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企改革1+N文件體系的基本形成,國企改革頂層設計完成,央企結構調整速度或將加快,地方具有更多國企改革自主權,國企或將成為2016年借殼重組市場的主旋律。
近期多家國企公開賣殼,多家上市公司實控人變更,在越來越多的股票停牌進入重組程序的效應下,殼資源概念不斷有新標的被資金狙擊,在有新熱點接力的情況下,賺錢效應就會得以延續,進而鞏固市場人氣。
另外,實施增發并破發的個股較多。隨著今年股市走暖,殼資源越來越值錢的大背景下,跌破增發價的定增股一度被認為是市場的另一個價值洼地。
一是,總市值較小,流通市值較小,更有利于別的公司買進殼資源;二是,大股東控股比例較低,實際控制人最好為自然人;三是,主營業務單一且小、舊有資金可以全部置換。
主動因素:保殼有壓力、經營情況差,扣非后的凈利潤較低:按照規定,主板、中小板公司連續兩年凈利潤為負,公司會被風險警示(即ST);三年為負暫停上市;四年為負終止上市。
被動因素:市值小,控股股東持股比例小,這樣便于借殼方獲得實際控制權;凈資產規模較小,這樣借殼方注入資產的估值壓力越小;公司屬性為民營企業,如果是國企的話,會涉及到國有資產流失等系列問題;資產負債率低一些,因為置出資產質量相對較好,雙方交易容易達成。
山東:*ST亞星、魯抗醫藥、金嶺礦業、亞星客車
廣東:風華高科、深物業、通產麗星、星湖科技
北京:珠江控股、七星電子
江西:安源煤業、新鋼股份
江蘇:*ST舜船、南紡股份、南通科技
福建:中閩能源、永安林業、三鋼閩光
安徽:國風塑業、豐樂種業
湖南:湘潭電化、華升股份
浙江:寧波富邦、民豐特紙、*ST江化
重慶:建峰化工、重慶鋼鐵
四川:ST川化、高新發展
天津:天藥股份、津勸業、濱海能源
湖北:襄陽軸承、祥龍電業
此外,近期能引起市場廣泛關注的案例至少有8個,中國嘉陵、錢江摩托、*ST 獅頭、天山紡織、河池化工等至少8例國企殼資源轉讓的案例,其殼資源因高溢價,投資價值引起市場重視。
23家公司折價超過20%
由于上市公司有內生和外延式增長的戰略規劃,定增募資的需求一直有增無減。之所以會被破發,無疑是當時增發實施上市的時間點剛好是上證指數的高點位置。
自去年6月中旬以來,約80多家上市公司股價跌破增發價。其中,芭田股份、萬順股份、恩華藥業、三愛富、富瑞特裝、招商蛇口、中新藥業、安徽水利、津膜科技等23家公司折價超過20%。
由于不少上市公司在股災前后增發,使得股災之后出現了破發現象,我們統計了破發折價率較高的上市公司供投資者參考。其中芭田股份、萬順股份相對增發價格這折價50%以上,芭田股份更是折價超過三分之二。
考慮到當前政府的強力救市,以及中國實體經濟的穩步改善,上市公司的價值有望被重新發掘。參與定增的多為產業資本,其更加看重的是公司未來的長期成長性。暴跌破發后,若未來市場環境改善,相關個股或成為價值投資洼地,值得重點關注。
20年經驗老股民龍哥,每天早盤推薦中短線牛股,歡迎跟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