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馮國雷:教育在擁抱信息化同時,更要守住育人的本心
疫情發生后,在經歷過這場“史無前例、世無前例”的大規模在線教育實驗后,學校的教育信息化之路該怎么走?

山西太原市第十二中學校長馮國雷給出的答案是:未來已來,線上線下教學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方式”是網絡時代教育教學變革的必然。在這個過程中,更要守住教育本心。


1


線上教學既考學生又考老師

太原市第十二中學多年來的教育信息化探索,在此次網絡教學中大顯身手。

“我們學校共有102個教學班,400多位老師齊上陣,均為原班級、原任課老師、原課表。”馮國雷說,得益于多年來軟硬件設施設備的不斷更新,更得益于教師信息化素養的培養,學校僅經過5天的建群培訓和網絡測試,全體高三師生就以原班級為單位,正式開始網絡直播授課。

馮國雷對在線教育的關注起于2013年左右慕課在中國興起,慕課的教學方式讓馮國雷眼前一亮:“網絡時代,在線教學是大勢所趨,必將帶來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變革。”正是基于對這一趨勢的認識和把握,馮國雷在學校開始了教育信息化探索。


最初的摸索是從一塊平板電腦開始的。馮國雷給有嘗試意愿的老師每人發一塊平板電腦,讓老師針對某個知識點或典型題錄制成微課,學生可以反復觀看,老師也無須不停講解。他帶著老師去北京、上海等地考察學習,慢慢地,來領取平板電腦的老師從最初的30人逐漸增加到60人、100多人。

馮國雷說,微課的應用解決了傳統教學的隱性問題,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和節奏去學習,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個性化學習。

條件逐漸成熟之后,學校從2017年開始,在初中年級實施“融e課堂”實驗教學,倡導推進“基于現代信息技術應用的問題驅動課堂教學模式”,實現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為學生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碎片化學習提供了全面、多樣、充足的支持。

如果給學校在疫情期間的在線教學打分,馮國雷給老師打出的分數是90分,學生是80分。“線上教學既考學生又考老師。”馮國雷說,老師們的教學態度和敬業精神應該打滿分,但線上授課技能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對學生來說,自律性和自主學習能力強的更能適應這種模式,反之學習效果就大打折扣。

2


未來學校的圍墻將隱形化

“疫情期間大規模的在線教學,對于教育信息化是一個大的促進,提升了教師和學生信息素養,這是任何人為的布置都起不到的效果。”馮國雷認為,學校應該借勢進一步助推教育信息化與教學的深度融合,讓線上線下教學相結合成為常態,學校一直推行的“融e課堂”就是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典型。

馮國雷與學生交流

“融e課堂”,是信息技術與教學的融合、融通。字母e代表高效的efficient、電子的electronic、也是令人快樂的enjoyable。到底什么樣?半月談記者隨馮國雷一起旁聽了一節課。

這是一堂由孟娟老師講授的初一英語課。孟老師手持一臺平板電腦,學生的課桌上也是一人一臺。

沒有紙質課本,教材內容都在平板電腦上,孟老師可以用觸控筆在上面劃重點,遇到一些句子和段落,可以打開視頻或音頻。每講完一部分,孟老師會出一個小測試,學生在平板上作答,很快就能顯示出誰已提交,正確率是多少。答對的同學,孟老師會獎勵一朵小紅花,她也會根據答題情況,有重點地講解。一堂課結束后,根據本節課答題表現,平板電腦會自動排出個人金榜和小組金榜。

“再也不敢走神了。”初一學生劉鴻說,現在的課堂不僅生動有趣,而且有隨機抽答、快速問答等功能,一走神就會被老師發現。同時,在課堂上,他也比以前更膽大了。“以前上課舉手是件特別難的事情,怕出錯,但現在用觸控筆直接寫到平板上就可以,大家回答問題也更積極了。”


有趣的設計讓一些同學似乎找到了學習的樂趣。“積極回答問題、課下認真寫作業,就能贏學豆。”初一學生席梓萱說,得到100個學豆就可以買一朵虛擬玫瑰花,獻給老師。“我們挺在意學豆,如果被扣了就會很沮喪。如果表現好的話,還能獲得各種徽章,比如刷題王、優秀之星、進步之星、預習達人等。”

孟娟當了20多年老師,過去完全憑經驗教學,“學生哪里會哪里不會,我自以為很清楚,但現在才知道,自己并不那么準確了解”,信息技術讓她的教學更加精準。

“過去信息技術是一種工具,輔助老師的教育教學,如今我們應有更高的追求,通過信息技術改變傳統的教育理念、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馮國雷說,過去人們認為,只有在課堂上、學校里才是學習,但借助信息化手段,可以實現時時學、處處學,未來學校的圍墻將隱形化。

馮國雷說,傳統教學方式是以老師為中心,老師教、學生聽,信息化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可以真正實現“翻轉”課堂,從“教師的教為中心”翻轉為“以學生為中心”,用技術搭建個性化、情景化的自主學習平臺,在學習過程中增加互動的空間。老師的教學也將更加精準、高效。

3


老師、同學之間的生命影響不可取代
中央已多次發文,對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但探索基于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新模式,重構教育生態,實現教育現代化仍然任重道遠。

馮國雷說,信息化推進的一大阻力是一些教師不愿走出舒適圈,認為傳統教學方式足以應對,對于信息化手段,不是棄之不用,就是將其作為點綴。這一固有思維應當首先改變。


另外,盡管目前科技在教育領域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但馮國雷強調,信息技術仍是一種手段,教育不只是冰冷的知識傳遞,而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學生、師生之間建立的學習場。“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馮國雷說,不論信息化技術發展到何種程度,都不能取代老師、同學之間的生命影響。

“無論如何,未來已來,將至已至。信息技術服務于精準化教學、個性化學習和教育教學管理會成為未來學校新樣態。”馮國雷說,對于教育信息化,所有教育人都應該積極去面對,適應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時代教育教學領域的深度變革。

出品:葉俊東

策劃:孫愛東 高遠至 王新亞

監制:許中科 許小丹 原碧霞 

文字記者:王菲菲

視頻記者:馬志異

攝像:崔藝鏵

配音 剪輯:張初

責編:張婉祎

校對:尤立(實習生)

來源:《半月談》2020年第12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致敬教育人物丨雷富光:巧用信息化助力教育品質提升
精細化管理培養好習慣——滸中本二上線率突破90%的背后
周南實驗:打造信息化教學 展示師生風采——周南實驗中學舉行教學開放日活動
學校教育信息化應用專項督查自查報告
信息技術教師生存現狀熱點透視
中日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比較研究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红安县| 阿荣旗| 柳州市| 宜春市| 会东县| 嘉善县| 崇义县| 额尔古纳市| 巨鹿县| 永寿县| 阜宁县| 长兴县| 吴江市| 精河县| 菏泽市| 河南省| 夏邑县| 普安县| 榆林市| 元谋县| 工布江达县| 垦利县| 含山县| 蚌埠市| 高唐县| 竹北市| 浦江县| 常德市| 洪洞县| 荔波县| 高要市| 定州市| 灵石县| 靖江市| 乌鲁木齐市| 承德县| 额尔古纳市| 正安县| 卢湾区| 普兰县| 普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