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靜以修身,寧靜致遠。
生活的美好,在于你擁有一顆安靜的心。一個喜歡安靜的人,肯定是一個注重內心感受的人。
心境淡然的人,總是清淡寡言,喜歡安靜,通常會以一種不驚不擾,平凡但不愿平庸的姿態(tài)活著。
能夠靜得下來的人,皆有不俗的意志與思想,這種內心的力量是難得的,更是堅不可摧的。真正有城府的人,往往很安靜。
安靜是一種修行,是一種素養(yǎng)。因為安靜,少了外界的干擾,我們的心不再設防,開始安定淡然。
有一種安靜的美好,叫“我與誰都不爭,誰與我爭都不屑”。真正有實力的人,往往很安靜。
一盞燈,一炷香,望一道落日殘陽,一本書,一杯茶,享一時清歡歲月。杯盞之間,品的是茶,靜的是心,悟的是人生,滌的是靈魂。
-02-
安靜,是生命的豁達。微笑面對成敗,坦然接受得失。喜要收斂,不張揚,不炫耀;苦也要收斂,抱怨少點。
花宜半開,酒宜微醉,做人最宜低調收斂,韜光養(yǎng)晦。喜而不語是聰明。
安靜,是一種力量。無論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里,只要你能做到內心寧靜,就總能找到一方最適合自己的僻靜角落。
做人,安靜了就會顯得厚重和可靠,反之,就會顯得過于輕浮和淺薄,太張揚。你能靜得多久多深,決定了你的生命力有多強大,也注定了你生命旅程能行多遠。
亦舒說:做人凡事要靜,靜靜地來,靜靜地去,靜靜地努力,靜靜地收獲,切忌喧嘩。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你若是炫耀和夸大自己的鋒芒,必然會招來禍患。你比別人進步一點點,別人會嫉妒你。
-03-
韋應物有一首詩《詠聲》:“萬物自生聽,太空恒寂寥。還從靜中起,卻向靜中消。”意思是宇宙萬物皆以“靜”為常態(tài),聲音生于靜,最后也復歸于靜。
靜以養(yǎng)心,包容萬象。安靜,是內心最美的風景。人生因安靜而豐盈,歲月因安靜而靜美。
人的悲歡從來都不相通,更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感同身受。累累傷痕是生命給你的最好禮物。與其喋喋抱怨,不如靜下深思。
安靜就是盛下了所有,也放下了所有。懂得適時沉默的人,必定是一個內心強大的人。
苦而不言的沉默,讓人在收斂中靜品生活,進退有度,以溫柔淡定的 姿態(tài)面對一切。面對苦難時很少有人真的想要了解你的苦難,苦而不言才是我們最好的選擇。
-04-
《昭德新編》說:“水靜極則形象明,心靜極則智慧生。”
能成大事者,幾乎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他們擁有安靜的能力。真正有城府的人,往往很安靜。
我們無法控制別人的嘴,但我們可以選擇不聽。你要靜下心來聽取內心的聲音,才能解決人生的關鍵問題。
在一個安靜的人身上,可以看到安靜投射出來的巨大張力,內斂,低調,溫和,謙遜,悲不言,喜不語。
世界上只有一件東西始終經(jīng)受住生活的沖擊,那就是一顆寧靜的心。正如白落梅所說“人生應該刪繁就簡,任世事?lián)u曳,心始終如蓮,安靜的綻放”。
保持一份寧靜,保持內心的一份淡泊,看云卷云舒,賞花開花落,平靜做人,平靜處世,平靜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