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重的是發燒的溫度,而我要告訴你比退燒更重要的事!
很多爸爸媽媽總想把發燒孩子的體溫降到正常,理由是體溫正常了病就好了。那為什么我們把體溫降到正常后,過一陣還會再燒起來呢?說明,事實和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樣。因為發燒根本不是病,只是很多疾病過程中的一個“癥狀”而已。比如,感冒、急性腸炎、腦炎、肺炎、尿道炎等等,發燒是這些病引起的,不把病治好,體溫是不可能真正恢復正常的。還有人退燒的理由是這樣的——覺得孩子發燒會很難受,想幫他;怕發燒把孩子燒壞了;怕燒成肺炎了……其實這只是家長的主觀猜測,而事實并非如此。WHO(世界衛生組織)為什么把退燒藥使用標準定在腋溫38.5℃以上?這是因為在38.5℃以下,這個比正常略高的溫度對人體沒有什么傷害,機體是完全可以耐受的。如果此時吃藥,藥物都有副作用,只有弊沒有利。溫度升高是免疫細胞與細菌病毒作戰過程的反應。并且在溫度升高時,免疫細胞的戰斗力會更強。所以生病中這個溫度不退更好。
盡管發熱原因多種多樣,比如中暑、食積等,但總體可以概括為,身體為應對某種內外環境的失衡,而做出的一種調節反應。就好像洗衣機甩干時,如果里面的衣服不均勻,開始就會出現短暫的強烈震蕩,一旦蕩平了,就會自動恢復正常的旋轉。
發熱就是人體失衡時震蕩過程的一種調節反應,也可以理解成一種預警信號。比如積食引起發燒,就提醒我們不能再吃了。如果非要人為退熱,就會阻斷這個自然的調節過程,你說是好還是不好呢?
38.5℃以下不能用退燒藥,這個原則大家基本都知道。所以此時,冷溫水擦浴之類的降溫方法就成了很多人的法寶。發熱過程是人體的控溫中樞受刺激升高了溫度,才進而引起體溫的升高。如果只用冷溫水等物理降溫方法降低體表溫度,不但對治療無益,反而增加了孩子的體能消耗,減少他與敵人作戰的能力。
我們首先要了解一點,單從溫度而言,保守講40℃以下基本不用擔心會燒壞孩子。所謂“發燒留下后遺癥”“發燒燒壞了腦子”“發燒燒成肺炎”等說法是錯怪“發燒”了。因為那個結果是引起發燒的疾病導致的。例如腦炎可引起“后遺癥”,高燒只是腦炎的癥狀,并不是高燒燒壞了腦子。肺炎也是如此。那么38.5℃以上的發熱怎么對待呢?
因為38.5℃以上會對人體的一些細胞代謝和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所以可以適當降溫。但是降溫目標不是36.5℃,而是不超過38.5℃。理由在前面已經闡述過了。這種控制方法,即保證了孩子的安全,又能維持最佳的戰斗狀態。
可以采用退燒西藥、中藥或小兒推拿等中醫方法退燒。西藥退燒大家都比較熟悉,在此就不贅述了,只是提一句,常用的退燒西藥有兩類,一類是布洛芬,比如美林;一類是對乙酰氨基酚,比如泰諾林。這兩種藥間隔4小時以上,交替使用,副作用會小些。但是一定控制好量,降到38.5℃以下足矣。藥量小傷害也小,當然能不用最好不用。
不是超過38.5℃以上一定要降溫,具體還要看孩子的狀態。很多孩子都燒到39℃多了,還能吃能玩,此時說明孩子機體對目前溫度耐受較好,這個溫度對孩子沒有傷害,可以不進行退燒處理,讓身體自己完成這個平衡過程。一方面是孩子免疫系統接受刺激的自我完善過程,另一方面也少受藥物的傷害。個人經驗,只要孩子狀態穩定,退燒不要過于積極,普通的發熱燒不壞孩子。
高熱驚厥多出現在6個月到4歲的孩子,6歲以后就十分罕見了。這與小孩子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有關。這些孩子對突然升高的溫度不耐受,引起驚厥抽搐。這種情況多數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家長也不必太過緊張。但是如果反復持續存在,腦部會因乏氧而引起損傷。所以,有驚厥史的孩子,要盡量將溫度控制在38.5℃以下,個別孩子有更低的溫度值,根據實際情況決定降溫標準。
也許有家長會問,不用退燒,難道孩子生病就干等著,什么都不用做嗎?對于只會退燒的人來講,不做總比做錯好!不是不做,是做我們該做的!
前面講過,發燒只是癥狀,而疾病才是發燒的根源。所以,比退燒更重要的事就是病因治療,此外還有正確的護理。為此我們該做什么呢?關于感染基本常識,就是我們要分清細菌和病毒,常用的檢測工具是血常規和C反應蛋白。如果是細菌感染,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生素。輕度感染通過推拿加食療,配合適當護理也可治療。感染控制住了,體溫自然就下來了。所以尋找病因比退燒更重要。
如果是病毒感染,西醫沒什么好辦法。中藥和小兒推拿更適合。典型病毒感染的發病規律:溫度都在39℃甚至40℃以上。通常會燒上3天左右,疾病就自然好轉,所以高燒不可怕,不要緊張。中間即便使用退燒藥,效果也一般,或者是退下來一會又燒上去;或者是根本就不退。盡管體溫很高,但孩子狀態一般比較好,只要不亂用西藥和清熱解毒藥,孩子吃東西一般不受影響。
牢記疾病規律,做好基礎護理,安心守候著孩子走完整個發燒過程,孩子的免疫力和意志力在鍛煉中成長。保存體力病后才能迅速恢復。盲目干預,妄圖阻斷疾病發展規律,受傷害的只能是孩子。孩子往往不是被病傷的,而是被家長們錯誤的愛,錯誤的治療弄傷的。關鍵是家長們要放得下!
生活中常見的非感染性發熱有:積食、驚嚇、中暑、便秘等,。所以出現發燒,別總想著退燒,仔細查查有沒有上面這些原因。如果有,積食化積,驚嚇鎮驚,中暑去暑,便秘通便,發熱自退。這統統都是小兒推拿的最佳適應癥。大家可以嘗試給孩子做一下哦!
1)補充足夠的水份,保持輕松愉悅的環境(這是給孩子最大的支持),清淡飲食(切不可大魚大肉,雞蛋也暫時不吃,嬰兒奶粉也要沖稀,飲食不合理可直接導致病情加重),多休息,不能疲勞。2)不亂用藥就是對脾胃最好的保護。用中藥一定在有經驗的中醫指導下使用,因為寒涼藥最容易傷脾胃。不管什么治療方法,讓孩子吃不下飯了,都是下策,因為,后續的恢復將會很慢。甚至還沒等恢復好,下一次又來了。3)護理比降溫更重要。因為我們看到太多父母給孩子造成的不該有的傷害。希望上面的文字可以幫助家長從容面對孩子發燒問題,做好該做的事。少一點犯錯,少一點傷害。相信非藥物療法的朋友,請堅持平時點滴的積累,關鍵時刻才會游刃有余。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