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劉備駐扎在彈丸之地小小的新野城的時候,有一位智者,親身去考驗過劉表和劉備后,他并沒有選中占據一州的劉表,而是選擇了只有小小新野的劉備為主公,原因很簡單,劉表無四方之志,而劉備有雄才大略。
劉備之所以能得到諸葛亮,也是由于他在劉備面前的大力推薦,他和諸葛亮還是好朋友,這個人的名字就叫徐庶。
徐庶,年輕時弄棒練武,曾為人殺人,他給抓了之后即將給殺死的時候,他的朋友們救了他,從閻王那里走了一圈回來的徐庶,此后棄武從文,脫胎換骨,學得一身好韜略,單是兵法一項就很了不起。
在新野開始輔助劉備之時,他就用兵法打敗了曹仁。曹仁何許人物?曹操的左膀右臂,常年統領著一支神出鬼沒的騎兵,官渡之戰的時候,多虧曹仁統領著那支騎兵南征西討,才把曹操的內憂內亂都給掃清,曹操才得以騰出手來,專心對付前方強大的袁紹。
在演義之中,曹仁進犯新野,布下了他最拿手的“八門金鎖陣”,據說“八門金鎖陣”由“奇門遁甲”所生出的首尾相應,環環相扣的強大陣法,能把猛將大兵盡皆鎖在戰陣之中,而無從逃脫,最終要么戰死要么給活抓,而徐庶一眼就看出了陣法的破綻,隨后讓趙云率領一些人馬,按他的指點去做。只見趙云左沖右突,輕易就把曹仁的大陣給破了。
日間的曹仁戰敗,晚間還想偷襲劉備營寨,卻給徐庶識破后,曹仁不但偷襲不成,反而連他的樊城也給徐庶用計奪走了。
徐庶也許在治國安民方面比不上諸葛亮,但他用兵用神,在局部戰爭和具體戰斗之中,徐庶用兵或勝孔明諸葛亮,可惜劉備啊,在曹操的大軍要攻占荊州之時,卻沒能好好照顧和保護的徐庶的家人,致使孝子徐庶的老母親給曹軍俘獲了,這是《三國志》里有記載的事件,而不是像《三國演義》寫得那樣,程昱找人模仿徐母的筆跡,用計把徐庶騙到曹操那邊去,真實的情況是徐庶老母給俘,孝子的他不得不投降曹操。
可惜徐庶就這樣離開了劉備了,這完全可以說是劉備的疏忽,要是劉備安排一位猛將護送徐庶等家眷,又或者優先安排好的話,就不至于錯失一位用兵如神的軍師,假如徐庶繼續留在劉備陣營,徐庶,龐統和孔明都是熟悉荊州的好軍師,那劉備至少也會安排他們當中的一個來鎮守荊州,也許徐庶就是最合適的人選,要是這樣的話,荊州就不一定會丟了,蜀漢的力量也就不會在夷陵一戰中幾乎挫盡掉了,諸葛亮的“隆中對”戰略也許就可以完滿實施了,北定中原的勝算也許就更大了。
要怪就只能怪劉備敗走荊襄時的疏忽了,致使錯失了這樣一位好軍師,盡管徐庶離開了劉備,但他身在曹營心在漢,他發誓說,終生不為曹魏設一計一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