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徽卷 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3分)
A.今年春節期間,鎮里舉行了一場別無二致的茶話會,向返鄉過節的流動黨員們通報了本鎮一年來經濟發展的喜人形勢。
B.在文化強省戰略指引下,我省動漫產業邁人高速發展的新階段,去年我省與沿海省份動漫原創產品的產值已經等量齊觀。
C.第四屆全國體育大會組織者在賽事安排上獨出心裁,創造性地采取走進社區、現場體驗等方式,以突出全民互動的特點。
D.發展低碳經濟首當其沖的是要堅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協調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的關系,實現可持續發展。
【答案】C
【解析】A“別無二致”意思是指區分不出兩者的差別。指兩者完全一致,但語境中只有“一場”茶話會,和哪個一致?。B“等量齊觀”等:同等;量:衡量,估量;齊:一齊,同樣。指對有差別的事物同等看待。而語境中我省與沿海省份動漫原創產品的產值已經“等量”了,沒有量的差別了。C“獨出心裁”原指詩文的構思有獨到的地方。后泛指想出的辦法與眾不同。D“首當其沖”當:承當,承受;沖:要沖,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遭到災難。在句中情感色彩不當。
二、北京卷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 在積極應對自然災害的同時,人們強烈感受到吸取經驗教訓的重要性,希望在未來的日子里能防患于未然
B. 軍事專家認為極超音速導彈是反恐戰爭中非常有價值的“獵殺者”,一旦鎖定目標,恐怖分子就無地自容了。
C.設計人員必須嚴格執行上級部門的有關決議,“創意”只能在規定范圍以內馳騁,不能信馬由韁,這是設計人員起碼的職業操守。
D.雙方無論研究方法多么不同,只要根本目標不相悖,就總有殊途同歸的日子,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有這樣那樣的分歧是正常的。
【答案】B
【解析】第二題考成語,“防患于未然”、“信馬由韁”、“殊途同歸”本來就屬于考生應該熟悉掌握的成語,即便這三個成語不了解,“無地自容”也絕對不是語境中的那個用法,不能“望文生義”,無地自容:沒有地方可以讓自己容身。形容非常羞愧。此處應為“無處藏身”。考題在延續往年成語題以"望文生義"為主的錯誤選項設置方法的同時,又降低了一個難度。
三、廣東卷 下面語段中畫線的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事( )
中國歷代文人視為至寶的筆、墨、紙、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性符號。它們雖然有著不同的發展軌跡,但殊途同歸。它們在藝術創作中淋漓盡致地表現了中國古代書畫藝術的神韻,記錄了歲月的斗轉星移,體現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今天,它們并沒有因為現代高科技手段的甚囂塵上而銷聲匿跡,而是繼續在書畫藝術中展示著華夏民族的質樸和靈動。
A.殊途同歸 B.斗轉星移 C.甚囂塵上 D.銷聲匿跡
【答案】選C項。
【解析】A項“殊途同歸”:通過不同的道路,達到同一個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得到相同的結果。B項“斗轉星移”:北斗轉向,眾星移位,表示時序變遷,歲月流逝。C項“甚囂塵上”:原意是楚王說敵方晉軍喧嘩紛亂得很厲害,而且塵土也飛揚起來了。形容忙亂喧嘩的情狀。后以“甚囂塵上”比喻對某人某事議論紛紛。現多指反動或錯誤的言論十分囂張。這里用錯對象,而且褒貶也失當。高科技手段是新事物,對舊事物之沖擊本為正常。D項“銷聲匿跡”:指隱藏起來,不公開露面。現在也指事物消失。
四、湖北卷 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一組是( )
泰姬陵是莫臥兒王朝君主沙賈汗為其寵妃蒙泰姬修建的 。這是一座 著寶石的伊斯蘭建筑。后來,泰姬陵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在今天的眾多的世界文化遺產中,它也是 的。
A.陵墓 點綴 雖然 絕無僅有
B.陵寢 鑲嵌 即使 獨樹一幟
C.墓塋 裝飾 固然 獨一無二
D .墓室 裝點 盡管 舉世無雙
【答案】B
【解析】本題將實詞和成語綜合進行考查。陵墓:指帝王諸侯的墳墓,現多指領袖或先烈的墳地,亦泛指墳墓。陵寢:古代帝王陵墓的宮殿寢廟,借指帝王陵墓。:墓塋:墓地,塋地。墓室:①猶墓廬;②猶墓穴。墳墓中放棺槨的處所。點綴:①加以襯托或裝飾,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②裝點門面,應景兒,湊數兒。鑲嵌:①將一物體嵌在另一物體中;②比喻深深地進入某種境界或思想活動中。裝飾:打扮,修飾;裝潢;點綴,裝點;指裝飾品;猶夸飾。裝點:裝飾點綴;點綴品;張揚,夸大。雖然:即使如此;猶即使。即使:連詞,表示假設的讓步。固然:連詞。①表示承認某個事實,引起下文轉折;②表示承認甲事實,也不否認乙事實。盡管:①副詞,表示不必考慮別的,放心去做;②〈方〉副詞,老是;總是;③連詞,表示姑且承認某種事實,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等表示轉折的連詞跟它呼應,反接上文。絕無僅有:只有一個,再沒有別的,形容非常少有。獨樹一幟:樹,立;幟,旗幟。單獨樹起一面旗幟。比喻獨特新奇,自成一家。獨一無二:沒有相同的或沒有可以相比的。舉世無雙: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個。
【易錯提醒】本題不是傳統的兩個詞選一個,而是四個詞選一個,涉及實詞(名詞、動詞)、虛詞、成語,容量加大。
【備考提示】對實詞的辨析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①辨析詞義。包括詞語的語意側重點、詞語的詞意的輕重、詞義范圍的大小等。②辨析色彩。包括詞語的感情色彩跟語體色彩。③辨析用法。括搭配習慣、語法功能、使用對象等方面。要正確理解成語的整體意義,要注意語境的組合與搭配情況,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語越要注意陷阱。特別陌生的成語往往是對的。另外要特別注意兩用成語的意義和用法。虛詞要考慮句間關系和習慣搭配。
五、湖南卷 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句是( )
A.中國國家館在東方的晨曦里,在美輪美奐的世博園建筑群中,發出耀眼的中國紅。
B.大力倡導低碳綠色的生活方式,開發高效低耗無污染的新能源,政府責無旁貸。
C.在飛馳的高速列車上,人們津津樂道地談論著乘坐高鐵出行帶來的快捷與方便。
D.萬涓聚作河,便有了一瀉千里的豪放;江河匯成海,便有了一望無際的壯闊磅礴。
【答案】C
【解析】本題C選項“津津樂道地談論著”,很明顯“津津樂道”已經包含了“說”這一動作,所以放在這里后面接著“談論著”是不恰當的,改為“興致勃勃”比較好。所以,第三題考的還是一個“理解詞語實際意義”這個考點。
六、江蘇卷 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3分)
A.司機張師傅冒著生命危險解救乘客的事跡,一經新聞媒體報道,就被傳得滿城風雨,感動了無數市民。
B.近年來,在種種災害面前,各級政府防患未然,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力爭把人民的生命財產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C.這些“環保老人”利用晨練的機會,將游客丟棄在景點的垃圾信手拈來,集中帶到山下,分類處理。
D.“生命的價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長度,在于奉獻而不在于獲取……”院士的一番話入木三分,讓我們深受教育。
【答案】D
【解析】A.褒貶不當。滿城風雨:形容事情傳遍各處,到處都在議論著(多指壞事)。此處為英雄事跡。B.前后矛盾、不合語境。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災害尚未發生之前采取預防措施,也說防患于未然。此處災害已經發生。C.對象不當、不合語境。信手拈來:隨手拿來。多形容寫文章時詞匯或材料豐富,不費思索,就能寫出來。撿垃圾不能用“信手拈來”。D.入木三分:相傳晉代書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刻字的人發現墨汁透人木板有三分深(見于唐張懷瓘《書斷》)。后用來形容書法有力,也用來比喻議論、見解深刻。此處修飾“院士的一番話”正確。
七、江西卷 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
A.想當初,慈禧太后的陵寢造得多么堅固,曾幾何時,還是禁不住軍閥孫殿英的火藥爆破,落了個一片狼藉。
B.導演馮小剛把《集結號》中最重要的角色給了谷志鑫,其他演員幾乎成了舉重若輕的人物。
C.上屆冠軍挪威隊以全勝戰績出線,表現十分出色,其衛冕雄心及雄厚實力令人刮目相看。
D.露卡在美國算是窮人,經常得到政府機構的接濟和幫助,但她并不總是拾人牙慧,而是主動為社會做些好事。
【答案】A.
【解析】A,曾幾何時【解釋】曾:曾經;幾何:若干、多少。才有多少時候。指沒過多久。【近義詞】稍縱即逝、轉瞬之間、彈指之間【反義詞】遙遙無期、久而久之、天長地久【語法】偏正式;作分句;指時間過去不久。“曾幾何時”語出唐代韓愈的《東都遇春》,詩中有兩句為“爾來曾幾時,白發忽滿鏡”。后用“曾幾何時”指時間過去沒有多久,其中“曾”是“曾經”的意思,“幾何”意為“多少”。這個成語在后來的詩文中多有運用。如宋?王安石《祭盛侍郎文》:“補官揚州,公得謝歸。曾幾何時,訃者來門。”宋?趙彥端《新荷葉》:“回首分攜,光風冉冉菲菲。曾幾何時,故山疑夢還非。”結合解釋,我們知道“曾幾何時”指得是“過去到現在比較短的一個時間段”。對這個詞語我們要把握住兩點,一是它指“過去”,二是表示“時間短”,運用時這兩條件缺一不可。(B、舉重若輕【解釋】舉起沉重的東西像是在擺弄輕的東西。比喻能力強,能夠輕松地勝任繁重的工作或處理困難的問題。【出自】清·趙翼《甌北詩話·蘇東坡詩》二:“坡詩不尚雄杰一派,其絕人處,在乎議論英爽,筆鋒精銳,舉重若輕,讀之似不甚用力,而力已透十分。”【近義詞】精明強干、輕而易舉、游刃有余。【反義詞】心余力絀、力不勝任、力不從心。【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狀語;含褒義。句中宜用“舉足輕重”。舉足輕重【解釋】只要腳移動一下,就會影響兩邊的輕重。指處于重要地位,一舉一動都足以影響全局。【出自】《后漢書·竇融傳》:“方蜀漢相攻,權在將軍,舉足左右,便有輕重。”【近義詞】至關重大【反義詞】無足輕重、無關大局【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用于指人的地位等。C、刮目相看【解釋】指別人已有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出自】:《三國志·吳志·呂蒙傳》注引《江表傳》:“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近義詞】另眼相看、另眼看待【反義詞】視同一律【語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用于取得顯著成績。“刮目相看”經常與“另眼相看”混淆,這兩個成語都表示用眼光來看人,但是,看人的角度不同,“刮目相看”是從“縱”向看人;“另眼相看”則是從“橫”向看人。“刮目相看”是拿一個人的現在與過去相比。比如:學習成績一向不被看好的王剛同學在這次數學競賽中拿到一等獎,令人刮目相看。“另眼相看”則是拿此人(或此種人)與一般人相比。比如:我們對差等生不能另眼相看。句中說“其衛冕雄心及雄厚實力”顯然是橫比。D、拾人牙慧【解釋】拾:撿取;牙慧:指別人說過的話。比喻拾取別人的一言半語當作自己的話。【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殷中軍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來源:學科網]
【備考提示】今年高考主要考查了成語運用應注意的三個方面:1.形相近而義不同的。如“舉重若輕”與“舉足輕重”。2、意義相近而又有細微差別的。如“刮目相看”與“另眼相看”。3.弄清使用范圍和使用對象。成語有具體的適用對象、范圍,或人或事,不能張冠李戴。如“拾人牙慧”。
八、遼寧卷 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 一項是( )(3分)
A.這位油畫家的高原風貌主題油畫雖然很受歡迎,但是他不輕易創作,因此,他掛在畫廊墻上待價而沽的作品并不多。
B.他兒子正值豆蔻年華,理應專注于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沒想到卻整天沉迷于網絡游戲,現在連初中都讀不下去了。
C.奶奶去世已經十年了,但她生前對我的疼愛之情我卻一直銘記于心,耿耿于懷,這份情和愛我任何時候都不會忘記。
D.近期的一場大火使我們損失慘重,連回家的路費都沒有了,懇請各位高抬貴手,接濟我們一點,以便我們度過難關。
【答案】A
【解析】待價而沽:沽,賣。等有好價錢才賣,比喻誰給好的待遇就替誰工作。符合句意。豆蔻年華:指女子十三四歲時,不能指兒子。耿耿于懷:不能忘懷,牽縈于心,多用作貶義。高抬貴手:舊時懇求人原諒或饒恕的話,意思是您一抬手我就過去了,與句意不符。
九、全國卷1
1、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現在我們單位職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騎車,為的是倡導綠色、地毯生活。尤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是我們新來的局長。
B.幾年前,學界幾乎沒有人不對他的學說大加撻伐,可現在當他被尊奉為大師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簡直要踏破他家的門檻。
C.他是當今少數幾位聲名卓著的電視劇編劇之一,這不光是因為他善于編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寫的劇本聲情并茂,情節曲折。
D.旁邊一位中學生模樣的青年誠懇地說:“叔叔,這些都是名人的字畫,您就買一幅吧,掛在客廳里不僅沒關打氣,還可附庸風雅。”
【答案】B
【解析】A、始作俑者: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開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壞事的人。B、移樽就教:樽,古代盛酒器;就,湊近。端著酒杯離座到對方面前共飲,以便請教。比喻主動去向人請教。C、聲情并茂:并,都;茂,草木豐盛的樣子,引申為美好。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達的感情都很動人。D、附庸風雅:附庸,依傍,追隨;風雅,泛指詩歌。指缺乏文化修養的人為了裝點門面而結交文人,參加有關文化活動。解答成語題,第一、逐字解釋成語,運用成語結構特點把握成語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義;第二、注意成語潛在的感情色彩和語體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語使用范圍,搭配的對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語的前后語境,盡可能找出句中相關聯的信息;第五、從修飾與被修飾關系上分析,看修飾成分跟中心詞之間是否存在前后語義矛盾或者前后語義重復的現象。
2、從下列12個詞中選取最恰當的8個,分別填入短文中的畫線處。選詞不得重復。(4分)
綴滿 擴散 顯現 赫然 鋪滿 陶醉
悄悄 映襯 匯聚 穩穩 散落 沉醉
上海世博會北京館昨天首次為公眾做了一次變換造型的演示。在大型屏幕由藍色背景緩緩變成一片紅色之后,氣勢恢弘的鳥巢圖案就_①_映入眼簾。正當人們在議論下一個圖案是什么的時候,只見紅色_②_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幾顆晶瑩剔透的水滴。在水滴逐漸_③_的過程中,屏幕上先是出現一個膜,隨后變成多個膜,不一會兒,這些膜就組成了水立方的圖案。隨后水立方幻化成_④_點點繁星的夜空。令人稱奇的是,夜空中的星星不斷變大,最后_⑤_成一個巨大的圓形輪廓。伴著美妙的樂曲聲,這個巨大的 圓形輪廓慢慢_⑥_為國家大劇院。正當人們為此景此情而_⑦_的時候,突然一片燦爛的晴空呈現在人們眼前,在晴空的_⑧_下,天壇祈年殿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
【答案】①赫然 ②悄悄 ③擴散 ④綴滿 ⑤匯聚 ⑥顯現 ⑦陶醉 ⑧映襯
【解析】本題考查詞語的使用。
十、全國卷2
1、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這名運動員看上去一副弱不勝衣的樣子,實際上,他身體健,骨骼強健,耐力和速度非一般人可比。
B.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領域的頂尖專家,我們請大家來,就是想聽聽各位的高見,大家不必客氣.就姑妄言之吧。
C.他閑來無事,就經常上網發一些飛短流長的帖子,結果不僅弄得與同事鄰里的關系很緊張,甚至還惹上了官司。
D.唐玄宗雖早就覺察到安安祿山有反叛之心,但并沒有及時除掉他,反而放虎歸山,讓他出任范陽節度使,這未免有點蹊蹺。
【答案】B
【解析】A項“弱不勝衣”:勝,禁得起。形容人很瘦弱,連衣服都承受不起。C項“飛短流長”:指散播謠言,中傷他人。D項“放虎歸山”:比喻把壞人都放回老巢,留下禍根。B項“姑妄言之”:姑且隨便說說,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多用作自謙,用來說別人不恰當。此處可改為“暢所欲言”。
2、從以下12個詞中選取最恰當的8個,分別填入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選詞不得重復。(4分)
停止 損害 設立 具有 核實 侵害
咨詢 維護 存在 叫停 保護 免受
“網絡游戲未成年人家長監護工程”是文化部指導下的企業自律行為。先期試點的六家網絡企業將建立服務頁面, _ ① 專線電話等,為家長或其他監護人對未成年人的網游監管提供_ ② 與服務。家長可實名舉報沉迷于網絡游戲的未成年人的游戲賬號,網絡游戲企業_ ③ 之后,將根據家長的要求,依法限制或_ ④ 對該未成年人提供相關的網絡服務。
目前,一些網絡游戲不同程度地_ ⑤ 低俗、暴力、色情等方面的內容,這嚴重_ ⑥了那些沉迷于網游的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實施網游監護工程的目的是要_ ⑦ 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其合法權益,使他們_ ⑧ 不良網絡游戲的侵害。
【答案】①設立;②咨詢;③核實;④停止;⑤存在;⑥損害;⑦保護;⑧免受
【解析】“專線電話”與“設立”搭配,服務頁面和電話的作用是咨詢和服務,舉報后的行動是核實,“叫停”的主語應該是執法部門而不是企業,故④應選“停止”;⑤應選“存在”,“侵害”不能與“身心健康”搭配,應選“損害”;⑦⑧明顯選填“保護”和“避免”。
十一、山東卷 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最恰當的一項是( )
A.在浦東國際機場邊檢大廳,有這樣一位服務標兵,她無論出現在哪里,臉上始終掛著一抹微笑,真誠、甜美、親戚,讓人難以釋懷。
B.這六位老人,年紀最小的也已82歲,都是參加過抗戰的老兵。如今,雖已是古稀之年,但他們都還精神矍鑠,思路清晰,回憶起當年,感慨萬千。
C.雖然面臨的困難和不利因素很多,但是,作為這項改革實驗的始作俑者,我們有信心也有能力把這項工作進行下去,并且做得越來越好。
D.地震異地安置區首批“農家樂”開業,災區民房重建基本完成,學生提前搬入新校園……紛至沓來的重建喜訊報告著災區的重生。
【答案】D
【解析】本題將實詞和成語綜合進行考查。 “釋懷”:①抒發情懷。②放心,無牽掛。文中應用“忘懷(不放在心上,忘記)”。“古稀”指人七十歲,源于杜甫《曲江》詩句“人生七十古來稀”。最小的82歲,應用“耄耋”,或者改為“已過古稀之年”。神氣十足,形容擺出一副自以為高人一等而了不起的樣子。始作俑者: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開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壞事的人。紛至沓來:紛,眾多,雜亂;沓,多,重復。形容接連不斷的到來。
【易錯提醒】本題較為容易,詞語大多較為常見或者經常練習。注意“古稀”實際上考查了古文化常識中的年齡稱謂。
【備考提示】對實詞的辨析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①辨析詞義。包括詞語的語意側重點、詞語的詞意的輕重、詞義范圍的大小等。②辨析色彩。包括詞語的感情色彩跟語體色彩。③辨析用法。括搭配習慣、語法功能、使用對象等方面。要正確理解成語的整體意義,要注意語境的組合與搭配情況,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語越要注意陷阱。特別陌生的成語往往是對的。另外要特別注意兩用成語的意義和用法。本題考查了古文化常識,應引起備考注意。
十二、四川卷 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
A.傳統的“嚴父慈母”在一些三口之家中逐漸演變為“慈父嚴母”。以前嚴厲的父親如今在這些家庭中扮演著唱紅臉的角色。
B.該縣有關部門決定在今后兩年內斥資對這位名人的故里進行修復,把它們打造成精品,以吸引外地游客,使當地旅游人氣更旺。
C.經過多年的深入研究,該課題組撰寫了專題報告,對我國票據法的特色及其立法決策中的幾個問題進行了分析論述。
D.他準備出售自己珍藏多年的字畫,并把出售所得捐贈給西南干旱地區,但后來字畫不慎遺失使他的計劃成了紙上談兵。
【答案】A
【解析】B項“故里”指故鄉,老家,和“修復”不搭配,應該為“故居”;C項“其”指代不明;D項“紙上談兵”指在紙面上談論打仗,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實。可改為“一紙空文”。A項“唱紅臉”指在傳統戲曲中勾畫紅色臉譜扮演正面角色,比喻在解決矛盾沖突的過程中充當友善或令人喜愛的角色(跟“唱白臉”相對),使用恰當。
十三、天津卷 下面語段橫線處應填入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我們都知道,現在“種花”已經不能僅憑勞動力和氣候來________收益了。如果沒有優良的花卉品種、先進的栽培技術、專業規模和品牌,________有再好的氣候和再廉價的勞動力,也無法帶來產業的快速 ,因而要獲得更大的產業效益,則與科技進步、資金投入 [來源:學_科_網]
A.決定 即使 提升 息息相關
B.決定 雖然 提高 休戚相關
C.確定 即使 提升 休戚相關
D.確定 雖然 提高 息息相關
【答案】A
【解析】決定:①對如何行動做出主張;②決定的事項;③某事物成為另一事物的先決條件;起主導作用;④客觀規律促使事物一定向某方面發展變化。確定:固定;明確肯定;堅定。文中意為“對如何行動做出主張”,應用“決定”。“即使”和“也”搭配。提升:提拔;用卷揚機等向高處運送。提高:使位置﹑程度﹑水平﹑數量﹑質量等方面比原來高。“產業”應與“提升”搭配。息息相關:呼吸也相互關聯,形容彼此的關系非常密切。休戚相關:憂喜、福禍彼此相關聯,形容關系密切,利害相關。應用“息息相關”。
十四、浙江卷 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運用錯誤的一項是( )
A.她到任不久便發現這個部門人浮于事:多數人在完成任務后,以各種無聊的事情來打發時間,讓別人看起來自己很忙而不被說三道四。]
B.在演講比賽中,他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但所講內容與事先定下的主旨并不相關,顯得小題大做,榜上無名也就理 所當然了。
C.象棋人機大戰凸顯了計算機思維與人類思想的差別,觀戰的內行覺得計算機的走法其實也很普通,但我這個象棋方面的半瓶醋卻對個中奧妙困惑不已。
D.他性格內向,不善與 陌生人打交道,剛見到她的時候,臉都漲紅了,期期艾艾了好一會兒,也不知在說些什么。
【答案】B。
【解析】小題大做:比喻把小事當做大事來處理。語境不合,原文內容與主題無關。
十五、重慶卷 下列詞語中,加點的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2010年4月6日,《魯迅箴言》由三聯書店出版。365條箴言,讓讀者感受到了魯迅文字的力量和韻致。
B.張強一下子站了起來:“說吧!‘有風方起浪,無潮水自平。’誰的是誰的非,當面鑼對面鼓,快說吧!”
C.上海世博會展示了眾多國家和地區科技和文化的精華,像這樣規模空前的活動,我們能有機會躬逢其盛,實在難得。
D.上清寺是最具傳奇色彩的地方,周公館、桂園、人民大會堂、三峽博物館……,舉手投足間都可以窺見歷史的遺蹤和時代的發展。
【答案】D
【解析】(A.韻致:風度韻味,情致;B.當面鑼,對面鼓:比喻面對面地商量、對證或爭論C.躬逢其盛:親身經歷那種盛況;D.舉手投足:一抬手,一動腳。形容輕而易舉,毫不費力。D項的錯誤在于語意不合語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