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穩定型心絞痛、急性冠脈綜合征等該怎么治療。
1、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指的是冠脈已經出現粥樣斑塊,像水管腔內已經開始出現生銹了,這種生銹像是血管內的“垃圾”,但是還不太嚴重,通常狹窄
粥樣硬化斑塊
2、穩定型心絞痛
當血管內粥樣硬化斑塊繼續增大,直至>50%就診斷為冠心病了,這時候大多數患者可能仍然沒有癥狀,當血管內的“垃圾”就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多至堵塞70%的時候,患者有可能在較劇烈的活動后出現胸悶、痛等癥狀,那么就會來醫院看病了,通過CTA或者造影檢查就可以明確了,這種類型的穩定型心絞痛應該我們作為什么臨床治療的重點,既然敵人已經被我們識別出來了,就像想辦法穩住他,當然想要很大程度的逆轉是比較不容易的。主要的治療包括以下幾方面:第一,阿司匹林是一個經典的、有效的抗血小板聚集藥物,可以預防冠脈內進一步血栓形成;第二,他汀類降脂藥如阿托伐他汀,目前認識到的發病機理認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血脂的一種)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罪魁禍首,是用他汀類藥物能夠有效的降低血液內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含量,穩定斑塊,防止斑塊破裂;第三,一些抗心絞痛藥物,如硝酸酯類藥物,可以有效改善癥狀;第四,控制基礎病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充足睡眠、少熬夜、保持愉悅心情、適當有氧運動,這和冠脈粥樣硬化期是一樣的,放在最后一點說但這絕不是最不重要的,恰恰是很多患者容易忽視的,以為吃了前面兩種藥物就萬事大吉了,大錯特錯。這些治療的目的就是為了使病變穩定住或者可能的話逆轉,避免發展成為急性急性冠脈綜合征,恰當嚴格的治療可以使這一階段維持很多年。
戶外活動后發作的穩定型心絞痛
3、急性冠脈綜合征
不穩定型心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這三者都是冠心病的一種急癥狀態,合稱急性冠脈綜合征,因為治療方案比較接近,所以一起分析。因為這是一種不穩定的狀態,血流完全堵塞或者嚴重堵塞,尤其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有很高危險性,并且患者很難自行評估嚴重程度,所以應該立即停止手頭上的事情,安靜休息,撥打120尋求幫助,在急救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心梗急救藥如硝酸甘油等。這個時期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盡快恢復堵塞的血流,在送達醫院后,醫生可能根據患者癥狀、心電圖、血液檢查等,實行以下治療:第一,溶栓治療,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斑塊破裂,管腔內血栓形成,溶栓藥物如尿激酶、纖溶酶等可以加速血栓溶解,回復血液灌注,尤其是在一些沒有條件做經皮冠脈介入治療(PCI)的單位;第二,經皮冠脈介入治療(PCI),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支架”,從周圍血管(大多數手腕處橈動脈)送入一個導絲、導管,送入直接至血管堵塞處,從腔內“撐起”,恢復血流,是在發病后數小時內急性的最有效且相對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溶栓失敗一個補救措施;第三,冠脈搭橋,對于PCI無法解決的血流梗阻,冠脈搭橋就要被考慮進來了,需要開胸手術,用自身的血管(靜脈或者動脈),接在堵塞部位的兩端,使血流像一座橋一樣“跨過”梗阻部位;第四,其他一些并發癥如惡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的藥物治療,包括抗心律失常藥、電擊除顫、利尿劑、液體療法等。心梗一旦發生,血流越快恢復越好,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
心肌梗死(紫色部分)
支架,從腔內撐起
冠脈搭橋(3梗弧形的橋血管)
看懂了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發展為最終心肌梗死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治療方案,規范、嚴格的治療才能使病情穩住而不走向下一階段。另外要強調的兩點:第一,控制基礎病和健康的生活習慣必須貫穿整個治療;第二,冠脈支架、冠脈搭橋手術并不是一勞永逸,并不是手術做了就不要吃藥了,手術是緊急救命,藥物治療長期續命。
本文來源于 心內科
【免責聲明:文中圖片引用自網絡,如有版權方請聯系刪除】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