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夫易何為者也?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
孔子說:《易經》是用來做什么的呢?《易經》是研究天下萬事萬物的規律而成就天下的事務,容括天下一切事物的規律的書,就是這樣罷了。因此,圣人用它來與天下人的心志相貫通,用它來創立天下的事業,用它來決斷天下的一切疑難問題。
是故,蓍之德,圓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義,易以貢。
因此,用蓍草預斷吉兇時候所得到的數字能夠體現圓通而神妙的性質,預斷吉兇的卦象能夠體現方正而智慧的性質,六爻所體現出來的道理,反映著富于變化的特性而又隨時揭示吉兇。
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兇與民同患。
圣人根據它的道理來潔凈自己的心志,引退之后則藏身在隱秘的地方,無論吉祥還是兇險都和民眾一起領受。
神以知來,知以藏往,其孰能與于此哉!
神妙而能知道未來的情況,充滿智慧而包藏著以往的一切,什么道理能夠達到這種程度呢!
古之聰明睿知神武而不殺者夫?
大概是古代那種聰明智慧、神妙勇武而又不嗜殺人的人吧?
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興神物以前民用。
因此,明曉天地之道,而且能明察民眾的各種情況,因此制作了用來占卜的神奇的東西以便使人在做事之前使用它來預斷吉兇。
圣人以此齋戒,以神明其德夫!
圣人根據它洗心修性,使自己的德行更加神妙圣明!
是故,闔戶謂之坤;辟戶謂之乾;一闔一辟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
因此,關閉門戶叫做坤,打開門戶叫做乾;一開一閉叫做變化,有往有來而不窮盡叫做貫通。
見乃謂之象;形乃謂之器;制而用之,謂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謂之神。
呈現出來叫做象,具有形體的叫做器具,從具體事物推定出抽象的事理叫做法,利用這種理法而出入于天地之間,民眾全都能應用它叫做神。
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
因此,《易經》創作之前有太極,這個(陰陽合一的)太極分化出陰陽兩儀,陰陽兩儀分化出少陽、太陽、少陰、太陰四象,四象分化出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八卦,八卦決定事情的吉祥或兇險,對吉兇趨勢的準確判斷造就偉大的事業。
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懸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因此,最高的法則沒有什么能超過天地;最奇妙的變通沒有什么能超過四季;形象高懸而顯示明了沒有什么能超過日月;
崇高莫大乎富貴;備物致用,立成器以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
尊崇和高尚沒有什么能超過富有和尊貴;完備地研究出萬物的道理而能使人們應用,創立造成各種器具用來給天下人帶來利益,沒有誰能夠超過圣人;
探賾索隱,鉤深致遠,以定天下之吉兇,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龜。
探求萬事萬物的復雜情況,探索隱含著的道理,挖掘深刻的哲理而搜羅幽遠的事物,用來確定天下萬事萬物的吉兇,鼓勵天下之人勤勉追求的,沒有什么超過(用來占卜的)蓍草和龜甲。
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則之。天地變化,圣人效之。
因此,上天產生了神妙的萬物,圣人取法它而創立了卜筮。天地出現各種變化,圣人效法它而推演出《易經》。
天垂象,見(現)吉兇,圣人象之。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
上天出現各種自然景象,顯示吉兇趨勢,圣人模仿它(而定出卦爻辭)。黃河出現了河圖,洛水出現了洛書,圣人取法它而創造了八卦。
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辭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兇,所以斷也。
《 易經》設立少陽、太陽、少陰、太陰四象,用來指導人們的行動。編寫出卦爻辭,用來告誡人們。確定了吉兇,用來判斷禍福。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