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4日 來源:華商網
文化學者薛保勤提出“命名、標示、重建、梳理”四點建議很有價值,引來眾多專家學者的關注。西北大學教授張永祿繪制歷史名人住所分布圖,詳細的表述古代名人的住所與辦公地,期待自己的地圖能對薛保勤提出的四點建議起到一些幫助作用。
張永祿說:“西安深厚的文化底蘊是許多城市無法比擬的,這是一筆相當豐厚的資源。經過多年考證和研究,我將周秦漢唐等歷史時期上百位名人在西安活動的地址,比如那些大人物在哪里處理政務,在哪里居住,總共繪制了8張地圖,這些都能給薛保勤提出的'標示’部分提供基礎的參考資料。”
從原始社會到隋唐直至民國時期,每一位與西安有關的名人都有自己的小故事。
其實,眾多古代先賢及名人在長安城中的足跡,和留下他們生活氣息的舊居,在各種浩如煙海的典籍中早有記載。
名人的住所以西安城墻內居多。
漢武帝金屋藏嬌——未央區
漢武帝劉徹時期的金屋藏嬌,事在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在今西安市未央區未央宮鄉馬家寨、大劉家寨、小劉家寨、盧家口村、柯家寨一帶。
昭君和親西出漢長安城章城門——未央區
門址在今西安市西郊未央區三橋北盧家口村西。
武王伐紂遺址——長安區
歷史上著名的武王伐紂遺址在今西安市長安區西北普渡村、斗門鎮一帶。
辛亥西安起義軍裝局舊址——
而轟動一時的辛亥西安起義軍裝局舊址在今西安東縣門街中段路北的今西安市第八中學處。
楊炯任職詹事府——
盧照鄰臥病長安光祿坊官舍——
駱賓王任職御史臺署舊址——
“初唐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在中國文學史上是一個非常著名的群體。他們把詩文從宮廷引向市井,從臺閣移向山野和邊塞。
盧照鄰曾經臥病長安光祿坊官舍,即今天西安城朱雀門外西側。
七歲能詩的駱賓王曾任武功、長安主簿,入為侍御史。唐御史臺署舊址在今天西安城內西南城內南隅四府街北段一帶。
楊炯曾任職詹事府,署址在今西安城東南隅。
白居易居大不易——
唐代的長安無盡繁華,無數文人騷客曾在這里盡顯風流,當然,這座舉世聞名的國際化大都市也“居大不易”,著名詩人白居易曾在這里搬了5處住所。
初至京城,居于如今的雁塔南路省委大院內。
后遷至長樂坊居住,就在如今的交大校園南邊一帶。
當官至京兆戶府曹參軍時,搬到宣平坊,即如今的祭臺村一帶。
后來,還在如今的西安統計學院、和青龍寺一帶居住過。
張永祿說:“假如在白居易生活過的地方立起塑像,再將白居易的生平經歷、文學成就和代表詩作標示出來,肯定能為他當年生活過的地方增添不少文化色彩。”
孫思邈住址——
醫學家孫思邈的住址在今西安城外西南西北工業大學與太白路之間。
杜甫、杜牧、韓愈、張禮、杜如晦住居——長安區
杜甫、杜牧、韓愈、張禮、杜如晦等古代名人都在現在的長安區居住。
霍去病、董仲舒、衛青、司馬相如——咸陽市與興平市
霍去病、董仲舒、衛青、司馬相如等人都在現在的咸陽市與興平市之間居住。
王昌齡任秘書省校書郎工作地點——
王昌齡曾任秘書省校書郎,他的工作地點在如今的橋梓口東面與梁家牌樓之間。
秦瓊、尉遲敬德、李靖、高仙芝等名將宅邸——
秦瓊、尉遲敬德、李靖、高仙芝等名將的宅邸也在地圖中分別標注出來。
郭子儀舊宅——
郭子儀舊宅在如今的瓦窯小區,還在電子城紫薇花園另建別墅。
長孫無忌家住——
長孫無忌家住建國路。
柳公權任工部尚書的工部署——
著名書法家柳公權曾任工部尚書,他工作的工部署就在北廣濟街南段路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