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名稱:深圳華中師范大學附屬龍園學校
工程內容:實景照片
位置:廣東 深圳
設計公司:筑博設計-聯合公設
攝影師:吳清山、蕭穩航
在時代變化和城市空間并置的醞釀下,傳統的灌輸式教學逐漸發展為開放式教學。開放式教學不僅需要室內課室,更需要室外的教學場所,而面臨著城市用地空間受限、獨特的區域文化和教學環境需求多方面的問題,一所符合新時代需求的學校該如何去塑造成型?是我們值得思考的問題。華中師范大學附屬龍園學校位于龍崗鎮新生地區,是一所九年一貫制的綜合性校園,滿足72個班約3360名學生的各項功能需求,主要為周邊的居住組團服務。該項目的設計以“創造更親近自然與開放的教學環境”為出發點,汲取中國傳統建筑中廊院巷臺的組合的靈感,從開放性和靈活性的原則出發,通過對空間的充分利用創造出更加豐富多彩的戶外學習、生活和互動空間。在城市百米高樓的一隅,獨辟出一處趣味盎然、層疊錯落的綠谷。
不同于的一般學校,這是一所容積率達到1.24的非常規性學校。在用地空間如此緊張的情況下,如何布局教學空間,滿足傳統教學與開放式教學兼容的需求,是設計的一大挑戰。項目初始,設計團隊分別對中小學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心理特點與學習壓力四方面進行研究,發現充滿想象力的小學生更適合多樣的空間與游玩嬉戲的場所,而自我意識逐漸成熟的初中生則喜好安靜的場所、偏好利于小組討論的獨立空間或在球場上運動。基于需求,華中師范大學附屬龍園學校的建筑規劃呈L形布局,一方面將同質化的教學單元分區相對集中布置,在緊湊的間距下保證良好的日照、圍合出性格各異的院落,院落并非直接落地,而是置于精彩紛呈的綠坡之上,以營造花園式的校園環境和充裕的活動場所。風雨操場緊鄰室外運動場布置,與學校的教學區形成明確的動靜分區;行政辦公樓設置在入口,便于管理分流;食堂置入用地西南角,以利于物流運輸,同時此處也處于深圳的主導風向的下風味,更利于氣味的擴散。
作為教學區和運動區隔斷的空中社交廊,像一條“夢幻通道”貫穿校園整體空間,“金論壇”、“木舞臺”、“水音室”、“火繪閣”與“土作坊”五個不同色彩的體量通過樓梯、坡道與廊道連通,同時注入平臺、階梯空間等大量多樣化的交流空間,既豐富廊道的空間形態,又能降低于體育場給教學區帶來的干擾。孩子們在這里漫步、玩耍、相遇、交流與討論,使學習成為一種富有樂趣的生活方式。華中師范大學附屬龍園學校的主要空間布局劃分為小學部教學樓、初中部教學樓、階梯教室、廊道區、體育館、操場、教工樓及食堂,不同的功能區通過臺階、坡道、小巷、連廊、院落相互連接,營造了一個功能互不干擾空間上又能便捷連通的互動教學空間體系。
深圳華中師范大學附屬龍園學校外部實景圖
深圳華中師范大學附屬龍園學校外部實景圖
深圳華中師范大學附屬龍園學校外部實景圖
深圳華中師范大學附屬龍園學校外部實景圖
深圳華中師范大學附屬龍園學校外部實景圖
深圳華中師范大學附屬龍園學校外部實景圖
深圳華中師范大學附屬龍園學校外部實景圖
深圳華中師范大學附屬龍園學校外部夜景實景圖
深圳華中師范大學附屬龍園學校外部夜景實景圖
深圳華中師范大學附屬龍園學校外部夜景實景圖
深圳華中師范大學附屬龍園學校外部夜景實景圖
深圳華中師范大學附屬龍園學校內部實景圖
深圳華中師范大學附屬龍園學校內部實景圖
深圳華中師范大學附屬龍園學校內部實景圖
深圳華中師范大學附屬龍園學校內部實景圖
深圳華中師范大學附屬龍園學校庭院分析圖
深圳華中師范大學附屬龍園學校庭院分析圖
深圳華中師范大學附屬龍園學校庭院分析圖
深圳華中師范大學附屬龍園學校立面圖
深圳華中師范大學附屬龍園學校立面圖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