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堃/文 李忠平/圖 廚藝指導:覃世勇
土雞300克、藕100克、小蔥節15克、鹽3克、味精3克、復制醬油5毫升、刀口海椒15克、花椒面3克、姜米5克、蒜米5克、紅油50毫升、熟芝麻3克、姜、蔥適量
1.將土雞入水鍋汆去血水,加入姜蔥煮制20分鐘,關火后悶半小時,撈出涼冷待用。
2.將晾冷的雞肉砍成4厘米長、2厘米寬的條。再將藕切成同樣長寬的條,入水鍋汆水后,放入盛器墊底。
3.將所有調料納盆拌勻,加入雞條拌制,然后放入小蔥節拌勻并裝入墊有藕條的盤中,撒上熟芝麻即可。
菜品提供:成都大蓉和一品天下店
土鴨1只(約1500克)、干花椒25克、脆筍50克、炒鹽25克、自制老鹵湯5 升、花椒油、小米椒圈、芹菜節、鹽各適量
1.將土鴨洗凈,用炒鹽抹勻后碼味3小時。然后將干花椒塞入鴨胸內,再碼味8小時。
2.把碼好味的土鴨進行汆水,再放入老鹵湯內鹵制1 個多小時,然后撈出刷上花椒油,表皮水分完全干后再刷一次花椒油。
3.脆筍加入小米椒圈、芹菜節、鹽等拌勻調味后,裝盤中一側,另將鹵好的土鴨改刀成塊,裝盤中另一側后,撒上干花椒稍作點綴,即可上桌。
說明鹵湯制作
首先將老土鴨1 只、老母雞1 只、棒骨2500克、龍骨2500 克放入大桶內,加水40 升,熬制成約25 升的肉骨湯。然后將八角10 克、桂皮12克、砂仁6 克、南姜15 克、白芷6 克、小茴6克、香茅6 克,合制成香料包,泡水2 小時后,放入之前熬好的肉骨湯內,加入糖色、鹽、味精、雞精各適量,以及花椒350 克,熬制出味即成。
菜品提供:成都大蓉和南城店
雄魚頭1個(約1000克)、泡酸菜絲100克、泡蘿卜絲50克、干青花椒100克、豆瓣100克、姜米、蒜米各50克、菜籽油100毫升、熟豬油50克、青小米椒圈、蔥節各適量
1. 將雄魚頭治凈后剖開斬成塊,待用。
2. 把菜籽油和熟豬油入鍋燒熱,加入姜米、蒜米、泡酸菜絲、泡蘿卜絲和豆瓣一同炒香后,摻入1 升水,燒開熬至出味時,放入魚頭塊用小火煨至熟,起鍋裝入窩盤內。
3.鍋入菜籽油燒至九成熱,下入干青花椒、青小米椒圈和蔥節熗香,起鍋倒在魚頭上,稍作點綴即可。
和堃/文 李忠平/圖 廚藝指導:覃世勇
豬肘子750克、側耳根末50克、老干媽豆豉、青椒粒、姜米、蒜米、香料(八角、山柰、小茴、香葉)、雞粉、自制腌料(炒鹽8克、味精5克、花椒5克、五香粉5克)、熟芝麻、菜籽油各適量
1.將肘子納盆加自制腌料腌制3天,取出后在流動的水中沖去腌料,用油(大量) 炸制待用。
2.將鍋內炸肘子剩余的油燒熱,下姜米、蒜米和香料炸香,倒出香料和油并納盆,放入炸制好的肘子浸泡7天。
3.將泡好的肘子取出,入油鍋炸熟后,改刀成片并裝盤。將青椒粒入油鍋炒香,加入老干媽豆豉、側耳根末稍炒,并下入調料調好味后,舀在鋪好的肘子片上并撒熟芝麻,即成。
巴樵 李生軍/文 巴樵/圖
菜品提供:成都市觀景臺花園餐廳
玉米、山藥、土豆、紅心紅薯、香芋、排骨塊共800克自制五谷雜糧醬200克色拉油適量
1.取玉米、山藥、土豆、紅心紅薯、香芋分別進行初加工,玉米棒切段,山藥、土豆、紅薯、香芋分別切成滾刀塊,待用。
2.把以上原料和排骨塊一起納盆,加入自制五谷雜糧醬,攪拌均勻,靜置以入味(見圖1~2)。
3.往高壓鍋里倒入色拉油(不超過高壓鍋容量的一半),燒至四成熱時,依次放入拌好味的雜糧,蓋上蓋,上汽壓約3分鐘。關火后拔掉氣閥,待其自然放汽后開蓋,撈出來瀝油裝盤即可(見圖3~5)。
說明:
1. 從操作安全角度而言,高壓鍋里的油不能太多,因為原料本身帶水分,下入燒熱的油鍋后,油面會沸騰。
2. 要把握好高壓鍋內的油溫,油溫過低,雜糧下鍋后出水會使附在其面上的醬料稀釋掉,導致最后壓出來的雜糧不香。
3. 自制五谷雜糧醬的做法是:取海鮮醬、排骨醬、煲仔醬、甜面醬、牛肉醬,按照1∶1∶2∶1∶1 的比例,逐一舀入盆中,攪拌均勻便成。
付麗娟/文 田道華/圖
菜品提供:成都市翠湖樓
小高壓鍋做菜,通常是將菜品直接放在高壓鍋中成菜。制作這道菜時,舒榮充分發揮了盛器的作用,將空易拉罐剪去一部分,留下高度合適的一截,放在小高壓鍋中墊底,將拌好料的牛肉放入小筲箕中,再將筲箕放在高壓鍋內的易拉罐上蒸制。易拉罐使筲箕與水相隔,這樣蒸出來的牛肉口感細嫩,香味濃郁,高壓鍋也干凈整潔。
牛腿肉150克、自制米粉100克、香菜10克、蠔油10克、雞精2克、鹽2克、生清油(生菜籽油) 50毫升、料酒5毫升
1.把牛腿肉切成均勻的小片,香菜治凈切碎,均備用。
2. 牛肉片納盆,放入香菜碎、蠔油、雞精、鹽、生清油和料酒拌均勻,再放入自制米粉拌勻。
3.將拌好米粉的牛肉片裝入小筲箕,再放入加有水的高壓鍋內,蓋上蓋子,上汽后壓制約15分鐘,即成。
說明:牛肉切片要厚薄均勻,這樣才能均勻制熟。這道菜可提前拌好味并放入高壓鍋,客人點食時,上火壓熟,既保證了上菜速度,也保證了牛肉現壓現吃的細嫩口感。
和堃/文 李忠平/圖 廚藝指導:覃世勇
(魚甘)魚750克、豆腐1塊、豆腐皮100克、風吹肉塊50克、糯米20克、臘肉10克、青尖椒節5克、紅酸240克、白酸60克、胡椒10克、雞精10克、鹽3克、白醋10毫升、干辣椒節3克、豬油、色拉油各適量
1.將鲊甘魚治凈,魚肚里放入臘肉、糯米,并用干凈的稻草捆上。
2.鍋入油燒至六成熱,放入鲊甘魚,浸炸至表面金黃色,撈出瀝油。
3.鍋上火,加入豬油燒熱后,下入風吹肉塊、干辣椒節、紅酸炒香,然后加入清水、白酸,用調料調好味,放入炸好的鲊甘魚,燉制40 分鐘, 加入豆腐、豆腐皮、青尖椒節稍煮,出鍋裝入窩盤,即可上桌。
付麗娟/文、圖 肖成/廚藝指導
豬耳朵300克、洋蔥100克、紅椒10克、小米椒節10克、姜5塊、蔥10克、料酒30毫升、八角5克、香葉5克、白芷5克、干辣椒節10克、鹽5克、味精2克、雞精2克、白砂糖5克、藤椒油20毫升、生抽15 毫升、鮮青花椒20克
1.將豬耳朵洗凈,入沸水鍋汆水,除去多余血水,撈出瀝水。
2. 鍋中摻入清水,放入姜、蔥、料酒、八角、香葉、白芷和干辣椒節,下入豬耳朵,大火燒開后轉小火煮30分鐘,撈出晾涼。
3. 將煮熟的豬耳朵切成條, 洋蔥切成絲,紅椒切成絲,蔥切成節。
4.盆中放鹽、味精、雞精、白砂糖、藤椒油、鮮青花椒、生抽、小米椒節拌勻,加入豬耳條、洋蔥絲、紅椒絲和蔥節拌勻,裝盤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