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7年開始,歐洲帕金森病聯合會將每年的4月11日定為“世界帕金森病日”,以此紀念最早描述這種疾病的英國內科醫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因為這一天是他的生日。
今年世界帕金森病日的主題是“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質量”。
帕金森病對于中老年人而言,是一種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的變性疾病,已經成為繼“心腦血管疾病”和“老年癡呆癥”之后嚴重威脅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第三大殺手。它主要在中老年發病,平均發病年齡為60歲左右,40歲以下的青年帕金森病較少見。
帕金森病在發病前會有一些征兆,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患者可能出現寫字手抖、走路不穩等現象,這些都有可能是患上帕金森病的預警信號。在患病早期,帕金森病人可以出現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睡眠障礙、語言障礙、肌強直、排便困難、臉部表情減少等癥狀。同時還有一些患者伴有抑郁。因此,如果家中有中老年人出現不明原因的頭暈、焦慮、抑郁、睡眠障礙、全身疼痛、便秘、認知功能障礙等情況時,要警惕帕金森病的可能。
那應該如何預防帕金森病?
首先,要保持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不要因為擔心疾病而有心理壓力。
其次,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作息、勞逸結合。加強鍛煉,提高身體免疫力,避免生病。
此外,要遠離一些可能影響神經系統的有毒有害物質。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錳、汞等。這些都是會導致帕金森的發生的因素。另有研究發現,經常喝咖啡和綠茶,可以起到預防帕金森的作用。
同時,還要積極防治老年病,比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腦動脈硬化等。
更重要的是,老年人不要認為人老了就應該躲在屋檐下曬太陽。那樣會讓人老得更快。應當積極運動起來,多做一些娛樂活動、多鍛煉一下身體,比如可以打打太極、妞妞秧歌,散散步、唱唱歌,都會對預防帕金森病能起到積極作用。
全社會都應當行動起來,關注患有帕金森病的老年人,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讓他們同樣擁有“夕陽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