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推拿治病十分重視補瀉,“虛者補之、實者瀉之”是推拿治療的基本法則。
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對小兒推拿的補瀉,歷代醫家經過反復驗證,總結出以下補瀉方法:
即操作者在兒童體表穴位上操作時用力的大小,輕手法為補法、重手法為瀉法;
所謂的快慢,是指操作者運用手法在兒童體表穴位操作的速度,即頻率。一般而言,手法操作頻率快為瀉法,反之為補法。
這種方法主要用于兒童的手部和腹部。一般來說,在手部穴位上向心方向直推為補法,離心方向直推為瀉法。
又稱為迎隨補瀉法或順逆補瀉法。是指隨(順)其經絡走行方向操作為補法,迎(逆)其經絡走行方向操作為瀉法。
指操作者用手法在穴位上操作次數的多少,它是衡量手法補瀉的有效治療量。一般而言,次數多、時間長而輕柔的手法為補法;次數少、時間段而較重的手法為瀉法。
指兒童病情虛實不明顯,或平素小兒保健時常用的一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