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箱內包裝的產品,在不需要開箱的情況下,僅僅是看到紙箱的外觀,就知道里面是什么,是紙箱制作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這個環節的體現就是———印刷。
紙箱印刷都是用以下三種常用的工藝方式:做好瓦楞紙板前的膠印、預印和做好瓦楞紙板后的柔版印刷。另外還有一種逐步為市場所接受的數字無版印刷。
下面說明一下這幾種印刷方式的區別。
1. 膠印
我們都知道水和油是不能夠混合的,(不知道現代科技是否已做到?),膠印就是利用了這一原理。印刷版的圖文部分和空白部分基本在同一個平面上,含墨(吃墨)能力不好。
最麻煩的就是在做大面積的實地染色印刷時,往往需要做兩塊版疊加印刷,不然就會出現所需要印刷的顏色飽和度不夠,偏淡。但小字和網點部分會印的非常漂亮。
印刷時,先上水,印刷版的圖文部分親墨拒水,空白部分親水拒油,形成相對穩定的單元。先將印版上的圖文轉移到橡皮滾筒上,然后再轉移到紙張,屬于間接印刷方式。
這種印刷方式因為結構的原因,從上墨傳遞到紙張上的路線比較長,最難控制的是水墨平衡,也就是用最小量的水(潤版液)印刷最厚實的墨,是比較困難的。
通常是單張紙印刷,印刷完畢后,再裱到瓦楞紙板上,而后再進行紙箱成型工作,對小批量的紙箱來說,時間太長,工序太多,相對的效率就低。
2. 預印
有兩種方式,即凹版預印和柔版預印。
a.凹版預印:通常是卷筒紙圓壓圓印刷。
其印刷版是一個鍍鉻滾筒,通過照相腐蝕,現在基本上采用電雕工藝,使圖文部門低于滾筒表面(圖文部分低于空白部分)。
印刷時,印版滾筒在墨槽內轉動,利用彈性鋼質刮刀(厚度0.15毫米,刀口研磨處理)將滾筒表面油墨刮掉,而凹陷的圖文則通過壓印滾筒(橡膠輥)作用,將圖文轉移到紙張
上面。
所用的油墨通常是溶劑型或UV型。其特點是效率高,印版使用壽命很長。實地染色印刷是這種方式的強項,墨層厚實,但在印刷層次感比強的網點漸變時不如膠印卻好過柔版印刷。
b.柔版預印:屬于凸版印刷的范疇,圖文部分高于空白部分,如同印章。之所以稱之為柔性版,感光樹脂版有非常好的彈性。
印版越厚,硬度越就越低,所以壓力控制需要做的很好。預印印版厚度一般為1.14毫米至1.7毫米, 紹氏硬度為55—70。
因為硬度高,所以網線也可以做的很高,一般采用133線,甚至可以實現175線以上的印刷,非常的細膩。從目視上看與膠印沒多大區別,而且其實地染色印刷的墨層雖然沒有凹版厚實,但遠遠高于膠印。
預印完畢后(包括上光),作為面紙直接上瓦楞紙板生產線上,與瓦楞紙板粘合成為紙板。
因為瓦線有多道高溫處理的環節,所以對油墨以及光油的耐溫性要求也高,最少要能經受170度的高溫。
然后在瓦線的后端上分切處理成單張瓦楞紙板,最后做成型處理。
這種印刷方式對一些批量很大,印刷的圖案要求很艷麗,很漂亮的紙箱,如啤酒,飲料類的產品是非常適合的。
3. 紙箱后印
這也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一種紙箱加工工藝,可以實現連線成型,開槽,圓壓圓模切,平壓平模切以及粘箱釘箱,打包等工序。
印刷版采用感光樹脂版,所不同的是直接在做好的瓦楞紙板上印刷,所以對進紙以及壓力控制要求更高。
因為不能將瓦楞紙板楞型壓扁,所以要求版材不能太硬,一般紹氏硬主度為 30—35,厚度為3.94毫米。配合高回彈性的印刷襯墊一起使用。因為版材比較厚,在實際印刷中印版會有較大的變形,對印刷質量有影響,目前有向薄版(3.18mm和2.84mm)發展的趨勢。
因為這些年我主要是做的這一種印刷方式的設備,這也是我的專長,關于這一種印刷方式所用的版材及其相關的要求,后續會專門來說明.
4. 無版印刷
我們都使用過噴墨打印機,這一種印刷方式可以簡單的說,就是噴墨打印機的放大版。不同的是一個是在紙上,一個是在紙板上打印圖案文字。另外因為墨比較貴,成本較高,但不需要制作印刷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