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機關干部,55歲,體胖少動。大約半年前開始,經常于午餐前11:30左右出現心慌、手抖、出虛汗,明顯的饑餓感,馬上進食后就好轉。開始以為是早餐吃的少,可增加早餐量后仍發作,并且有時晚餐前約17:30也出現,有經驗的同事建議他查查血糖,結果一查血糖3.3mmol/L,于是來醫院就醫。
醫生了解到他有糖尿病家族史,給他查早晨空腹血糖6.2mmol/L,基本正常,又做了糖耐量試驗,結果餐后2小時血糖13.3,根據這個數值,診斷為2型糖尿病,給他口服格列奈類降糖藥諾和龍治療。前幾天來復診時見到他,他的體重已明顯下降,血糖也恢復正常。
這種情況醫學上稱反應性低血糖,是2型糖尿病的一種早期表現,并不少見。糖尿病主要是血糖升高,為什么低血糖也是糖尿病呢?
人體自身胰島素的分泌分為基礎分泌(平時分泌)和餐時分泌,后者于進食后大量分泌,將進食的糖代謝掉并維持血糖的穩定。而這種反應性低血糖進餐時胰島素分泌慢半拍,剛進食后血糖高時胰島素跟不上,等幾個小時食物吸收完了胰島素分泌卻開始增加,從而引起低血糖發作。
反應性低血糖一般發生在餐后4個小時左右。由于基礎胰島素分泌尚正常,所以空腹血糖一般不高;餐時分泌能力受損,所以餐后2小時高血糖,到餐后4小時血糖明顯下降。
所以,對經常發作的低血糖朋友們千萬不要掉以輕心,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者一定要去醫院進行詳細檢查,特別要做糖耐量試驗。反應性低血糖可首選格列奈類促分泌劑(諾和龍、唐力等)治療,早發現、早治療能獲得更好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