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所有腰突朋友都關心的話題。我們今天用動圖和文字介紹的方式,給大家做一下詳細介紹:
腿部出現疼痛、麻木,是大多數腰椎間盤突出癥朋友都會遇到的。
我始終認為,能不能學會自我舒緩疼痛、麻木癥狀,對于突友來說是一個非常實用的技能。在中醫上,解決腰腿疼最常用的就是梳理“足太陽膀胱經”和“足少陽膽經”這兩條經絡。
腿部癥狀,往往發生在兩個部位:腿部外側或者腿部后側。
我們可以對比一下經絡圖,大腿外側的癥狀位置,與膽經的走向非常接近;腿部后側的癥狀位置,與膀胱經的走向很接近。
一、敲打膽經
適用人群:腿部外側有癥狀的朋友。
動作分解:
1.找一個臺階,將患肢踩上去;
2.將手部攥成空心圈,從臀部外側開始,沿著大腿外側開始敲打;
3.敲打距離間隔盡量密集一些,不要間隔過大;
4.一組5分鐘為宜,一天可做多組。
梳理膽經,還可以采取刮痧的方式進行,效果會比敲打更好。但是在便捷性上,敲打更為方便,適合在辦公室、公園等地方均可聯系,不受環境因素影響。
對于腿部外側有癥狀的朋友來說,可以將敲打與刮痧結合起來。
配圖:敲打膽經
二、腿部震顫(梳理腿部膀胱經)
適用人群:大腿周圍、腿部后側、小腿肚有酸脹疼麻癥狀的朋友。
動作分解:
1.采取坐姿,雙臂放在身后,支撐身體平衡;
2.將腿部自身伸直,然后膝關節用力上下抬起,帶動整條腿部撞擊地面;
3.動作力度不要過猛,頻率不要求太快;整體感覺上,腿部與地面要有撞擊感;
4.一組5分鐘為宜,一天可做多組。
梳理膀胱經,同樣可以采取刮痧的方式進行,效果同樣比撞擊要好,不過腿部震顫做起來更為方便,二者最好也是結合起來。
配圖:腿部震顫(梳理膀胱經)
腰背肌康復練習,同樣是突友必須掌握的。對于腰背肌,現在很多自媒體過于夸大它對腰突的作用了,甚至將其宣揚成為治療腰突的“絕招”,仿佛有了發達的腰背肌,就會徹底遠離腰突。
這樣的觀點太片面了,也不符合保守治療的“整體觀”。
腰背肌,是腰椎的一道屏障,對于經常久坐久站、彎腰干貨的朋友來說,可以降低腰椎問題發生的概率;但是,并不能完全杜絕腰椎問題的發生。比如:許多運動員有發達的腰背肌,但是依然會患上腰突,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腰背肌鍛煉是必須的,沒有好的腰背肌,腰椎問題就容易出現、復發;有了好的腰背肌,也不要掉以輕心,更要養成良好的用腰習慣。
一、單橋練習
動作分解:
1.采取側躺姿勢,雙腿伸直,疊放;
2.將下側手臂彎曲,用整條前臂支撐身體;另一側手臂叉腰;
3.用腰部與胯部力量,將身體抬起,在達到最高點時,堅持2秒鐘;
4.這個動作的要點在于,抬起的過程中,要感覺到下側的腰部有明顯的緊繃感;
5.兩側腰部輪流進行;每側15次為一組,早晚各一組即可。
這個動作可以幫助我們充分鍛煉側腰肌,對于久坐久站的人來說,可以快速消除腰背疲勞,促進腰部血液循環。
配圖:單橋練習
二、俯臥挺身
動作分解:
1.采取俯臥姿勢,雙手背后;
2.用腰部力量將上半身努力抬起;
3.感受腰背部緊繃的壓力是這個動作的重點;抬起20次為一組。
這個動作的作用有兩個:在腰部升起過程中,可以鍛煉整個腰背的力量,在下降放松的過程中,可以舒緩腰部,一升一降之間,可以促進腰部血液循環,有助于消除腰背肌肉的粘連與痙攣。
同時,還可以讓腰椎充分活動,增強關節靈活性,防止骨質增生出現;另一方面,還能夠恢復腰椎曲度,增強腰椎穩定性。
可以說,俯臥挺身是一舉多得的練習方法。
配圖:俯臥挺身
對于腰椎正常的朋友來說,體會不到腰椎會有一種“支撐不住”的感覺。對于突友來說,或多或少都會出現這樣的現象。腰突發生以后,腰椎形態遭到破壞,因為疼痛等原因,腰椎的平衡性被打破,中醫上概括為“筋出槽、骨錯縫”。
對于突友們來說,增強脊椎的穩定性,也成了必須練習的運動之一。
一、對側平衡
動作分解:
1.采取跪姿,雙臂支撐地面;
2.抬起左側腿部,同時伸直右臂,腿部與手臂都與地面平行時,放下;交換另一側腿部與手臂。
3.這個動作的要點,在于將腿部與手臂伸直的同時,保證身體不會左右搖晃,從而訓練腰椎的平衡性。
我們在做影像檢查的時候,會收到一張報告單,上面通常會有一句對腰椎序列的結論。經常聯系對側平衡,也可以起到維護腰椎序列的作用。
配圖:對側平衡
二、貓式拱腰
動作分解:
1.采取跪姿,雙臂支撐地面;
2.吸氣,將腰部慢慢拱起;呼氣,將腰部慢慢收回,再產生凹陷;
3.這個動作一定要注意腰椎的變化,很多剛開始接觸的朋友,很容易將腰部整體“抬起來”,而不是腰椎在活動;
4.一組10次,早晚各一組即可。
這個動作,剛開始學習的時候,會有一些難度,可以讓家人在朋友用視頻記錄一下,然后自己對比視頻,看看那個地方做的不太到位。
貓式拱腰,可以說是鍛煉腰椎的金牌動作了,從腰椎曲度、關節靈活性、腰椎序列、穩定性等角度,都能起到積極作用,經常練習貓式拱腰,可以讓腰椎回歸到健康形態。
配圖:貓式拱腰
俗話說:筋長一寸,命長十年。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運動員,還是舞蹈演員,拉筋是最基礎的練習。也就是說,筋絡是否柔韌,是身體機能的一項重要指標。
對于突友來說,拉筋練習可以增強肢體柔韌度,在拉筋過程中,可以起到舒緩神經、疏通經絡,放松肌肉等作用。從中醫角度來看,筋絡柔韌度增強了,有助于保護骨骼。拉筋的方式有很多,我們今天分享一個適合突友們來做的拉筋練習:
弓步拉筋
1.找一個可以手抓的物體,欄桿、樓梯扶手均可;
2.背對物體,雙手抓牢,雙腿前后分開;
3.將身體慢慢下壓,讓腿部呈現“弓子步”;
4.這個動作的要點在于,身子下壓過程中讓腿部產生拉伸感覺,同時背部能體會到緊繃感;
5.這個動作對于久坐久站的朋友,非常適合;沒有具體的操作次數,沒事多練習即可。
弓步拉筋,為什么很適合突友練習呢?因為它可以同時實現拉筋與鍛煉腰部的雙重作用,只要動作做到位,技能幫助我們練習腰背部,又能讓腿部得到拉筋鍛煉。
如果你選擇保守治療、自我康復,那么,就請記住這8個字:骨正筋柔,氣血自流。
可以說,所有的練習方法都是從這8個字為出發點,幫助我們消除癥狀、維護腰椎形態、預防突出癥的復發。
在練習的時候,要具備“整體觀”,不能只進行一種類型的練習,而是要懂得從不同角度、不同目的來綜合提升。
在練習的時候,要學會篩選動作,對于做起來比較舒服的動作,要保留;對于做起來會加重身體不適的動作,要選擇放棄。有許多人在這個認識上存在誤區,會覺得越疼越要練習,采取“以疼治疼”的思路,這是完全錯誤的,沒有任何科學依據,而且還會造成病情加重。
今天只是列舉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動作,并不是全部。希望能從分析當中,給大家一些啟發,拋磚引玉,體會到練習的作用與目的。
好身體,從一個好習慣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