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
文 佚名
縱觀世界,山川地貌最特殊的地方無疑就是中國。中國地理環境可謂之得天獨厚,全世界僅此一家。也正是這種獨一無二的山川地貌,讓中國中國在世界歷史上絕大多數時間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巔,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之一。
縱觀歷史,大中華文化圈的范圍可謂之無比廣闊,西到咸海,西北到阿爾泰山脈以北,西南到緬甸、尼泊爾,東到大海以及日本朝鮮,東北到庫頁島,白令海峽,北到貝加爾湖畔,南到南海以及東南亞諸國。總面積約2000萬平方公里,當然中華核心區也就是北到燕山陰山一代,南到南沙,東南到臺海澎湖,西到橫斷山脈,新疆,東到大海的近500萬平方公里土地,拓展區則是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東北三省以及俄羅斯侵占中國東北西北的領土。今天中國,雖然飽經風霜,但值得慶幸的是,基本繼承了大中華圈核心部分,也為中華民族重新崛起提供了堅實基礎。
中華文明起源于陜西河南兩地,伏羲女媧、三皇五帝活動范圍基本在河南陜西一帶。到秦始皇時期,中華文明圈大幅拓展,東到到海,西到河西走廊,西南到四川云南,東北到遼寧,北至陰山山脈。當然,秦始皇死的太早,如果能再活20年,或者說其后代子孫能有像秦始皇這樣的,估計秦國疆域還會繼續拓展。到唐朝,中國領土面積拓展到1200多萬平方公里,到大清乾隆盛世,中國統治這約1300萬平方公里的廣闊土地。但從地形看,這可能是冷兵器時代中華帝國疆域拓展最大限度,原因很簡單,以當時人類發展條件,中國獨特的地形限制了疆域進一步拓展。
從長安出發,往西祁連山,阿爾金山、進入一望無際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在當時的條件,基本沒有通過可能,如果往北,則進入天山山脈和阿爾金山谷口,面對這兩座長達2000多公里的高聳大山,冷兵器時代軍隊也很難通過,即使過去了也回不來。如果繼續往西近3000公里的昆侖山則將消滅任何一支強大軍隊的夢想。往西南,橫斷山脈則是一道無法逾越的天險,縱使僥幸通過,進入青藏高原,面對喜馬拉雅山脈,也基本是死路一條。
古代打仗,打得是錢糧供給,大山巨流則是錢糧供給天然掣肘。當然,中華雄主往西往西南都攻不出去,那么西方強大的霸主(波斯帝國、阿拉伯帝國)也攻不進來,即使他們有心進攻,估計實力也大多消耗在雪山峻嶺,嚴寒荒漠中,不僅糧草無法供給,嚴酷的自然條件也讓這只軍隊消耗殆盡。僥幸到達中原,或許已經不是軍隊,而是難民,也只能沿街乞討,淪為笑柄。
西南,西北的崇山峻嶺,荒漠干旱,基本滅絕了西方大國入侵中國的夢想。東南到遼東半島,茫茫的大海,冷兵器時代也沒有任何一支強大力量能通過廣闊無垠的海洋來進攻中國。東西南都有天然屏障,如此一塊得天獨厚的寶地僅此一塊,這是上天賜予中華的寶地。而縱觀世界其他文明古國,則沒有中國如此幸運。印度基本屬于無險可守,自己處于一塊肥沃的大平原上,而西方的波斯,阿拉伯帝國的騎兵基本可以長驅直入進入。埃及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希臘文明也是如此,基本處于無險可守地步,戰爭頻發,民族爭斗不斷,這無疑讓文明如曇花一現,始終無法像中國那樣幾千年持之以恒的積累。
當然,但從中國地形來看,中國敵人可以從西南穿過云貴高原進入中國。假設一支來自印度的入侵者從西南出發,進入云南,廣西、貴州,則有可能進入中國。但也僅僅是進入而已,這里做一個推斷,一支10萬人印度軍隊從西南進入云貴廣西,走了近2000公里崇山峻嶺,相信這支軍隊或許得損失一半。再往前走,他們往北則會面對巨流長江,假設他們沿著長江東進,則會遇到大巴山脈和武夷山阻隔,如果中國軍隊在大巴山和武夷山扣設防,或許就是西南疲憊之師的滅頂之災。當然,僥幸有5000人沖出重圍,他們也只有兩條路,一是往正東方向走,因為北面的雪峰山和南嶺是到難以逾越的屏障。二是沿著珠江東進,繞過南嶺武夷山脈,則進入江浙地區。這條路倒是可行,問題是,這一趟下來差不多有5000多公里,這支5000人的軍隊沿途被圍剿,疾病天氣消耗,到江浙估計也幾乎全軍覆沒。到了中國,卻已經成了一只病鳥。
當然,歷史上中國也并非完全沒有敵人,中國歷史上來自北方的敵人異常兇殘。雖然 中國北方有南北走向長達1000多公里陰山,還有祁連山、賀蘭山、六盤山、呂梁山、太行山、燕山阻隔。但相對西南,這些山脈略顯單薄。每每在漢民族為主的中原政權因內耗力量削弱時,北方游牧民族便開始突破賀蘭山與陰山,陰山與燕山,祁連山與賀蘭山的重要關口,進入河套和京津地區,中原政權則不得不面對北方游牧民族的強大騎兵。北方游牧民族入侵路線一般為三個方向,一是東北方向,突破燕山,從燕山和太行山口進入華北平原,或者突破山海關,從遼東走廊進入中原。二是西北方向,經過河西走廊,穿過祁連山賀蘭山口,進入黃土高原,進入關中,威脅長安、洛陽。三是正北向,經過陰山與賀蘭山口,進入河套地區,騎兵直奔關中平原。
雖然歷史上中原政權大多數時間基本可以成功抵御來自北方敵人,但北方游牧民族依然能時不時也能進入中原,將中華文明擠壓到江南一禺,甚至如蒙古、女真那樣完全統治中國。但每每當他們入住中原建立政權后,就自覺不自覺的融入到中原文化中,成為中華文明一部分。而這則正是中華文明綿延5000年經久不息的原因所在。中華文明獨特魅力具有無比強大的感召力和親和力,讓北方游牧民族主動融入。
當歷史進入19世紀,冷兵器時代結束了,中國真正的威脅終于來了!雖然中國地形地貌得天獨厚,但正是這塊得天獨厚的土地,讓18世紀的中國人變得故步自封,盲目自大,視天下諸國為蠻夷,自視天朝上國。而正是這種盲目自大使中國錯失了與西方同步發展機遇,大清帝國雖然能平息陸地上敵人,但面對西方大炮利艦,大清帝國一敗涂地,割地賠款。淪為西方國家凌辱的對象,甚至連一直對中國奉若神靈的倭國,棒子國也對中國虎視眈眈,踏上中國土地便狐假虎威其兇惡甚于西方人。可惜,既然上天能賜予中華世界上最好一塊土地,這塊土地能在人類歷史的絕大多數時間里創作最璀璨的文明,那么這塊土地上人民也絕非他人魚肉,只要這塊土地上人覺醒,團結,外來的敵人就必敗無疑。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約占陸地面積的67%,盆地和平原約占陸地面積的33%。
(粉色表示耕地。根據這個地圖,結合上面的中國地形圖,這個問題終于得到了解答:為什么印度的耕地比中國還多?)
中國山脈地圖
秒懂軟知識
中國地形界線
(1)內蒙古高原和東北平原界線:大興安嶺。
(2)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界線:太行山脈。
(3)四川盆地和長江中下游平原界線:巫山。
(4)云貴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線:橫斷山脈。
(5)準噶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線:天山山脈。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線:昆侖山脈。
(7)黃土高原和漢水谷地界線:秦嶺。
(8)河西走廊和柴達木盆地界線:祁連山脈。
(9)四川盆地和漢水谷地界線:大巴山脈。
(10)內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界線:古長城。
(11)長江中下游平原和華北平原界線:淮河。
在上帝視角,將山脈地圖還原成一幅鳳凰涅槃圖:
來了解圖中每一座山脈的傳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