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宣武節度使李萬榮中風,結果神志昏迷,不曉事務。有人就推薦宣武押牙劉沐可以委以軍中大政,于是唐德宗就任命劉沐為行軍司馬,作為將來替代節度使的人選。
后來,李萬榮病重,他的兒子李迺當時擔任宣武軍兵馬使的職務。貞元十二年六月甲申(二十五日),李迺召集宣武軍諸將議事,會上責難李湛、伊婁說、張丕等人不關心軍中事務,以此為借口將他們貶斥到外縣去了。這時,唐德宗派中使第五守進來到汴州宣慰,他剛剛將撫慰諸軍的詔書宣讀完畢,便有十多個軍士大聲喊道:“兵馬使辛勤勞苦卻沒有得到獎賞。劉沐是什么人,怎么能讓他擔任行軍司馬!(兵馬使勤勞無賞,劉沐何人,為行軍司馬!)”劉沐見這些人出言不善,十分害怕,于是就佯裝中風,被人抬了出來。軍士又大聲喊道:“倉官劉叔何負責軍資供應時違犯了規定!(倉官劉叔何給納有奸。)”大家一擁而上將他殺死,并分吃他的肉。軍士們還準備一鼓作氣殺死第五守進,李迺趕緊制止了他們。李迺又接連處死了伊婁說和張丕。都虞候、匡城人鄧惟恭和李萬榮是同鄉,兩人關系一直就不錯,李萬榮也把他當作自己的親信看待,李迺因此也把他當成自己人。這時,鄧惟恭和監軍俱文珍一起謀劃,抓住了李迺,將他押送京城。秋七月乙未(初六),唐德宗任命東都留守董晉同平章事,兼宣武節度使,任命病中的李萬榮為太子少保,將李迺貶為虔州司馬。丙申(初七),李萬榮病世。
鄧惟恭捉住李迺后,暫時代理軍中事務。他自認為自己應該代替李萬榮的職務,于是不肯派人去迎接董晉。董晉接受詔命后立即帶十多個隨從前往汴州,也不帶人馬護衛。當他來到鄭州時,沒有人前來迎接。鄭州人都替董晉暗暗擔心,有人勸董晉暫且留下來,先看看事態的發展變化再說。還有一個從汴州來的人對董晉說:“你可千萬不能進汴州城啊。(不可入。)”董晉對這些意見一概不理,繼續上路。鄧惟恭沒有料到董晉來得這么快,來不及提前想好對策。當董晉距汴州城僅十多里地時,鄧惟恭才不得不率諸將出城迎接。董晉一臉和氣地讓鄧惟恭不必下馬,鄧惟恭心中稍微平定了一些。進城以后,董晉也不接管大權,依然將軍中事務統統交給鄧惟恭處理。
這時的節度使是割據一方的諸侯,所以也就成為將領們眼中的香餑餑,只要一有機會,就要千方百計地爭取。鄧惟恭雖然不是接任節度使的第一候選人,但因他剛立下大功,所以也對這個位子有所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