印風占了主流。這一方面因為秦漢印譜大量輯錄出版,為篆刻家在實踐上提供了榜樣;另一方面則是許多文化人仍把篆刻視為書畫的附庸,重視其“憑信”動能,不需要它在藝術上有太強的風格,因而輿論上為動力型的作品創造了市場。黃賓虹以其藝壇領袖的身份積極參與篆刻活動,為工穩印風的盛行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然而,缺乏齊白石那種“膽敢獨造”精神的民國滬、杭印壇再沒能產生堪與吳昌碩比肩的大師,這是頗可遺憾的。

▲黃賓虹篆書對聯

  黃賓虹還有幾樁在現代篆刻史上開風氣之先的事,值得一提:第一,1911年至1913年,黃賓虹與鄧實編輯出版《美術叢書》,收入美術論著257種,包括印論18種。該書首次將古代零散傳于民間的印證正式列入美術理論,顯然是視篆刻為美術之一支。后人眼中,應為壯舉。

  第二,1926年黃賓虹倡導組織“金石書畫藝觀學會”(后易名為“中華藝術學會”),出版《藝觀》雜志,每期都發表有關印事的論述。除了黃賓虹本人撰寫的《篆刻新論》、《古印譜談》、《濱虹草堂古印譜序》、《古璽用于陶器之文字》外,還發表了宣愚公《古璽通釋考序》、羅振玉《璽印姓氏徵后跋》、陳直《漢封泥考略》等。《藝觀》是我國較早發表印論的刊物,對印學研究成果的傳播有積極意義。

  第三,黃賓虹編著的《陶璽文字合證》于1930年在上海出版,書中將古陶文與古璽文作了對照研究,并指出古陶文字既可證實璽印之用,又足為書法源流之參考。在此之前,雖已有《鐵云藏陶》、《德九存陶》、《鑠礫齋三代古陶文字》等書面世,但說到對古陶文的研究性著作,這還是第二部。同年南京古物研究所在棲霞山發現古陶片,考古學家衛聚賢、方地山剛著手研究。而海外學者如意大利的麥北漢、英國的芬戴禮1935年才開始發掘分析。在考古學界,1937年林惠祥在新加坡參加第三屆遠東史前學家大會時宣讀的報告,被認為是第一篇專門研究古陶文的論文。因而黃賓虹1930年將古陶文引入印學研究領域,實在有開創之劫,無怪乎潘天壽也極為頌揚,稱此書“在我國文化藝術史上有著不可磨滅的價值。”

  評價某個人物在藝術史上的地位,藝術成就是重要的標準,但不是唯一標準。因為,影響歷史發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對于黃賓虹,我們正應作如是觀。在晚清至民國這一特定的社會轉型時期,印學家們有著各自的文化立場和研究取向,他們從事篆刻活動的觀念和方法不盡相同。黃賓虹在篆刻史上的意義,主要不在其自身創作,而在于他古印的收藏與輯錄、印史的整理與鉤沉等方面的工作業績,是民國篆刻的標志性成果之一,對當時以及后世產生了影響。

▲1948年黃賓虹南下與在滬友人合影。前排左起:錢君匋、鄧散木、黃賓虹、江振華、白蕉。

  黃苗子先生曾將趙之謙、吳昌碩、黃賓虹的繪畫用筆比較后認為,如果說趙得力于魏碑、吳得力于石鼓的話,那么,黃賓虹則得力于鐘鼎及漢印。這是切中肯綮的評價。世人皆言黃賓虹山水意境高古,殊不知其高古的審美旨趣來自于對上古器物的研究。蒼茫渾樸的三代之氣,竟慢慢滲透進黃賓虹的心中腕上,乃至成為推動其山水畫風發展的因素之一。這樣的結果,或許是黃賓虹自己也始料未及的吧。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黃賓虹-近代印人|篆刻,名家,印人|::e景苑::中國傳統文化信息網~~放眼天下風物秀,容...
【學術研究】論黃賓虹對印學的貢獻
黃賓虹的印學初論
最全最早最權威的古印譜:《集古印譜》
書畫素材|篆刻篇之明代甘旸輯《甘氏集古印正》共五卷附說全集
作為印學家的黃賓虹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穗县| 海宁市| 岳池县| 拉孜县| 道真| 平潭县| 阿图什市| 修武县| 阿拉尔市| 长乐市| 沅江市| 吉木萨尔县| 英山县| 特克斯县| 吉安市| 电白县| 敦煌市| 高邑县| 象山县| 遂平县| 六枝特区| 石泉县| 仲巴县| 赫章县| 南郑县| 扎囊县| 余庆县| 丹巴县| 达州市| 孝感市| 衡南县| 河源市| 沛县| 上高县| 浦江县| 门头沟区| 南城县| 包头市| 额尔古纳市| 阳信县| 永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