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蘇州的思念,
是吳儂人家的老房子,
鄰居們一有空便聚在一起閑話家常。
青石磚路,白墻青瓦,
木柵花窗,刻著古代花紋的墻磚,
斑駁的木門和窗欞,清淡分明。
蘇州的傳統(tǒng)民居建筑,
外觀恢宏,造型輕巧,
宅院相融,空間處理十分優(yōu)美。
一般由門廳、轎廳、大廳、樓廳、書房、
和雜屋等組成,側(cè)有備(避)弄聯(lián)系前后。
蘇州的傳統(tǒng)建筑,
一般不超過兩層,
它們布局嚴(yán)謹(jǐn),構(gòu)作精細(xì),
充滿了文化底蘊(yùn)。
前庭后院的民居住宅,
高墻深院的官紳大宅,
通過橫向建筑物形成的“落”,
與縱向建筑物和天井組成的“進(jìn)”,
形成幾落幾進(jìn),
再圍以各種山墻,
構(gòu)成了蘇州的百十坊市、千余幽巷,
然后通過臨街那一扇扇充滿了滄桑感的將軍門、墻門、石庫門、撻門等,
形成了形式各異的小巷風(fēng)情。
蘇州傳統(tǒng)建筑是古老歲月的見證。
那些年,長滿青苔、斑駁黯淡的老房子成片成片佇立在那,誰也不稀罕它。仿佛,它們是落后的標(biāo)志,它們是城市衰敗的恥辱,在一個個血紅的“拆”字出現(xiàn)后,它們終于成批成批倒下。
記憶瞬間拉到老宅時光,傍晚,煤爐的青煙升起,炒菜的油煙味四溢,下班歸家的人,剛走進(jìn)弄堂,遠(yuǎn)遠(yuǎn)地望到炊煙,嗅到飯菜香,便莫名地涌起一種家的溫馨來。
如今,許多老房子已經(jīng)下落不明。只有對這個城市無比熟悉的老蘇州人,方可騎著單車,東尋西找,在城市的一隅搜尋到它們的一鱗半爪。
很多老房子,外墻是被磨去棱角的青磚,銹跡斑斑的窗口上懸掛著花花綠綠衣服,如萬國旗般張揚(yáng)著。
那里,有蜘蛛在旮旯里織網(wǎng),有老鼠在房梁上跑步,有花貓?jiān)谠钋按蝽铩鞣N生命在那里相安無事地生存著。
幸好,這座有著兩千五百多年悠久歷史的古城畢竟還留著一些老房子的。平江路、山塘街上還成片地保留著許多老房子,市中心的的承德里、同德里、信孚里等老弄堂也還零星保留著些許老房子。走一走,嗅一嗅,尋找到那仿佛熟悉的氣息。
鄉(xiāng)土的一山一水,一蟲一鳥,一草一木,一星一月,一寒一暑,一時一俗,一絲一縷,一飲一啜,都溶化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
在我的夢里,那座枕河的老宅依舊清晰如昨。對許多老蘇州而言,老房子便是他們生命的痕跡,生命走過一個輪回,子子孫孫生生不息,這一切都在那座老房子里發(fā)生。
穿過陰暗的弄堂,里面還有人在天井里用古井打水。踏進(jìn)屋里,有一股霉蒸氣,有一股油煙味,味道不讓人舒服,卻是貨真價(jià)實(shí)生活的味道。
那里有太多的生活氣息。無論是檐角的鴟吻,還是雕花門樓上的麒麟梅花鹿;無論是玄色瓦當(dāng)上的壽字,還是朱漆大門上張掛的楹聯(lián),歲月在它們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跡。
我的蘇州老家,充滿了時光的味道。歲月侵蝕了老屋的墻根,斑駁了門前的雕花,卻未曾淡褪那段與老房子共處的美好回憶。
畫:曹仁容作品
蘇州情調(diào)整理編輯
...................... (如果你喜歡此文,就分享吧!)
分類閱讀(直接點(diǎn)擊):
更多精彩內(nèi)容,
關(guān)注“蘇州情調(diào)”
微信號:szs0512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