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不要擔心,小si妹不是要離開哈~
其實小si妹是想要跟大家聊一聊詩詞意象這件事兒,詩詞之所以美麗,是因為它有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朦朧之美,意象的使用則功不可沒。
那么今天要聊的就是那些代表「離別」的意象。
它源于《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楊柳的依依之態和惜別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
「「柳」與「留」諧音,古人在送別之時,往往折柳相送,以表達依依惜別的深情,以至許多文人用它來傳達怨別、懷遠等情思。
如柳永《雨霖鈴》詞中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等。
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餞別送行。如北周文學家庾信《哀江南賦》:「十里五里,長亭短亭。謂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
「長亭」成為一個蘊含著依依惜別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別詩詞中不斷出現。如柳永《雨霖鈴》中「寒蟬凄切,對長亭晚」等。
南浦多見于南方水路送別的詩詞中,它成為送別詩詞中的常見意象與屈原 《九歌·河伯》「與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這一名句有很大關系。
南朝文學家江淹作《別賦》「春草碧色,春水淥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別詩中明顯多了起來。
到唐宋送別詩詞中出現得則更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別》中的「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等。
元代楊載說:「凡送人多托酒以將意,寫一時之景以興懷,寓相勉之詞以致意。」酒在排解愁緒之外,還飽含著深深的祝福。
將美酒和離情聯系在一起的詩詞多不勝舉,如王維的《渭城曲》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寫別離之情。
今日主題
你最喜歡詩詞里的哪種意象呢?
點擊下方廣告,支持小si妹^_^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