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ish異型 ,打造中國最專業(yè)的異型魚愛好者公眾號。精選全球異型資訊,一手把握!
文章轉(zhuǎn)載自:痞客邦@安怎碎碎唸@作者:安古斯
http://angus888.pixnet.net/blog/post/23687797
水中舞劍者:帝王白劍尾皇冠豹
基本資料
L090 帝王白劍尾皇冠豹異型 英文學名:Panaque sp. 'L 90' 中文學名:巴拉圭鯰屬 中文俗名:帝王白劍尾皇冠豹異型 首次發(fā)表:1992年01月在DATZ 類別:皇冠豹科 產(chǎn)地:Peru, Rio Ucayali Einzug, Rio Huallaga bei Tingo Maria秘魯 成魚尺寸:40cm 適宜溫度:26 - 32 °C pH:6 - 7.5
KH:0 - 5 °dH
GH:0 - 10 °dH
正文
劍,「百兵之君」,乃中國古兵器之一,已有數(shù)千年以上的歷史。若要說劍的起源,得從「孫臏兵法」說起了。(請注意「孫臏兵法」不是「孫子兵法」喔!孫子兵法為孫武所著,春秋末年齊國人。孫臏兵法為孫臏所著,戰(zhàn)國時期齊國人,乃孫武后世子孫。)孫臏是戰(zhàn)國時期叱咤風云的軍事家,我想大家應該都聽過孫臏與龐涓的傳奇故事吧……孫臏兵法中特別提到「劍」的創(chuàng)始者其實是中華民族的老祖宗--黃帝。因此,追溯劍的歷史,真的要進入神話中的年代了。
當時的劍是什么樣子?我想已經(jīng)無從考查了。目前所能看到的最古老的劍,是四千多年前新石器時代出品的「石刃骨劍」,由獸骨兩側(cè)鑲嵌細長銳利的薄石片而組成。而大家比較熟悉便是青銅劍了,大約開始于商代,西周時銅劍開始流行,但多是短劍(匕首),防身自衛(wèi)用。之后,東周時期,銅劍的制作日益精湛,劍身變得修長流暢,劍體光滑平整,脊棱墳起,鋒頭銳利。當時的劍法在運用上以刺為主,因此那時的銅劍,兩邊側(cè)刃多呈兩度弧曲。這種對稱優(yōu)美,剛?cè)崆毕囗殲橛玫脑煨停c劍體上的紋飾和錯金銘文交相輝映,極具美感而受人仰慕。從此,「劍」就不再是單純的兵器了,而開始衍生出裝飾象征的功能,漸漸地有許多寶貴的名劍出現(xiàn)。諸多的稗官野史、武俠小說也都以「劍」為主軸,塑造出許多的傳奇故事……
講了這么多有關(guān)劍的起源,無非是要介紹接下來的這位主角。它是異型,人稱「帝王白劍尾皇冠豹」。你看,那令人震攝的身軀,拖著長長的劍尾,有點威武,又有點秀氣,帝王之姿中帶有文雅氣質(zhì),教人不多看它一眼也難﹗
劍既是兵器,除了防身,當然是運用于軍事上,若配合劍術(shù),便能將「劍」發(fā)揮的淋漓盡致。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大約唐代時候,劍術(shù)已逐漸脫離軍事上的實用性,取而代之的反而是以套路技術(shù)運動的形式繼續(xù)發(fā)展,早期的套路,起源于「擊劍」運動的實踐,必須具有攻防的特性。之后為了表演、抒情和連接劍術(shù)動作的組合需要之下,使整體更加和諧,更能展現(xiàn)動靜相間、剛?cè)岵溃饾u有「舞劍」的記載,俗稱劍走美式,有「劍走如云」、「劍似飛鳳」之稱。而它,「帝王白劍尾皇冠豹」,宛如「水中舞劍者」,在綠波清漾的世界里,恣意揮灑屬于它的劍術(shù)。
帝皇之尊凌異界,
王者之威震四方,
白虹跡影穿綠波,
劍舞如幻天華光。
【帝皇之尊凌異界】
【王者之威震四方】
【白虹跡影穿綠波】
【劍舞如幻天華光】
帝王白劍尾(L090)為皇冠豹類一員,但頭部卻沒有一般皇冠豹的碩大,眼睛比例也小很多,體色以棕黑色為底,有些個體身上有明顯的淺色斑紋,有些是呈現(xiàn)圓點形態(tài)的,近來還進口一種體色呈翡翠綠的個體,坊間稱之為「翡翠帝王白劍尾」。而此魚最明顯的特征是拖著修長的、米白色的、飄逸的劍尾。幼魚的劍尾幾乎是全米白色的,但隨著個體的增長,漸漸會出現(xiàn)斑紋。小只的帝王白劍尾在飼養(yǎng)上有些難度,因為容易緊迫而絕食,而且由于眼睛較小,眼凹時不容易觀察出來,發(fā)現(xiàn)時通常已骨瘦如柴,所以在飼養(yǎng)上要多費些心思,注意其是否開口,以嗜口性較佳的飼料為主,可搭配小黃瓜。
【可愛的小帝王白劍尾】
【暈機到發(fā)白?還是白化?】
【大一點的小帝王白劍尾】
【全身噴點的帝王白劍尾】
【翡翠綠的帝王白劍尾】
【接近全黑的帝王白劍尾】
雖然說有劍尾的品種為數(shù)不少,但要表現(xiàn)的那么標致的,非它莫屬了。狀況良好的話,拖長的劍尾還可能長過身體長度,但要保持這樣的狀態(tài)并不容易,因為在有限的空間下,魚迷們總是會做最大的利用,盡量能多養(yǎng)一只是再好不過了!也就是說在這樣的情況下,碰撞、擦傷、打架是難免的事,而修長的劍尾往往在這個時候斷掉,雖說斷掉的部分會再長回來,但再生的部分總是彎彎曲曲的,少了一份美感,除非你個人是偏好缺陷美,那就另當別論了。因此,若想長期欣賞「水中舞劍者」的飄逸身影,建議是以單一品種飼養(yǎng),或者是營造出以它為主的飼養(yǎng)環(huán)境,避免混養(yǎng)比它強勢的魚種,如此一來,想在工作閑暇之余,欣賞帝王白劍尾「杳之若日,偏如騰兔,追形逐影,光若仿佛」之神態(tài),并非難事。
【斷掉再生的QQ尾】
【杳之若日,偏如騰兔】
【追形逐影,光若仿佛】
劍的招式是以劈、砍、崩、撩、格、洗、截、刺、攪、壓、掛、云等為主。它的特點是剛?cè)岵⑼掏伦匀簦h灑輕快,矯健優(yōu)美。
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
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嬌如群帝驂龍翔,
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龍凝清光。
這八句乃是杜甫《劍器行》中的開頭,描寫公孫大娘舞劍的英姿,是不是很神話呢?。當時杜甫在朋友家中,看了公孫大娘弟子所表演的劍器舞,回憶起自己童年時親見公孫大娘的舞劍,于是感慨的寫下這篇《劍器行》,全文各位可由古文觀止查詢,整首詩的意境主要是藉由透過歌舞之事,反映當時五十年來興衰治亂之事。
【觀者如山色沮喪】
【天地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
【嬌如群帝驂龍翔】
帝王白劍尾當初剛引進臺灣時,是非常高價的,而且數(shù)量不多,屬于夢幻品種之一。然而隨著土著不斷的采集,貿(mào)易商大力的引進,漸漸地,帝王白劍尾不再是那么高不可攀,而且個體表現(xiàn)也越來越多元化,一般型的大多是棕黑色的底色,不太具規(guī)則性的紋路。特殊的有全身漆黑,只有劍尾為白色的個體,或者是全身布滿圓點,如鉆石皇冠豹般的個體。近來甚至有體色呈黃綠色的個體,于水中光線折射下,宛如翡翠一般,如此高貴,卻又不俗。無論你喜歡哪一種,不同的個體有不同的魅力!接下來會流行什么樣的個體呢?未知。因為生命有無限的可能,誰知道南美原鄉(xiāng)的河流中,還孕育了多少的水中舞劍者啊?
期待是美夢的開始!
接下來就請大家欣賞臺港兩地異型迷的帝王白劍尾了。
【偏黑色的個體】
【條紋的個體】
【淡紋、偏黑色的個體】
【條紋的個體】
【幾乎全黑的個體】
【就是他,翡翠綠】
【強光下的翡翠帝王白劍尾】
【看近一點,精致的紋路】
【威武?翡翠帝王白劍尾】
【飄逸?帝王白劍尾】
【大頭照】
劍,在諸多的傳統(tǒng)兵器中,最高貴、也最神奇。你覺得呢?
【南美流域還孕育了多少的水中舞劍者?】
感謝
臺灣魚友:plecoman、天下無敵、C壁魚、阿龍、johnson、阿彬及
香港魚友:f6f、~ Anthony ~、money17、虎虎虎、阿部
等諸位大德熱情贊助照片,才得以完成此文。
【以上名字排列依照片出現(xiàn)之先后順序】
。完結(jié)。
以上文章觀點是作者個人意見,
不代表ifish異型的立場。
如何關(guān)注 ifish 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