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以此文獻給所有媽媽
以及會在未來某天成為媽媽的女生們
“孩子在鬧呢,你這當媽的怎么不管一管!”
“不輔導孩子做作業看什么偶像劇!”
“都當媽的人了,怎么這點事都做不好?”
諸如此類的話,媽媽們是不是經常聽到?絕大部分是從婆婆那里,偶爾也會是老公發出的抱怨。
仿佛全世界都認為,當一個女人成為母親,就應該無所不能。在母愛的偉大光環下,她們應該拒絕一切所謂“拋家棄子”的娛樂活動。這種所謂的“普世價值觀”,當你真正當媽后,你就會發現,有些人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你知道懷胎十月是怎樣漫長的一個過程嗎?
你知道生baby是怎樣一種撕心裂肺的疼痛嗎?
你知道每天兩點一線接小孩有多累嗎?
你知道輔導孩子寫作業是很抓狂的一件事嗎?
你知道自己口音不好還要輔導孩子ABC是怎樣自尊心崩塌的一件事嗎?
不知道?那就別逼逼
我有個的朋友,為了生孩子放棄了化妝、放棄了打扮,愛干凈的她甚至能忍受一個月不洗頭。然而,月子結束當晚,她就洗了個美美的頭,燙了個大波浪,化了個精致的妝,噴上香水,孩子丟給老公,拎著包包瀟灑出門了。留下一句:
親愛的,我出去浪了,今晚別找我
這才是身為母親該有的理直氣壯
可是多數的現實卻是:
想出去和閨蜜聚會
“又不是小女生了別整天出去逛了”
想去買衣服
“都有老公了打扮那么花枝招展作甚?”
想出去旅游
“世界那么大,你帶好孩子就夠了”
周末想睡到自然醒
“媽媽我餓”
這時候,你們是不是會有這樣的念頭:
唉,養孩子好煩,接送孩子上學好煩!給孩子做飯好煩!
我不想當媽了!
恭喜你,育兒倦怠期到了
有的媽媽會為這樣的心理感到羞愧,覺得這是一種失職,是在逃避責任。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如果破壞了,親子關系就難以修復了。所以她們會拼命地向過來人請教,查閱各種育兒書籍,甚至請教心理醫生。什么和孩子“重溫”過去、和孩子一起嘗試新奇的事物、和孩子一起做他們喜歡的事情、耐心和孩子聊天、學會欣賞孩子......
啊咧?有點奇怪
爸爸去哪兒了?
似乎所有的育兒場景,總會缺少爸爸的存在。
爸爸搭把手,孩子照顧好了,嗯,好男人。
爸爸撒手不管,媽媽忙不過來孩子沒照顧好,嗯,壞媽媽。
那個許諾要陪你看星星看月亮看地老天荒的
帥氣男子
現在只是個看你陪孩子陪爸媽搶生鮮特價的
中年大叔。
每個經歷育兒倦怠期的媽媽,都無辜地獨自承受譴責,可是,大家是不是忘了
她們也曾是小公舉,也曾備受呵護
初為人母,她們也在彷徨掙扎
但卻為了母親這個頭銜逼迫自己堅強。
育兒過程中,最辛苦的永遠是媽媽。孩子生病時,只有媽媽會不眠不休睜著雙眼到天明去照顧孩子。換成爸爸,相信我,他們一定會不定時的打瞌睡,并且一定會睡過去至少一次,上限不封頂。
其實要平安渡過育兒倦怠期的最好辦法,就是和孩子他爹做一個短暫的交接。人生那么長,累了,就應該停下來歇歇。一直往前沖,你容易把無謂的怨氣撒在孩子身上,也會因為壓力蒙蔽雙眼而忽視了孩子的閃光點。
就好像愛情有保鮮期
身為母親的責任感也是需要定期激活的
這不是失職,而是人之常情
如果媽媽們正在經歷育兒倦怠期,而又難以自我調整的時候。
孩兒他爹
實現你人生價值的時候到了
替媽媽分擔一些育兒壓力,小到下班順便到學校把孩子接回家,或者是承包洗衣做飯等家務,大到周末早起做早飯、輔導孩子做作業、帶孩子去游樂場或者進行戶外運動。如果你是絕世好男人,就勇敢地交出錢包,讓熊孩子跟你混,給媽媽一個可以完全屏蔽孩子的假期。不用太長,一天就夠。
成為母親之前
你們首先是女人
只有給自己足夠的關愛
你們才能給孩子更好的呵護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