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注】紅樹植物又分真紅樹植物和半紅樹植物,以下為海南島野生及引種的26種真紅樹植物。所有圖片翻拍自《海南紅樹林植物圖譜》(王文卿、張琳婷、鐘才榮編)。
1.鹵蕨
鹵蕨科多年生蕨類,高2米。適應性較強,繁殖容易,生長迅速,常成片出現于紅樹林破壞后的空地。
2.尖葉鹵蕨
鹵蕨科多年生蕨類,與鹵蕨的主要區別是尖葉較尖,葉片較薄,且植株較低矮。在文昌清瀾港,尖葉鹵蕨常與鹵混生。與鹵蕨的的耐鹽能力相近,但不能完全在淡水環境生長。
3.海漆
大戟科半落葉喬木,具白色乳汁(有毒),也叫牛奶紅樹。雌雄異株。木材燃燒發出沉香味,可為沉香代用品,故名土沉香。
4.木果楝
楝科常綠小喬木,有不甚發達的板根或蛇形表面根,我國紅樹植物中果實最大的種類。分布區狹窄,野生個體數量有限,被載入《中國植物紅樹皮書》,建議加強保護。
5.杯萼海桑
海桑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有發達的筍狀呼吸根。紅樹林中的先鋒樹種,是海桑屬植物中耐鹽能力最高的樹種,也是紅樹林植物中耐鹽能力最高的物種之一。生長速度快,樹形美觀,適應能力強,防風護岸,可以作為先鋒樹種在海南島紅樹林人工造林中推廣。
6.海南海桑
海桑科喬木,為欒葉海桑和杯萼海桑的雜交種,有發達的筍狀呼吸根。樹體高大,樹干飽滿,材質好,生長速度快較快,是海南島紅樹林造林的優良品種。
7.海桑
海桑科常綠喬木,具發達的筍狀呼吸根。樹體高大,生長速度快,耐水淹能力強,防風消浪和促淤造陸效果顯著。果實酸甜可食,亦可作為提取果膠的原料。
8.卵葉海桑
海桑科常綠喬木,具發達的筍狀呼吸根,花萼表面有密集的瘤狀突起是其主要的識別點。現野生個體數量不超過50株,東寨港有引種,生存情況堪憂。可在土壤結實、貧瘠、水分較低的殘次林地上造林。
9.擬海桑
海桑科常綠喬木,為海桑和杯萼海桑的雜交種。野外個體數量不超過200棵,種子敗育率高,育苗困難,至今在野外沒有發現小苗和幼株。是我國最大的紅樹植物,耐淹水能力強,筍狀呼吸根發達,防風消浪作用突出,是紅樹林造林的優良品種。
10.無瓣海桑
1985年從孟加拉國引種,又名孟加拉海桑。海桑科常綠喬木,有發達的筍狀呼吸根,小枝下垂,形似柳樹,又稱海柳。適應能力強,生長迅速,5年生的植株可高達8m。但是其速生行和強適應性,是否屬于生態入侵尚存一定的爭論,應避免在保護區種植。
11.紅海欖
紅樹科常綠小喬木或灌木,有典型的胎生現象,具發達的支柱根。對溫度、潮位、鹽度和土壤的適應性廣,樹形優美,支柱根發達,抗風浪沖擊力強。樹皮入藥,具有收斂作用;胚軸富含淀粉,去單寧處理后可以與其食物混合制餅,風味獨特。
12.紅樹
紅樹科常綠小喬木或灌木,支柱根發達,又名正紅樹。樹形奇特,有典型的胎生現象,是熱帶海灘防潮、護岸、綠化的極好樹種。樹皮富含單寧可提制栲膠;樹皮入藥,可治肺虛久咳。
13.角果木
紅樹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有不甚發達的板根和膝狀呼吸根。生長緩慢,病蟲害少,常成片生長于中高潮帶灘涂,被認為是最耐鹽的紅樹植物之一。樹皮單寧含量之紅樹之冠,提取栲膠質量特別好,樹皮搗碎可以止血、收斂、通便和治療惡瘡,種子榨油可以止癢。
14.海蓮
紅樹科常綠喬木或灌木,具發達的膝狀呼吸根和皮孔。常見于淤泥質海岸高潮帶灘涂。樹體高大,樹冠飽滿,是熱帶海岸灘涂造林的主要樹種。花朵,花期長,是很好的蜜源植物。
15.尖瓣海蓮
紅樹科常綠喬木,為木欖和海蓮的雜交種,有發達的膝狀呼吸根,樹皮具發達的皮孔。典型紅樹植物,多見于有淡水輸入的海灣河口高潮帶灘涂,樹干通直、高大、材質堅硬,色紅,是高潮帶灘涂紅樹林造林的優良品種。樹皮富含單寧,可用于提取栲膠。
16.木欖
紅樹科常綠喬木或灌木,膝狀呼吸根發達。多見于紅樹林內灘,屬于演替后期樹種。是我國紅樹林造林的主要樹種之一,也是濱海濕地公園岸邊綠化的優良植物。
17.秋茄
紅樹科灌木或小喬木,具板狀根。適應性廣,栽培容易,是太平洋西岸最耐寒的紅樹植物,是我國亞熱帶海岸灘涂綠化應用最廣的紅樹植物之一。胚軸富含淀粉,經處理可食,樹葉可作家畜飼料,樹皮富含單寧,可作收斂劑。
18.拉貢木
又名拉關木,使君子科常綠喬木。生長速度快,對土質要求不嚴,既能在砂質土壤生長,也能在淤泥質灘涂上生長,耐鹽能力高。由于其速生,強適應性和高繁殖體擴散能力,具有明顯的入侵植物特征,應避免在保護區種植。
19.紅欖李
使君子科常綠喬木,僅分布于海南三亞鐵爐港和陵水新村。多年的野外調查沒有發現小苗,種子發芽率底,繁殖技術至今沒有解決,是我國最瀕危的紅樹植物,被載入《中國植物紅樹皮書》,并且被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計劃》優先保護植物名錄,2006年被列入《海南省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
20.欖李
使君子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常見于高潮帶泥質灘涂,也可以在只有特大潮時潮水可淹及的潮上帶生長。對鹽度有廣泛的適應能力,適應性廣,樹形美觀,葉色鮮綠,病蟲害少,為良好的海岸防護林植物,也是優良的濱海水景植物。
21.桐花樹
子金牛科灌木或小喬木。耐寒能力僅此于秋茄,對鹽度和潮位適應性廣,是最耐水淹的紅樹植物,根系發達,栽培容易,護灘固土能力突出。開花數量大,是沿海主要的蜜源植物。
22.瓶花木
茜草科常綠灌木。少見,僅見于有淡水輸入的熱帶海岸高潮灘涂,常與欖李生長在一起。耐水濕但不耐旱,根系發達,具防風消浪、固土護堤之功能。
23.白骨壤
又名海欖雌,馬鞭草科灌木或小喬木,樹皮灰白色,有發達的指狀呼吸根,隱胎生。多分布于中低潮帶灘涂,耐水淹和耐鹽能力最強的紅樹植物,對土壤有廣泛的適應能力,在淤泥質、泥沙質甚至沙地均可生長,是沿海防護林的第一道防線——紅樹林重要的組成部分。
24.老鼠簕
爵床科直立灌木,高可達m,有支柱根。散生于紅樹林沼澤中,多生長在有淡水輸入的高潮帶灘涂和手潮汐影響的水溝兩側。葉形奇特,花色清雅,是濱海地區良好的水井植物。根藥用,用于治淋巴結腫大、急慢性肝炎、肝脾腫大及男性不育等癥狀。
25.小花老鼠簕
爵床科常綠亞灌木,常具支柱根。生境與老鼠簕類似。常見于有淡水輸入的高潮帶灘涂,常與老鼠簕生長在一起,但可以與一些鹽度較高的高潮帶積水洼地生長,耐鹽能力高于同屬的老鼠簕,是可以直接用海水進行澆灌的植物。
26.水椰
棕櫚科常綠聰生灌木,具水平行走的粗壯根狀莖及肥碩的葉鞘,隱胎生。喜歡生活再半咸水的環境中,在咸、淡水相交的河口、河灘地區最常出現,或生長于紅樹林的最內緣,為紅樹林演替演替系類的最后階段的樹種,常形成純林,耐鹽能力高。