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慌、胸悶、惡心、頭暈......感覺像心臟病發作,卻查不出病?
你可能得了驚恐障礙!
驚恐障礙,患者常表現為反復出現突如其來的恐懼或強烈不適,發作時可以出現瀕死感、恐懼、胸痛、心慌、惡心、出汗、胸悶、窒息感、身體發冷或發熱、頭暈、不真實感、四肢發麻或顫抖,排便感等表現,這種狀態被稱為“驚恐發作”,發作第一次之后,就時常擔心再一次出現發作。這種反復出現驚恐發作,反復擔憂的疾病叫做驚恐障礙。
過去曾經被稱為“心臟神經官能癥”,也會被一些醫生診斷為“植物神經紊亂”。
得了這個病,要去心理科!
很多驚恐障礙患者,由于在發作時常出現明顯的胸悶、胸痛,所以常常以為自己是心臟病發作了,反復打120去急診室,但是經過全面的檢查卻沒有發現心臟的任何異常,往往只是顯示心動過速,或當時的血壓輕度升高。
多次就診急診科和心內科之后,才被有經驗的醫生建議轉診到心理科,而被建議轉診后,患者往往表示懷疑,覺得明明是身體不舒服,而且癥狀很嚴重,為什么讓我看心理科啊?
很多患者抱著將信將疑的態度,經過心理科的治療,癥狀得到緩解之后,才逐漸認識到自己的疾病和焦慮有關。
驚恐障礙,屬于焦慮癥的一種類型。焦慮、擔憂、緊張或不安,是產生這些軀體不適感背后的原因,因為焦慮會激活植物神經的強烈反應,從而導致驚恐發作,而反復的驚恐發作,又會加重患者心中的焦慮和不安全感。
驚恐障礙有時會合并“場所恐怖癥”,由于害怕出現驚恐發作,這類患者不敢獨自出門,不敢去人多的場合,不敢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敢去超市等公共場所,這往往是由于怕自己獨自在這樣的場所出現疾病發作而無人救助或是感到難堪,如果身邊有人陪伴就會覺得好很多。
得了驚恐障礙,怎么治?
1. 藥物治療。
由于大腦內五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這兩種化學物質的功能關系到一個人焦慮的程度,和驚恐發作的發生以及回避行為相關,所以調節腦內這兩種化學物質的藥物可以治療驚恐障礙,只是任何藥物都要在醫生確診后在醫生的全程指導下服用。
2. 心理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幫助患者改變災難化的負性思維模式,同時幫助患者逐漸適應恐懼的場合;心理動力學治療幫助患者理解和接納驚恐發作及焦慮情緒背后未被覺察到的感受,從而增加掌控感、緩解癥狀。
心理治療需要由有資質的治療師來進行,一周1-2次,每次50分鐘。
得了驚恐障礙,日常注意這4點
1. 發作時,先學會平靜下來。
人體內的植物神經支配著心跳、血管、汗腺和內臟活動,而植物神經又受人的情緒影響。發作時應先接受自己焦慮恐懼的事實,同時試著把呼吸放慢,并把注意力專注在呼吸上,逐漸平靜下來。
很多患者擔心驚恐發作時會不會真的有生命危險,其實可以放心,這種反應和人看恐怖片產生的恐懼相似,并不會有實際的危險。
2. 戒酒戒煙、避免咖啡等飲品。
大量飲酒會刺激植物神經從而誘發驚恐發作,更不可接觸毒品,同樣可以誘發驚恐發作,也要盡量避免咖啡、濃茶、紅牛、可樂等含咖啡因的飲料,咖啡因也容易激活植物神經的反應。
研究發現,吸煙的人比不吸煙的人要更容易出現驚恐發作,吸煙還會直接縮短壽命,驚恐障礙的患者既然那么擔心有生命危險,就更應該愛惜身體,還是早點戒煙為好。
3. 堅持進行體育運動。
堅持進行體育運動被科學證明可以有效緩解焦慮,運動量建議逐漸增加,不建議突然進行過于劇烈的運動。
推薦的運動包括足球等團隊運動、自行車、慢跑、步行或游泳等有氧運動,每天持續20分鐘以上。運動時心跳也會加快,莫要把正常的心跳加快又當成是心臟病。
4. 定期復診。
定期復診,在醫生的全程指導下進行治療,是痊愈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