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貿圣佳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2021年 春季拍賣會
鑿山骨——印石篆刻專場
拍賣地點: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
(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9號)
拍賣時間:5月21日 星期五
13:30 三層B廳
導讀:
中國印學的發展史上有兩個高峰——秦漢璽印和明清篆刻流派。自宋以后金石學大興,金石學也就變成了儒林中的顯學。以現在通俗的講法,王冕以花乳石入印,開啟了以石治印的風尚,自此出現了專以印人面目見于經傳的藝術家,比如明代有文彭、何震、蘇宣、朱簡、歸世昌、甘旸、汪關等等,到明清之際,又以程邃、周亮工為代表。其后清軍入關,改朝易代社會穩定后,有林皋、高鳳翰,接下來就是乾嘉時期的樸學興盛,考據學家們不斷深入研究,對三代吉金和秦漢璽印的認知更準確全面。
這一時期,徽皖一帶有巴慰祖、鄧石如等人繼承徽派而崛起,卻發展成為兩種審美取向。兩浙一帶,有丁敬、奚岡、蔣仁、黃易,被后世稱為西泠前四家的印人。巴慰祖的繼承者有巴氏子巴樹榖、巴樹烜和外甥胡唐等。鄧石如的衣缽傳人有包世臣,吳讓之。浙派也有陳豫鐘、陳曼生、趙之琛和錢松被稱為西泠后四家延續。
再往后,晚清巨擘趙之謙則是學秦漢古印又兼取徽皖和浙派而成就一家聞名印壇,徐三庚的印作雖是鄧派面目卻也吸收了浙派的刀法篆法,胡菊鄰的篆刻出于浙派但仍然走了宗秦法漢的門路,吳昌碩篆書研習石鼓文又將秦漢封泥之古拙樸茂入印,徐星周乃是吳俊卿門下弟子且常為之代刀,除卻以上這些出現在此次排場的印人們,晚清重鎮可能就還有黃牧甫未有拍品,但是從李尹桑和鄧爾雅的印作中,大概也能感受到黟山遺意。
民國時期的印壇相較于明清而言,好似氛圍更熱鬧,人物也更紛雜,此處不再一一羅列,本場中有出場者,齊白石、趙古泥、趙叔孺、童大年、王福廠、金鐵芝、方介堪、來楚生、韓登安、吳樸堂、單曉天主要活躍時代都是在民國以后。另有“偏種瑯玕引鳳凰”一印作者或為葛貞。“報宋遺羞薄袁猶慰”一印作者為被贊譽為民國第一女篆刻家的談月色——她常常在落款署名時冠以夫姓蔡氏。單孝天和
在此專場中古璽印類別里,有兩枚秦印風格的玉質印章,一者為“文信君印”系高級別封君配印,另一乃單字鼻鈕“丹”,好古者當寶之。
中貿圣佳專程請到福州沈泉茂兄拍攝印石,又邀請荊下館傳拓印款,精構佳圖,制作圖錄,以饗讀者。
簡介:
巴慰祖(1744~1793)字雋堂、晉唐,號予籍、子安、蓮舫等。安徽歙縣漁梁人,清代篆刻家。與程邃、胡唐、汪肇龍為“歙四子”,富收藏,通文藝。篆刻工整秀勁,構思極精,受汪關、林皋和程邃影響較大,但自成面目。
理學忠臣孝子家 · 高鳳翰
簡介:
高鳳翰(1683年~1749年)膠州大行高氏二股十一世,揚州八怪之一。清代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又名翰,字西園,號南村,又號南阜、云阜,別號因地、因時、因病等40多個,晚因病風痹,用左手作書畫,又號尚左生。
容大 · 丁敬
簡介:
丁敬(1695~1765),字敬身,號硯林、鈍丁、玩茶叟、丁居士,龍泓山人、玉幾翁等,浙江杭州人。乾隆元年博學鴻詞不就,與金農、汪啟淑、明中交往。精鑒別,富收藏,好金石文字。工詩詞,善寫梅蘭竹石,尤精篆刻,開創浙派,與黃易、蔣仁、奚岡齊名,為“西泠八家”之首。王德溥[清],字容大,號澹和,浙江錢塘人。諸生,喜聚書,所藏古書善本頗多,著有《寶日軒詩集》。
潘鼎私印 · 趙次閑
簡介:
趙之?。?781~1860),字次閑,號獻父、穆生、寶月山人,齋號補羅迦室,浙江杭州人。篆刻師從陳豫鐘,能盡各家所長。兼工隸法,善行楷。山水師黃子久、倪云林,蕭疏幽澹,花卉竹石有明人氣息。喜寫佛像,為各地居士、叢林所寶。為“西泠八家”之一。近代六十名家之一。
心藏心寫 · 趙次閑
勤齋書畫· 趙次閑
焚香獨坐 · 趙次閑
歸來重整舊生涯 · 楊龍石
簡介:
楊龍石(1781~1850),名澥,字竹唐,江蘇吳江人,精金石考據之學,善刻竹。篆刻攻浙派,印風蒼茫拙樸。
文甫印 · 楊龍石
蔡氏道腴軒秘玩真跡書畫印 · 徐三庚
簡介:
徐三庚(1826~1890),清代篆刻家,字辛谷,又字詵郭,號井罍,又號袖海,別號金罍山民、似魚室主、馀糧生,浙江紹興人。精于金石文字,善篆隸篆書??嗔暋秴羌o功碑》,參以金冬心的側筆用法,纖細流麗,飄逸多姿,在吳熙載、趙之謙外另辟面目。刻印由浙派入手,力追秦漢,參學鄧石如,早年所作渾樸古厚,中年后流轉妍美,線條疏密感極強,筆勢飛動,時人譽為“吳帶當風,姍姍盡致”。印款多隸楷,刀法猛利,有生辣遒勁之致。著有《金罍山民印存》二卷。
阮靜印信/古香作畫 · 徐三庚
簡介:
徐三庚(1826~1890),清代篆刻家,字辛谷,又字詵郭,號井罍,又號袖海,別號金罍山民、似魚室主、馀糧生,浙江紹興人。精于金石文字,善篆隸篆書??嗔暋秴羌o功碑》,參以金冬心的側筆用法,纖細流麗,飄逸多姿,在吳熙載、趙之謙外另辟面目??逃∮烧闩扇胧?,力追秦漢,參學鄧石如,早年所作渾樸古厚,中年后流轉妍美,線條疏密感極強,筆勢飛動,時人譽為“吳帶當風,姍姍盡致”。印款多隸楷,刀法猛利,有生辣遒勁之致。著有《金罍山民印存》二卷。
王麟書印 · 胡钁
簡介:
胡钁(1840~1910),一名孟安,字菊鄰(菊一作匊),號老鞠、廢鞠、不枯,又號晚翠亭長、竹外外史,晚年又號南湖寄漁,別署不波生,葆光亭主人,書畫作品多落晚翠款。浙江石門(今桐鄉)人。善書畫篆刻,工詩詞。書法初學虞世南、柳公權,后致力于漢魏碑版,古拙遒勁,頗見功力。善治印,工刻竹,治印名聲和吳昌碩相媲美,雖蒼老不及而秀雅過之,刻竹極精,所刻扇骨技藝亦不下于蔡照。上海宣和印社曾出版《晚清四大家印譜》,將其與吳熙載、趙之謙、吳昌碩一同并列。
清芬閣 · 胡钁
園丁課蘭 · 吳昌碩
簡介:
吳昌碩(1844~1927),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碩,又署倉石、蒼石,多別號,常見者有倉碩、老蒼、老缶、苦鐵、大聾、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豐縣(今湖州市安吉縣)人。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長,與任伯年、蒲華、虛谷合稱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集“詩、書、畫、印”為一身,融金石書畫為一爐,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文人畫最后的高峰”。在繪畫、書法、篆刻上都是旗幟性人物,在詩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詣。吳昌碩熱心提攜后進,齊白石、王一亭、潘天壽、陳半丁、趙云壑、王個簃、沙孟海等均得其指授。
士豈之印 · 吳昌碩
丹徒蕭氏金石書畫記 · 徐星周
簡介:
徐星周(1853~1925),字星州,別署星舟、星周,江蘇吳縣人吳昌碩弟子。其自幼嗜古,尤究金石,見吳昌碩所作印,私心傾佩,得缶翁俞允,遂南面執弟子禮。年比缶翁少九歲。凡代刀之印,昌碩多先篆稿,最後略作修飾,并親加邊款,亦有連邊款悉由星州代勞者。
余臂室 · 徐星周
忘憂廬 · 齊白石
簡介:
齊白石(1874~1967),原名純芝,字渭青,號蘭亭,后改名璜,字瀕生,號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餓叟、借山吟館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生于湖南湘潭,近現代中國繪畫大師,世界文化名人。齊白石書工篆隸,取法于秦漢碑版,行書饒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寫詩文。曾任中央美術學院名譽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等職。代表作有《蛙聲十里出山泉》《墨蝦》等。著有《白石詩草》、《白石老人自述》等。
陳明仁 · 齊白石
睿吾識齋 · 趙叔孺
簡介:
趙叔孺(1874~1945),浙江鄞縣(今寧波)人。原名潤祥,字獻忱、叔孺,后易名時棢,號紉萇,晚年自號二弩老人,以叔孺行世。清末諸生,曾任福建同知。民國后,隱居上海。金石書畫、花卉蟲草、鞍馬翎毛,無不精擅,尤擅畫馬,可稱“近世之趙孟頫”。門下弟子如陳巨來、方介堪、葉潞淵、陶壽伯、沙孟海等,皆為名流大家。
思慮通審/志氣和平 · 趙叔孺
絜 · 王福廠
簡介:
王福廠(1879~1960),浙江杭州人,原名禔、壽祺,字維季,號福庵,以號行,別號印奴、印傭,別署屈瓠、羅剎江民,七十歲后稱持默老人,齋名麋研齋。年二十五,與葉銘、丁仁、吳隱、厲良玉等創設“西泠印社”于西湖孤山。年五十居海上,得吳昌碩鼓勵,另辟蹊徑,專工小篆與金文。所書小篆工整規范,秀美遒勁。
著有《說文部屬檢異》—卷、《麋硯齋作篆通假》十卷;藏印曾編成《福庵藏印》十六卷;自刻印有《羅剎江民印稿》八卷、《麋硯齋印存》二十卷,又有《福廠印稿》七十八冊本和一百零一冊本。
任逸不羈 · 王福廠
沈蔚文 · 童大年
簡介:
童大年(1874~1955),原名暠,字醒盦,又字心安,一作心龕,號性涵、松君五子,又號金鰲十二峰松下第五童子,所居曰安居、依古廬、雪峰片石草廬。幼時學印,師從趙穆。精研六書,尤善篆隸。流寓杭州,后居上海,西泠印社元老。平生刻印極多,出版有《依古廬篆痕》、《童子雕篆》等。
與石田同己巳 · 李尹桑
簡介:
李尹桑(1882~1945)隨黃士陵游,字茗柯、酩柯、榠柯、師實,號壺父、璽齋、鉥齋、秦齋、若虛、朱華、公之佗。齋堂為綠云軒、大同石佛龕、異鉤室、宣靈館、雙清閣、長生安樂之室。工書法,臨摹秦、漢諸碑,饒有金石氣。畫以花卉見長??逃辄S士陵高足,精治小璽,印文方折硬挺,用刀生辣犀利,布局謹嚴穩重中多變化,作品載譽嶺南。與黃賓虹、易大庵、鄧爾雅交善。晚年除嘗為小吏外,均以鬻印為生,印之流布嶺海及省外者至伙。存世有《大同石佛龕印稿》、《李璽齋先生印存》、《異鉤室璽印集存》、《戊寅印稿》及與易大庵合輯《秦齋魏齋璽印合稿》。
左手/左手 · 鄧爾雅
簡介:
鄧爾雅(1884~1954),廣州東莞縣人,黟山派傳人。乳名賀春,原名溥霖,后更名萬歲,字季雨,別名爾雅,號爾疋,尒疋、寵恩,別署綠綺臺主、風丁老人。齋堂為綠綺園、鄧齋。篆刻家,書法家,畫家。張之英(1891-1954),字余生,廣西欽州小董鎮那蘭村人,1926年10月畢業于南京中央軍校第六期,后任國民政府國防部第一廳少將處長。1936年7月,改任廣東綏靖公署少將參議,從此一直在廣州、香港賦閑。1948年移居香港,1954年于香港去世。
眉壽 · 方介堪
簡介:
方介堪(1901~1987),原名文渠,字溥如,后改名巖,字介堪,以字行,浙江永嘉城區(今溫州市鹿城區)人。篆刻家,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長、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理事、中日蘭亭書會名譽顧問。
晉齋/天津孫氏 · 方介堪
沈牡丹 · 韓登安
簡介:
韓登安(1905~1976),原名競,字仲諍,祖籍浙江蕭山。別署登庵、登廠、飲禪、富家山民、耿齋、印農、小章、本翁、無待居士、登叟。所居曰容膝樓、玉梅花庵、物蕓齋 青燈籀古庵。1932年加入杭州西泠印社,曾任該社總干事、兼龍淵印社常務監事。解放后,為浙江省文史館館員。
舊秀州沈氏 · 韓登安
白云山館 · 金鐵芝
簡介:
金鐵芝(1893~1973),號玉道人,浙江嘉興人,常年客寓上海、南京。為吳昌碩關門弟子。其印風、刀法與吳昌碩一脈相承。與于右任、張繼等上層人物相從甚密。
雞肖形 · 來楚生
簡介:
來楚生(1903~1975),原名稷,號然犀,浙江蕭山人,生于武昌。是詩、書、畫、印四絕的著名藝術家。其畫清新樸茂、筆墨簡練、格調雋逸,在現代花鳥畫壇上獨樹一幟。書法拙中寓巧,草書和隸篆最為人稱道。有《來楚生畫集》、《來楚生法書集》、《然犀室肖形印印存》、《來楚生篆書千字文》、《來楚生草書千字文》行世。
圣誕快樂 · 來楚生書 張永愷刻
長樂 · 來楚生篆 張永愷刻
豈齋 · 來楚生
報宋遺羞薄袁猶慰 · 談月色
簡介:
談月色(1891~1976),女,原名古溶,又名溶溶,字月色,以字行,晚號珠江老人,因行十,又稱談十娘,齋名梨花院落、茶四妙亭、舊時月色樓、漢玉鴛鴦池館,廣東順德龍潭鄉人。擅長工詩善書畫,篆刻、瘦金書、畫梅馳譽海內外。
偏種瑯玕引鳳凰 · 葛貞
簡介:
葛貞,生卒年不詳,字子諒,號半閑,室名樸復簃。浙江平湖人。善書法,尤精篆刻。治印嚴謹有方,性大度,隨刻隨予,著名書畫家沈柔堅、張大壯、喬木等印皆出其手,并為應燡、陳書蓁等治印,生前輯自存印《子諒印留》一冊,多為錢鏡堂用印。
烏程劉安溥章 · 吳樸堂
簡介:
吳樸堂(1922~1966),西泠印社早期社員,王福廠得意弟,字樸堂,號厚庵,浙江紹興人。曾為毛澤東主席治印,國內多家博物館收藏印多出其手制。
互動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