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別人的腳后跟都光滑細膩
而你的不僅干燥粗糙
甚至都開裂了
好幾道明晃晃的大口子
一走路就疼得齜牙咧嘴
到底該咋辦喃?
今天,小康妹兒就邀請到【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 皮膚科 嚴丹主治醫師】來給大家支招。
要對癥治療,你首先要了解——腳后跟到底是為啥會開裂呢?
嚴丹醫生介紹,腳后跟開裂又名手足皸裂癥,常發生在秋冬季節,出現這種情況多是由于季節變化引起的皮膚干燥。
在秋冬季節,人體皮脂腺及汗腺活躍度下降,皮脂腺分泌物及汗液明顯減少,會導致皮膚變得干燥、缺乏彈性,甚至出現開裂。老年人體內激素水平下降,皮脂分泌減少,更容易出現皸裂。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由于缺少滋潤導致的皮膚干裂現象并不只發生在腳后跟部,足底、手掌等這些角質層厚、又容易摩擦重壓的部位都有可能出現。
“如果僅僅只是粗糙、開裂,且感覺不痛不癢,一般都考慮是生理性原因引起的。”嚴丹醫生指出,若還有其他癥狀如出血、疼痛、水泡、脫皮等,這時候就要考慮是病理性原因造成的。
這些病理性因素都可能導致出現腳后跟干裂——
● 皮膚真菌感染:又叫腳氣,人的足底和趾間皮膚汗腺很豐富,出汗比較多,而鞋內空氣流通性差、局部潮濕溫暖的環境很有利于絲狀真菌的生長;此外,足底部位皮膚角質層較厚,也有利于真菌的生長。當足部受到真菌感染時,會形成腳裂,往往還伴隨著水泡、浸漬、瘙癢等癥狀;
值得注意的是:妊娠期婦女,肥胖者,糖尿病患者,濫用抗生素、長期使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等人群,都是足癬的易感人群。
●維生素A缺乏:維生素A缺乏主要表現為皮膚干燥,四肢伸面有非炎性的棘刺狀毛囊丘疹,伴以眼部癥狀如眼干燥、角膜軟化或夜盲。
慢性消耗性疾病和過分限制飲食者應注意補充維生素A。
●干性濕疹:也稱乏脂性濕疹,是秋冬季比較常見的皮膚病,主要與水分脫失、皮脂腺分泌減少、功能不良有關。表現為紅斑、丘疹、鱗屑甚至干裂等;
●皮膚病如魚鱗病等:這是遺傳性角化障礙性皮膚病,主要是皮膚干燥,伴有棱形或多角形的鱗屑,外觀如魚鱗狀,需要對癥治療,外用保濕劑,部分嚴重的病人可口服維A酸類藥物。
● 其他:如凍瘡等也可能出現皮膚干裂的現象。寒冷、肢端循環差、缺乏運動、手足多汗潮濕、鞋襪過緊、長期戶外低溫工作可誘發凍瘡。
那么,找到病因了應該如何“對癥治療”呢?
嚴丹醫生指出,因為缺水導致的足部開裂是大部分普通人都會存在的問題,不必太過緊張。
這類人群平常溫熱水泡腳后可外涂一些含油脂成分高的潤膚劑如凡士林等,使局部皮膚得到充分滋潤。如果還覺得保濕效果不佳,可包裹保鮮膜或穿上襪子過夜,這樣潤膚劑能得到更好的吸收。
而病理性原因導致的皸裂、出血、水皰、糜爛等問題,不是簡單地涂抹保濕乳液就能解決的,建議到醫院皮膚科就診,找到原因才能徹底解決問題。
要想冬季皮膚不干裂
醫生建議你這樣做
在干燥的秋冬季節,該如何保養我們的皮膚?嚴丹醫生來支招了——
? 可堅持用溫熱水泡腳,讓足部皮膚保持溫暖濕潤,對在冬天防止開裂有很大的幫助。
注意:有一類人群——濕疹患者卻不建議過度沾水,尤其要少用燙水,否則可能適得其反。
嚴丹醫生指出,如果控住不好水的溫度,現在市面上有很多恒溫足浴盆可以有效幫助將水溫控制在合適的溫度,達到理想的效果。
? 泡完腳擦干后,最好立即涂抹油脂性護膚品,比如凡士林、尿素軟膏、維A酸乳膏等,幫助保持皮膚滋潤。
注意:在寒冷干燥的秋冬季,腳雖然可常泡,但澡卻是不建議常洗的。嚴丹醫生建議——
秋冬季節,一周保持2~3次的洗澡頻率即可,且水溫不宜太燙,以免破壞皮膚表面的保護層。
冬季要常備身體乳,洗完澡擦干后,最好立即涂抹身體乳,鎖住水分。
? 營養均衡,適當補充維生素。
生活中飲食要多樣化,結構合理,多吃水果、蔬菜,適量攝入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保持皮膚的水分和彈性。
如果是維生素缺乏引起的腳后跟干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通過維生素片補充,都是有效的解決方法。
? 若腳后跟已出現皮膚問題,建議選擇寬松、柔軟的鞋子,同時保持足部衛生,勤換鞋襪。
? 多喝水,保持皮膚水分。
尤其是在秋冬季節,適量多喝水可以達到水分補充的效果,不僅利于皮膚,對健康也有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