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龍湯巧記靠歌訣
歌訣:
大青龍湯桂麻黃,杏草石膏姜棗藏。太陽無汗兼煩躁,風寒兩解此方良。(背誦歌訣能有效幫助記憶)
組成:
麻黃、桂枝、甘草、杏仁、石膏、生姜、大棗
功用:
發汗解表、清熱除煩(惡寒重,發熱重,“不汗出而煩躁”)
大青龍湯名字大有來歷
關于大青龍湯名字的由來,有這么個說法,青龍是四象(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之一,五行學說中,東方五行屬木,其色為青,曰青龍。龍能翻江倒海,行云降雨,大青龍湯發汗解表、與水有關,故曰青龍湯。大青龍湯是麻黃湯的一個附方,大龍能夠行云降雨,譬如大青龍湯發汗解表,汗出而解。
大青龍湯這樣用
夏日貪涼,空調溫度很低,惡寒發熱,無汗,漸至煩躁不安。外感風寒表實癥是大青龍湯的主證,風寒不解、衛陽閉郁、始見化熱、為其兼證。“太陽無汗兼煩躁,風寒兩解此方良”,外界環境風寒越盛,毛孔閉塞,里面的衛氣不能外達,內生郁熱;發熱越高,越耗傷津液,因此煩躁。“煩躁”是大青龍湯證的一個很重要的表現。
用藥如用兵,方劑中重用麻黃(特點:“開泄腠理,透發毛竅”),麻黃(君)猶如鐵騎一般直入血脈,通營分,即使寒邪進行了激烈的抵抗,但最終還是無法抵擋。桂枝(臣)溫通經脈,解肌發表,通達營衛,助麻黃發汗。
石膏(佐)佐助麻黃兼清里熱,又可制約麻黃發汗之力,使之辛溫有度;生姜、大棗保護胃氣,好比后勤部隊,為出汗提供物質基礎。甘草(使)調和藥性,又可緩和麻黃峻烈之性。
大青龍湯中,麻黃、桂枝合用,可發汗、溫通血脈;甘草、石膏合用,甘、寒可以生津、清熱除煩;姜、棗合用則顧及正氣。可謂面面俱到。
大青龍湯發汗解表、清熱除煩,當龍騰雨降,郁熱頓除,則煩躁自解。應用得當,能覆杯而愈,杯子還沒放下,汗就出來了。效如桴鼓,立竿見影。也正因為大青龍湯發汗力強,風寒表虛自汗者,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