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這么多紫砂干貨知識,對于壺友們們來說,最想了解的還是泥料這一塊,因為網上眾多介紹,有籠統的,有專業的,但看完之后好像都不甚清楚。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泥料,以供眾多壺友參考。
以最常見的紫泥為例,它在黃龍山礦區深處,深埋石英砂夾層之中,出產甲泥,呈紫褐色,用來做壺的紫泥只是深藏在甲泥中的一部分。
所有紫砂礦料都有云母、高嶺石、石英、赤鐵礦等組成,其中二氧化三鐵是重要的著色元素,礦料的顏色不同就取決于它。
紫砂壺燒成后表面分布的星星點點的銀片就是云母。
這就是紫砂礦料的基本要點了。
『 紫 泥 』
1、天青泥
天青泥,又名青灰泥。天青是沿用古人對青灰色的稱呼,此泥之色調亦是藍、綠與灰的復合;很多不了解的人,會把天青泥和墨綠泥混淆。
天青泥是珍稀泥料之一,清朝常用之泥料;現在已不易開採,已然礦量極少;內含多種礦石顆粒,包漿溫潤、質感特殊,俗稱鯊魚皮。
泥性:礦料中的含有物豐富,鐵元素與鋁元素相對較高,粘性低,較難成型,所需窯溫也偏高。
成品特點:砂感明顯,雙氣孔結構使其傳溫快,保溫性能佳,利于泡茶時保持水的溫度,這直接影響了泡茶的色香味,成品古樸穩重,古意盎然。
沖茗特性:可選范圍廣,泡茶香氣醇厚,甘韻可口,溫度時差掌握平實易上手,若您覺得市場上其他泥料不夠特色,天青泥使最獨特明智的選擇。
2、清水泥
清水泥雖不似天青泥大氣磅礴,卻自帶古樸氣息,長期使用后更是猶如百年老樹,古代陶人尤為鐘愛此泥,因此傳器流傳亦較多。
在泥系中,清水泥屬于純種紫泥礦,宜興陶藝人稱之“普泥”,意為較常見的泥料;此泥良者稀而貴,劣者多而廉,因此須仔細辨認。
泥性:制作時干濕易掌握,穩定性高,成型較易。陳泥不可直接制作,需要回煉醒泥,否則易生黑邊、花泥。
特點:泥色醇和爾雅,文人氣息濃厚,大小件作品皆可展現風華。溫暖親和的氣息,讓使用者產生憐惜之意,為明初陶手最喜使用泥料之一。
沖茗特性:使用日久愈呈紅潤,包漿易顯;泡茶易上手,親和力佳,溫度掌握簡單,可輕松沖壺佳茗,伴享茶宴。
3、底槽清
地槽清產于黃龍山,紫泥原礦大致可分為:頭槽、二槽清、地槽清等。此泥產于紫泥最底層,質量之佳,為歷代陶人推崇之首,亦為數百年來經典之泥,及已故顧景舟大師最鐘愛之名泥。
此泥礦名稱,因宜興產地方言沿用已久,為恐混淆,故用其音直譯文字,以“底槽青”名之。
泥性:因產于礦料底層,質地純滑,泥質細膩,燒成色穩重。此前盛產地槽清之黃龍山四號井,因故崩塌而封井,礦源日益短缺,殘留堆積風化的則愈顯珍貴;宜興紫砂得以舉世聞名,此泥功不可沒。
特點:塊狀中可見青綠色斑點,俗稱“雞眼”或“貓眼”,色呈偏紫泛青,細而純正,十分稀少。成品為紅豬肝色,燒成顏色具體看礦料的成分構成和燒成溫度。
沖茗特性:性格溫和典雅,茶湯韻味悠揚,養泡日久,泥色由棕變幻為古黯肝色,愈顯古樸素雅,明潤光亮。
4、普通紫泥
紫泥是市場上接受范圍最廣的泥料,礦脈中鐵質成分較高,泥料內含顆粒較大,疏松的結構使其擁有極佳的雙氣孔結構,泡養變化甚大,很多人稱其為養壺之最佳教材,也是不少壺友初玩紫砂的首選。
泥性:紫泥穩定性佳,易掌控,緊密結實易塑形,因此大型塑像多選用紫泥,成型較易,乃陶者最喜愛使用的泥料。
特點:紫泥色澤成熟穩重、端莊肅穆,作品大小皆宜,呈棕紫色調,能安定心靈,親和力甚佳。
沖茗特性:使透氣性佳,熱淋變色率高,親茶性頗符中庸之道,易掌控沖泡時間,養成后更顯高貴迷人,為雅俗共賞之泡茶利器也!
『綠泥』
1、墨綠泥
墨綠泥與天青色相近,時常容易混淆,但其泥色青藍略泛綠光而無灰色調,故此稱為墨綠泥。沖泡首選普洱茶系列,鐵觀音及半發酵茶類,重發酵茶等等,選擇范圍較廣。
泥性:泥料細膩密實,粘性佳,張力尚可,泥色獨特,是為不想人云亦云的壺友之選。
難度:對窯溫要求高,窯溫足則色澤溫潤,不足則色嫩枯燥,較易變形,原料收集不易,煉制困難而繁復。
特點:泥色特異,青藍色重略泛綠光,清秀獨特;稍稍泡養,色調則更穩實,溫潤透明,變化明細,玩賞皆具成就感。
沖茗特性:選用溫順滑膩的茶品,此泥料味香凝聚,沖泡時間易掌控,泡養起來上手較快,讓你以輕松心情泡杯好茶,實為品茗之最佳幫手。
2、本山綠泥
本山綠泥,這里的本山,指的是黃龍山出產的泥料,因此,本山綠泥就是黃龍山出產的綠泥礦料。該泥料屬砂質泥巖,位于紫泥泥層之間,以泥中泥的形式產出,開采難度較高,出產量稀少,珍貴非常。
泥性:本綠為致密的塊狀結構,含礦量比較少,顆粒含量較大,燒成后器表平整挺括,收縮及變形率較小,胎質相對來說比較疏松。
難度:對燒成溫度有很高的要求,一般要達到1200到1230之間,有時要達到1250以上。
特點:本綠原礦呈灰白色或者灰白偏綠色,燒成后呈灰黃色,溫度高時則呈青灰色,所以,要是有人拿著燒成顏色時綠色的本綠,基本就可以斷定是加了顏料的。
沖茗特性:泡茶溫順滑膩,味香凝聚,沖泡時間易掌控,能以輕松心情泡杯好茶,乃品茗之最佳幫手。
3、芝麻綠泥
原礦外觀呈灰青色致密塊狀,略堅硬,表面有銹色及白色蠟質狀,斷面略呈粗砂狀。因燒成后胎質中含黑砂紙點比較明顯,故而習慣稱為“芝麻綠泥”。燒成后呈淺黃色微微泛青綠。
泥性:原礦砂料豐沛,共生礦中紫泥偏多,高溫下顏色偏青、偏灰。顆粒結構的特征是“骨多肉少”,因而質感十分豐富。
難度:熟泥可塑性較差,制作時帶有泥沙性,通常燒成溫度范圍在1190 -1210℃上下浮動,收縮率5.5%左右。
特點:砂感豐盈,透氣性與吸附性極佳,勝過一般的紫砂泥料。久時泡養,愈顯光滑透亮,白中泛青,包漿在短時間內就能養出。
沖茗建議:普洱茶系列,鐵觀音以及半發酵類茶、重發酵茶類(黑茶類),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綠茶、龍井、紅茶等等。
『紅泥』
1、紅皮龍
紅皮龍又稱野山紅泥,其礦料稀少,近年來在市場更加少見。一般分布在黃石層下方,礦料紅褐色,燒成后變為紅色。紅皮龍相對石英含量較高,云母雜質多,透氣性能好,泡茶易上手,使用越久越紅潤。
難度:成品燒制時容易出現跳砂、變形、窯裂;收縮率大,較大的器型難燒成,成品率也低。
特點:周身密布顆粒,有一種粗獷的風格;紅潤又具有砂感,器身明顯呈雙氣孔結構,空氣對流流暢,別于一般陶器,質樸拙雅。
沖茗特性:熱淋變色率高,養后愈顯紅潤,易現包漿之美;親茶性高,香飄氣揚,甘韻悠長,為茗壺收藏家的最愛。
2、大紅袍
大紅袍紅艷奪目,氣質高雅,令觀者滿受瑞氣臨身,鴻運當頭之意;為瀕臨絕滅之極品泥料。
泥性:低張力,收縮比幾達紫泥系的三倍,制作時泥性掌握不易,古代用于增添紅泥艷麗調色之用,為傳說中最具神秘色彩之極品泥料之一。
難度:易起節皺、開裂、塌陷、變型、窯溫輕者偏黃易還原,重者變形起泡,成品率不及二成。
特點:質感綿密、緊實細緻,持之扎實沉重、紅潤艷麗,泥中極品,無以倫比;泥胚含少許原礦顆粒,沖淋熱水后色變極大,呈紅中帶紫,養壺易現“包漿”之美。
沖茗特性:使用須先溫壺,親茶性高;泡茗渾厚醇和,柔順富有口感,頗具泥中王者之風;故壺友們戲稱為:茶客殺手。
3、降坡泥
原礦產于黃龍山二龍橋礦段,正位于“青龍山”與“黃龍山”之交界處,因採礦而使道路低陷,遂被宜興陶人呼之降坡泥。
此泥煉制后出現老味十足、橙紅中泛黃的燒成樣貌,讓人觀之即生思古之幽情,經泡養后更是老味橫生,簡直與明清佳泥毫無二樣。
泥性:熟泥可塑性較好,成型時略酥,制作時帶有泥沙性,燒成溫度范圍一般。
難度:收縮和變形極大,不易制作,只適合做小品。
特點:原礦因含緞泥、紅泥、紫泥等諸多共生礦,陶之后,于深沉之“橙紅色”底上,滿布五彩斑斕的粗細、深淺之紅、黃星斑點。
沖茗特性:以之沖茗茶湯“溫順醇和”、“回甘強勁”;若搭配前代傳器為品種,稍一泡養除了“包漿”明顯外,更與古代傳世巨作之氣息、質感毫無二樣,為喜愛老壺韻味的藏家們愛不釋手之品也!
4、朱泥
朱紅微嫣具綿密柔滑之砂感,水色溫潤度中等;熱水沖淋立展嬌嫩鮮紅特色,壺身游移紫光遽現,神秘迷人風韻令愛壺人神醉。以之沖茗之茶湯明亮活潑、快意果決、易展揚香而聚甘柔甜。
其礦胎骨堅硬而沉實,色澤朱紅略泛桔光,溫潤透明質感之佳,與清中期頂級朱泥無異;大器無法燒成,小品燒成后穀皺紋隱現,頗具古代朱泥風華。趙莊的朱泥原礦灰、白、帶黃棕色,呈片狀結構。
泥性:原礦深埋于嫩泥礦層底部,外觀呈咖啡黑色,煉制目數多未140~180。
難度:此泥含砂量低,泥性嬌,成型工藝難度也高,由生坯至燒成,收縮率高達30%~40%,支撐度差,成品率僅7成,因此多為小品壺。
特點:熱淋變色率較大,愈用愈紅;泡養一段時日,令人刮目相看,判若二物。其氧化鐵含量較其他泥高。
5、紅泥
紅泥礦氧化鐵含量較高,優者光潔明亮,橙中略見紅光,劣者雜亂陰霾,俗不可耐;紅泥原礦堅硬似石,呈澹草綠色調,窯溫略低,較適制作小件茗器,可愛靈動,深得世人喜愛。
泥性:燒成溫度偏低,收縮比稍大,干、濕度控制較難,石英、云母含量較豐。
難度:窯溫敏感,窯溫不足,呈枯黃橙色水色不彰;稍高,則收縮大、變型、塌陷、鐵質溶點較易產生;燒足,呈光潔明亮紅中略見橙色。
特點:熱淋變色率較大,愈用愈紅;泡養一段時日,令人刮目相看,判若二物,呈現“包漿”之美。
沖茗特性:逼熱高,迅速果決毫無矯飾;泡茶老手之最愛;茶湯明快大方,善惡分明。
『段泥』
段泥原礦稱之“老團泥”,外觀近白色,夾深綠斑點;除可當泥胚製陶外,亦可磨篩成細顆粒,作為調砂效果之用。
泥料內所含顆粒較大,結構疏松,空氣對流順暢;日久使用,漸露鋒芒,養成變化甚大為養壺之最佳器材。
泥性:質感堅硬而溫潤,呈近田黃色調,為江蘇宜興趙莊山系朱泥礦,因含鐵量只達到6%左右,致成陶之后呈“金田黃色”。
特點:許多玩家誤會段泥會“吐黑”,其誤解起因,乃昔時窯里均為低溫窯,而段泥系為高溫泥(一般燒成溫度為1172~1180度左右),因此時常窯燒不足,成品遇水后呈現還原為原礦色之現象,就是大家稱為“吐黑”的假象。
沖茗特性:段泥適合泡的茶比較廣泛,段泥的透氣性好,茶湯順和平適,操作沖茗技巧要求不高,非常適合新手使用,只需要選用茶湯較淺的即可。
看完介紹之后,下次身邊的朋友問起底槽清或者其他泥料時是否知道他的分類以及特性了呢?如果覺得本文不錯,可以推薦給你身邊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