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書五經:四書、五經的合稱,泛指儒家經典著作。
四書指的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
沒時間閱讀經典的同學們,下面特意選取了部分精華,細細品味吧。
《詩經》在先秦稱《詩》,或《詩三百》,是中國第一本詩歌總集。《詩》分“風”、“雅”、“頌”三部分,“風”為土風歌謠,“雅”為西周王畿的正聲雅樂,“頌”為上層社會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詩經》還有“賦”、“比”、“興”這三個修辭手法。
《尚書》意為“上古之書”,是中國上古歷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跡作品的匯編。
我們所能見到的禮書,有《周禮》、《儀禮》和《禮記》。《周禮》是講周朝官制的,《儀禮》是講各種典禮節儀的(如冠、婚、喪、祭等具體儀式),《禮記》是孔子學生以及后人傳習《禮經》的記錄,內容有關禮的性質、意義和作用。
《易經》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著作中,被譽為諸經之首,三玄之一。如果從本質上來講,《易經》是一本關于“卜筮”之書。“卜筮”就是對未來事態的發展進行預測,而《易經》便是總結這些預測的規律理論的書。
《春秋》是魯國的編年史,經過了孔子的修訂。
《中庸》,一般認為它出于孔子的孫子子思之手,《史記·孔子世家》稱“子思作《中庸》”。
《孟子》是記載孟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孟子(約前372-前289年),名軻,字子輿。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學說的繼承者。
《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儒家學派創始人,中國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大學》是一篇論述儒家修身治國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禮記》第四十二篇,相傳為曾子所作,實為秦漢時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
《天才精英班》暑期班即將開課,各位家長和同學們抓緊時間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